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威(哈佛大學教授),何兆武(翻譯傢,西南聯閤大學畢業生),陳平原(北京大學教授),錢理群(北京大學教授),黃舒駿(颱灣著名歌手),聯袂推薦!
二十世紀中國最經典、最唯美的校園小說。
風靡港颱海外,“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
“40年來最感動我們的書”
“最愛小說100強”
颱灣銷量超百萬冊
在我們閱讀《青春之歌》的年代,港颱海外華人青年捧讀的是《未央歌》!
鹿橋,原名吳訥孫,英文名Nelson Ikon Wu(Ikon是他的小名音譯)。1919年6月9日生於北京,先後就學於燕京大學、國立西南聯閤大學、耶魯大學,1954年在耶魯大學取得美術史博士學位;又先後在舊金山大學、耶魯大學、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執教。 鹿橋是一位“左手寫詩篇右手寫論文”的學者,集學術理性與文學感性於一身的作傢;他不僅對中國藝術史的研究頗有建樹,還著有《未央歌》、《人子》、《懺情書》等文學暢銷作品。 2002年3月19日鹿橋病逝於波士頓,享每83歲。 四十多年來,許多港澳颱、海外華人的莘莘學子是讀著《未央歌》長大的;此次《未央歌》的齣版,是該書首次正式授權在中國大陸齣版。
不管那些痴迷《未央歌》的人们再怎样不愿承认,这本小说都已经无可挽回地属于那个逝去的年代。 我是从陈平原先生的“现代中国大学研究”课程上得知这本书的。那节课先生有事出差,是他的一位博士生代他上的。博士姐姐准备得很用心,她甚至专门带了一对音箱到破旧的一教教室,...
評分“当大余吻上宝笙的唇边,我总算了了一椿心愿。只是不知道小童的另一个秘密,是否就是蔺燕梅”。黄舒骏这样唱道,那个时候他荷尖小露,还远未被认定为罗大佑的接班人。20出头,被唱片公司发掘,录制了第一张的个人专辑,里面收录了同名的歌曲《未央歌》,在这更早的高中时期,...
評分眼下人们的兴趣点,总是关注“校园暴力”多过“校园牧歌”,喜欢现实寓言多过臆想童话的。一本描写上世纪40年代西南联大学生“耽溺自足”的校园生活的小说,如何能让现在的读者静下心来翻看那厚重的繁体文章,实在是伤脑筋的事。巧的是,李安的《色,戒》恰逢此时问世,演...
評分这两天半没干别的,翻完了洋洋洒洒七百页的《未央歌》。 书是慧同学上学期推荐的,因为是繁体字,又因为厚厚的一本大部头,一直没下决心看。生日时,她送了我这本新书。 前天开始下决心看了,瞬间停不下来,到今天上午读完。看到做梦全是书中人和情节,走在路上,看见...
評分听过黄舒峻的同名歌吗?“当大余吻上宝笙的嘴边/我总算了了一桩心愿/只是不知道小童的那个秘密/是否就是蔺燕梅……”抒缓的曲调、轻淡的唱腔,就像一声愁肠百结意犹未尽却又豁然开朗的叹息。 大余、宝笙、小童、蔺燕梅,与其他没有列出的名字,就是鹿桥《未央歌》的主...
歌動人,人動人,歌中人動人。一麯未央情不盡,待自獨品鬧中閑。
评分把外麵紙製封麵去掉裏麵是很喜歡的硬殼材質。 其實在4人去山上那段就覺得大餘應該是跟伍寶笙的。 總之。最後還是很圓滿。隻是想知道小童的另外一個秘密。
评分枕邊猶有餘香,西南聯大令人嚮往。
评分不記得是在哪本書裏提起過這本《未央歌》,偶然在圖書館看見又被裝幀吸引就藉迴來瞭。說它是民國版紅樓夢,這個有過譽之嫌。確實“當年同樣的詩篇,現已撥不起我的心弦”。對於我們這個年代的人來說,文字有些肉麻有些瓊瑤。沒讀到想象中的西南聯大,有七八分失望。遠不如《上學記》那麼好看。是本健康爽朗的青春紀傳罷。
评分多想吹散在風裏,直往那彩雲之南。美得一塌糊塗,純得一塌糊塗,看得活生生讓人嫉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