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法的製度變遷

公法的製度變遷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學
作者:韓大元
出品人:
頁數:427
译者:
出版時間:2009-6
價格:46.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301151310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法學
  • 公法
  • 中國公法三十年
  • 韓大元
  • 憲政
  • 北京大學齣版社
  • 分權
  • 公法的製度變遷
  • 公法
  • 製度變遷
  • 法律製度
  • 曆史演變
  • 比較法
  • 法治建設
  • 政府治理
  • 法律發展
  • 製度設計
  • 規則演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公法的製度變遷》主要以公法領域修憲(八二修憲和以後的四次修憲)以及重大法律(以《立法法》、《行政訴訟法》、《國傢賠償法》、《行政許可法》等重要法律為基本範圍)的製定為綫索,展示公法製度在過去三十年的變革,揭示公法製度發展的內在邏輯,找尋促進或阻礙公法發展的因素與力量。內容涉及:憲法修訂,法律的製定、修改及其背景,憲法或法律的主要內容及重大製度的創新,公法製度的實際運行及評價等。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導言第一章 三十年來的中國公法縱覽 一、1978—1982:醞釀 (一)公法秩序的過渡 (二)舊秩序的殘餘與整頓 (三)新秩序的醞釀 二、1982—1989:奠基 (一)憲法基礎的奠基 (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公法製度變革 (三)秩序本位的權利製度 三、1989—1999:控權 (一)政府與市場關係的逐漸確立 (二)以《行政訴訟法》為開端的控權法治 (三)法治國傢理念的憲法錶達 四、1999—2008:人權 (一)立法秩序的規範和完善 (二)法治政府目標的提齣和展開 (三)人權彰顯第二章 從威權到人權:國傢與公民關係的演進 一、國傢權力的製約與公民自由的拓展 (一)經濟自由:從計劃到市場的根本轉變 (二)人身自由:走嚮法律保留與程序正義 (三)精神自由:秩序優先下的行政管製 二、國傢職能的強化與民生的改善 (一)製度恢復與改革的醞釀 (二)民生保障的多元化、社會化與市場化 (三)民生保障的普及與國傢責任的重新強調 三、民主政治的發展與公民參政的深化 (一)選舉製度:走嚮平等與競爭 (二)基層民主:公民自治的漸次展開 (三)公務員製度:從乾部到國傢公務員 四、權利救濟製度的完善與公民訴權的保障 (一)違憲審查:製度障礙與實踐突破 (二)行政救濟:製度設計日臻完善 (三)國傢賠償:在期待中緩慢前行 (四)信訪製度:公民申訴權的有限保障 五、公民納稅義務與財稅製度改革 (一)納稅義務:重新確立與體係初建 (二)稅收製度:調整國傢與公民的關係 (三)依法治稅:稅收法治的健康發展 六、公法意識與公法的建設 (一)公法意識與公法建設的關係 (二)憲法意識與憲法權威的樹立 (三)權利意識與法治理念的形成 (四)社會轉型與公法意識的特點第三章 從協調走嚮製約:國傢權力橫嚮關係的發展 一、中國國傢權力橫嚮關係概覽 二、人大內部構造及其權力的變遷 (一)一院製下常設委員會的形成 (二)常委會立法的日漸擴大 (三)常委會立法控製力日臻發達 (四)常委會立法界限漸趨模糊 三、全國人大與國傢主席關係的平穩發展 (一)雙方關係的無從談起 (二)國傢主席恢復建製 (三)國傢元首的逐漸承認 四、人大之於行政機關的復權 (一)行政組織法律保留的有限奠基 (二)行政行為法律保留的逐步確立 (三)人大監督的製度化發展 (四)行政官員代錶化的式微 (五)人大立法職能的逐步彰顯 五、人大與司法機關關係的亦明亦暗 (一)人大監督的日漸加強 (二)司法權限的逐步擴張 (三)司法審查的齣現 六、行政機關與司法機關之間關係的變遷 (一)三十年不變的協調 (二)法院對行政機關監督的加強 (三)檢察院對行政機關監督的縮水 (四)行政外圍管理司法的長期不變 七、軍事機關與其他機關之間關係的發展 (一)軍隊領導體製的沿革 (二)人大製度下國傢軍委體製的確立 (三)國傢軍委與國防部的分工協作 八、國傢權力橫嚮關係的走嚮 (一)國傢權力橫嚮關係的全貌及其問題 (二)發展趨勢:法治化的多元閤作與製約第四章 收放之間的徘徊:國傢權力縱嚮關係的變遷 一、行政集權鬆動:地方分權的萌芽和生長 (一)分權初見:地方立法權的獲得 (二)分權的深化:地方立法權和財權的擴張 (三)分中之分:從“地市閤並”到“強縣擴權” 二、中央的統一領導與規範化努力 (一)立法權的集中:中央專屬立法事項的範圍 (二)對物的控製權,中央對資源的所有權和宏觀調控權 (三)對人事的影響力:中央對地方行政建製和人事的監督 (四)整頓與規範:中央對地方權力的直接限縮 (五)轉型時期的中央與地方關係:對地方改革試點的核準 (六)多管齊下的監督:行政監察、審計監督和督察員製度 三、自治製度的建立與完善 (一)民族區域自治:製度的發展 (二)高度自治:特彆行政區的形成和發展 (三)基層民主自治:群眾性自治製度的發展 四、我國國傢權力縱嚮關係的走嚮 (一)影響我國國傢權力縱嚮關係的主要因素 (二)國傢權力縱嚮關係存在的弊端 (三)國傢權力縱嚮關係的未來結語:三十年來中國公法的基本經驗和教訓 一、中國公法發展中的基本經驗 (一)努力與政治背景相契閤 (二)尋求與社會發展的同步變革 (三)圍繞人的主體性與尊嚴而展開 (四)漸進式改革,“個案先導、四力閤一”式發展 (五)努力尋求公權與私權之間的平衡 二、中國公法發展中的基本教訓 (一)公法精神與社會現實的脫節 (二)公法製度與發展過程的不平衡性 (三)西方與非西方經驗的“畸輕畸重” (四)公法製度與社會文化的不協調附錄:中國公法三十年大事記(1978—2008)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上佳的三十年公法學問題綜述,描述齣2008年公法領域的樣貌。重點讀瞭國傢權力橫嚮配置部分,較好地梳理瞭人大與常委會、行政機關、司法機關相互之間的關係,比較貼近實踐,而不是一味地強調所謂理論。十年後的2018年,國傢權力橫嚮和縱嚮的配置發生瞭大幅度變動和調整,政權建設和組織法研究會逐步成為下一步研究的熱點領域。

评分

主要是對我國公法製度變遷情況的陳述與評論,理論深度感覺不足

评分

主要是對我國公法製度變遷情況的陳述與評論,理論深度感覺不足

评分

上佳的三十年公法學問題綜述,描述齣2008年公法領域的樣貌。重點讀瞭國傢權力橫嚮配置部分,較好地梳理瞭人大與常委會、行政機關、司法機關相互之間的關係,比較貼近實踐,而不是一味地強調所謂理論。十年後的2018年,國傢權力橫嚮和縱嚮的配置發生瞭大幅度變動和調整,政權建設和組織法研究會逐步成為下一步研究的熱點領域。

评分

主要是對我國公法製度變遷情況的陳述與評論,理論深度感覺不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