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国内较早从学术角度研究西南联大的著述。作者努力从问题出发,在丰富的西南联大史料中发现有研究价值的视角并做出分析。本书在有关西南联大的研究中具有独特风格,曾在相关专业领域产生过一定影响,对今天的西南联大研究仍具有启发意义。
谢泳 1961年出生,山西晋中师专英语专业毕业。1985年到山西作家协会工作,2007年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主要著述有《中国现代文学的微观研究》《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困境》《储安平与〈观察〉》等书。
对西南联大的关注和兴趣源自谢泳那本《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中国知识界,谢泳以两项研究著称,一是关于储安平和《观察》周刊,一是关于西南联大。 显然后者在今日的中国比储安平的《观察》周刊更容易吸引大众的眼球。 这并非偶然,当文化和学术被曲解成一种显学流...
评分如果由于历史,我们错过了,那是无缘。透过谢泳的视点,传统能否接续,不是一代人可以决断的,但我们可以尝试、努力。这是谢泳对我们的意义和启示。 谢本身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评分第83页最后一句:“汪曾祺才能在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写出《爱戒》、...... 汪曾祺先生似无名曰《爱戒》之作,疑思以为《受戒》。愿读者注意,并商榷。
评分整体感觉中等,偏上一点点(这个评语似乎老是出现在自己身上。。。)谢泳有点小偷懒,前面用过的段落和史料后面重复。。。 不过就总体而言,对于我这个不甚了解西南联大的家伙来说,这个算是入门的好东西了。。。 然后就是看到“叙永级学生的命运”一章时突然...
评分只给本书三星的理由是,本书初版于十几年前,其实并非为成书而作,大抵是文章的集子,因此通篇看下来,观点既没有什么变化,史料也没有太多的新奇处。 关于西南联大知识分子群的界定,可能十几年前是令人刮目的,但现在应该不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个人觉得,书中最有价值...
知识分子命运的表象背后,梳理的是一条依附政治大环境的历史脉络,合上书后,看到的是那道令思想者战栗的专制寒光。
评分如果想对中国最富有传奇性色彩的大学——西南联大有兴趣的人,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切入口。丰满的人物,对社会环境的分析,对联大制度的评析,都有切实可信的见解
评分读了一半吧,有些史料还是挺有价值的。作者观点太强,但又不太高明。
评分为了“刚毅坚卓”四字,便览这自由民主的史料梳理,书页破烂,可见青年人们的朝气。
评分惋惜、痛苦、孤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