以谁为师?

以谁为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东方出版社
作者:[日] 加藤嘉一
出品人:
页数:278
译者:
出版时间:2009-6
价格:32.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0603525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加藤嘉一
  • 中日关系
  • 日本
  • 中国
  • 文化
  • 政治学
  • 日本文化
  • 社会学
  • 教育
  • 师德
  • 反思
  • 教学
  • 成长
  • 人生
  • 价值观
  • 选择
  • 迷茫
  • 未来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日本80后青年才俊加藤嘉—留学北京大学5年,在全球重要媒体频频发表对世界主要国家时政的见解2008年加藤嘉—首次以专著形式坦率表达一个日本青年“知华派”对新时期中日关系的认真思考中国人近代以来一直以日为师,面对侵略,救亡图存;日本人面对中国的和平崛起,心情如何?他们要向中国学习什么?中国人从日本的现代化进程中领悟到什么?两个邻国到底如何相处?

本书的意义在于它不仅反映了一位智慧过人的年轻人对中日关系的看法,而且体现了他与关心中日关系的众多中外青年进行深入而频繁的交流的成果。

作者简介

加藤嘉一,1984年生于日本伊豆;前长跑运动员;2003年起公派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留学,现正就读硕士学位,曾任北京大学日本留学生会会长;6年来热衷于中日交流,多次为国际会议担任同声传译、谈判助理,创立北大一东大学生互访交流机制“京论坛”;曾在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新京报》、《环球时报》、《国际先驱导报》、《法制晚报》、《中国新闻周刊》、《环球》、人民网、NHK电视台、《朝日新闻》、《读卖新闻》、《东洋经济周刊》、共同社等媒体发表文章或接受访谈;在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嘹望东方周刊》、《看天下》、《人民中国》、凤凰网等担任专栏作家;出版过《七日谈——来自民间的中日对话录》(合著)、《日本走向何方》(译著)等。现任中日合作电视剧“滴泪痣》副导演,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教师,大型教育政策谈论节目《问教》特约评论员。

目录信息

序自序第一章:体验篇 胡锦涛主席“温厚”的手 亲眼目睹福田康夫访华 《京论坛》座谈会:中日偏见究竟由何而来? 中日“辩证戏” “中国老变化,日本要计划”的困境 TGC北京:中日“共创”新时尚 北大是自由、民主的地方吗? 北大是中国“走出去,引进来”的象征 我为北大骄傲 文化交流中的“跨角色”合作 中日两国青年的“角色” 从青春到社会——献给中日大学生 我参与出版《七日谈》的目的 “反日游行”给予的教训 被政治关系牺牲的文化关系 中日女足赛的欣慰 北京——最需要“耐心” 北京——走向东方“新天地” 北京——和不文明说“再见” 文明素质:中国“新百年梦” 2008年8月8日感言 毕业思考(一)——艰苦的72小时第二章:感受篇 温家宝的魅力何在? 福田辞职改变中日关系了吗? 张艺谋“第一印象” 小泉纯一郎为何没有参加早餐会? 评《岩松看日本》——媒体报道对中日比任何时代都重要 王旭明“下课”了 中国记者 我眼里的毛泽东 王毅、日本、外交官 我看王毅当国台办主任 张光北的人格魅力 与《靖国》导演李缨对谈 邓小平是如何“观察”世界的? 学习邓小平的对外战略思考 伟大中国观察家费正清给予的启示 我眼中的华人:神奇而美丽 中国人是创造奇迹的民族 我为我学生骄傲:“师生缘”是超越国界的 亨廷顿逝世:21世纪思想论争将开始 日本为何没有“范跑跑”? 福原爱拿的旗帜和一口流利的东北话 伟大教练——郎平和井村 刘翔是我们的骄傲 假设麻生当首相,中日关系将怎么变? 毕业思考(二)——为什么选择“毒饺子”作论文选题?第三章:观察篇 2008年最大的新闻 “向外看”还是“向内看”? 中日改革背后的差异-_“心态” 中日民众的“心”还在挣扎中 中日围绕自卫队运输机的“挫折” 中日公民要摆脱“弱国心态” 中日韩向全球传达政治决心? 中国是如何运用“外交艺术”的? 我看当代中国的国家利益 “日本杨佳案”告一段落了? 中方对“春晓”有让步吗? 奥运前夕关注后奥运时期 日本代表队拿着的中日两国国旗代表什么? 从“毒饺子”到“毒奶粉” 长野奥运圣火传递“安全”完成的背后 四川地震拉近了中日情感吗? 北大学子如何看待日本和日本人? 日韩“鸿沟”的北京观察 四川大地震“灾后重建”不该一次性,应该综合性 北京人为什么闯红灯? 居安思危:中日必须谨慎对待“暖春” 中国人有必要了解自己如何被外界看待 中国人应该理解日本人二战观的“两难” 中国人必须吸取“家乐福风波”的教训 中国的对外传播要“光而不耀” 期待中国能够坚持到底,走自己的路 毕业思考(三)——观察“毒饺子”第四章:思考篇 第三双眼为何重要? 为何日本人不看好中日关系? 为何中国人的对日感情好转? 胡锦涛访日的4点思考 日本人应该珍惜胡锦涛 日本首相为什么老换? 日韩竹岛(独岛)争端对中日钓鱼岛之争的启示 如何让高中生体验对方国家? 中学生不仅要学习历史,还要思考历史 日美关系与中国因素 我眼中的美国和日美关系 研究东亚为什么要到美国? 冷战后中日“共同战略基础”何在? 什么是真正的“精英”? 谋事在于精英,成事在于草根 我对学生交流的总结思考 “暧昧”和“不透明”产生的不信任和危险感 反思“2005年” 思考中日关系的5点视角 “陈冠希事件”:反思网络时代 靖国神社的“复杂” “靖国神社”是否是中日关系的“底线”? 毕业思考(四)——思考“毒饺子”第五章:探索篇 中日关系:走过30年 中日民众需要超越思维的局限 假设日本失去中国 中日决策者不一定要“亲”,但一定要“知” 环保:无国界的机遇 谁真正在监督媒体? 东海问题需要全民讨论吗? 需要“双向”努力的历史“认识” 中日面临的是“两种”历史认识问题 历史认识问题-二中日关系的“象征” “表扬对方”比“张扬自己”更重要 日本对华ODA有偿部分结束了 从“语言”看未来中日未来的实力格局 动机是利益,友好是结果 前所未有的“两强”时代 东亚前景和日本的角色 中国应该加入“富国俱乐部”吗? 中国应否反对日本“入常”? 政治家能解决多少问题? 官僚能解决多少问题? 媒体能解决多少问题? 商人能解决多少问题? 文艺人能解决多少问题? 学者能解决多少问题? 青少年能解决多少问题? 毕业思考(五)——回答“毒饺子”编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主要2点 1 被书名的副标题吸引, 想看看日本的年轻人对中国的看法,开始看这本书 但是,与我所想不同, 加藤是一个能够十分熟练的说并且写中文的日本人, 他对中国已经有了很深入的认识, 本身也是一个智慧且有使命感的人, 所以我不知道他的看法还能不能代表大多...

评分

主要2点 1 被书名的副标题吸引, 想看看日本的年轻人对中国的看法,开始看这本书 但是,与我所想不同, 加藤是一个能够十分熟练的说并且写中文的日本人, 他对中国已经有了很深入的认识, 本身也是一个智慧且有使命感的人, 所以我不知道他的看法还能不能代表大多...

评分

主要2点 1 被书名的副标题吸引, 想看看日本的年轻人对中国的看法,开始看这本书 但是,与我所想不同, 加藤是一个能够十分熟练的说并且写中文的日本人, 他对中国已经有了很深入的认识, 本身也是一个智慧且有使命感的人, 所以我不知道他的看法还能不能代表大多...

评分

近来还算是经常听见加藤嘉一的名字,前几天有机会去图书馆,就顺手弄了几本他的书。上次那本《七日谈》我不是很喜欢——主要是不喜欢那个形式。这本书总算是让我对这个人有了点印象。 不过说句实话,这印象真的有点囧:体验篇里的加藤,真是官方得比国人还官方!我边看边感慨...  

评分

近来还算是经常听见加藤嘉一的名字,前几天有机会去图书馆,就顺手弄了几本他的书。上次那本《七日谈》我不是很喜欢——主要是不喜欢那个形式。这本书总算是让我对这个人有了点印象。 不过说句实话,这印象真的有点囧:体验篇里的加藤,真是官方得比国人还官方!我边看边感慨...  

用户评价

评分

加藤君你写书不要这么客套好嘛!!尖锐点好吗!!(不过你中文学的真好不是盖的)

评分

还行,有点水。

评分

加藤君你写书不要这么客套好嘛!!尖锐点好吗!!(不过你中文学的真好不是盖的)

评分

对中日学生对比,民族素质是亮点,后面谈政治和国际关系明显感觉太小儿科。

评分

还行,有点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