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情局罪与罚

中情局罪与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海天出版社
作者:蒂姆·韦纳
出品人:
页数:443
译者:杜默
出版时间:2009-6
价格:48.00元
装帧:简装
isbn号码:978780747566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美国
  • 历史
  • 特工
  • 政治
  • 间谍
  • 情治
  • 很长很枯燥
  • 大二
  • 中情局
  • 罪与罚
  • 间谍活动
  • 冷战
  • 阴谋论
  • 秘密行动
  • 历史事件
  • 政治 thriller
  • 悬疑
  • 真相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情局罪与罚:CIA60年秘史存灰》是一本严肃而不失活泼的中情局史,内容引自5万多份中情局、白宫和国务院秘档,2000多份美国情报官员、军人和外交官的口述记录,以及300多份前中情局官员(包括10位前中情局局长)与退休特工的访谈。书中所言斑斑可考,没有匿名消息,没有盲目引述,更没有道听途说,作者钻研情报新闻20多年,调查精辟、笔锋犀利,让中情局60年的罪与罚昭然若揭。

世界上没有哪个机构像中情局那样名扬四海,又臭名昭著!二战期间,美国对纳粹深恶痛绝;可冷战期间,CIA为何又用纳粹当导盲犬?

为了窃听到苏联情报,CIA实施了为时一年的“柏林通道”计划,但为何在快完工时突然穿帮?

CIA吸收的都是美国名校毕业的秀异才俊,可为何却干出了像猪湾登陆这样让中情局遗臭万年的蠢事?

肯尼迪遇刺,到底谁是幕后黑手?FBI与CIA强强联手,也难查出背后真凶?

“水门事件”中,尼克松为何要与此事毫无关系的中情局背黑锅?在这两难之时,局长又会作何抉择?

1979年伊朗人质危机爆发,伊朗人见到“名噪一时”的中情局官员,为何感到莫大的羞辱?

朝鲜战争、中东战争、苏联解体、萨达姆入侵科威特,甚至“9?11”事件,中情局又为何全未料到、败绩累累?

……

《纽约时报》记者蒂姆?韦纳将在《中情局罪与罚:CIA60年秘史存灰》中为你一一揭晓其中内幕。

作者简介

如果有一天中情局倒台了,蒂姆•韦纳将难辞其咎!

 《纽约时报》资深记者

 1988年及2002年度普利策奖得主

 国际畅销书作家

蒂姆•韦纳钻研美国情报20多年,曾因对五角大楼神秘经费的报道而荣获普利策奖,也为调查CIA秘密作战行动遍访阿富汗、伊拉克等国,因对阿富汗战争的报道再次获得该奖。

《中情局罪与罚》是他的第三本著作。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即备受关注,出版后被《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波士顿环球》等主流媒体广为报道,好评如潮,美国政府有关部门对本书“爱恨交加”。

目录信息

《中情局罪与罚》荣耀榜权威媒体推荐名人推荐推荐序引言第一部分 “情窦”初开 杜鲁门时期的中情局:1945~1953第1章 情报机关应是全球性和极权式的第2章 中央情报组的暴力逻辑第3章 先天不良的CIA诞生了第4章 把俄罗斯人赶回老家第5章 CIA用纳粹当导盲犬第6章 只有上帝和斯大林才知道苏联机密第7章 CIA无法成为专业的情报机关第二部分 情报怪才 艾森豪威尔时期的中情局:1953~1961第8章 如何应对斯大林之死第9章 CIA一举成名第10章 暴力创造的“神话”第11章 情报搜集方式的变革第12章 应对日本下大注第13章 让苏军投诚是个幻想第14章 丑态百出的叙利亚政变第15章 奇怪的印尼内战第16章 欺上瞒下入侵古巴第三部分 功败垂成 肯尼迪与约翰逊时期的中情局:1961~1968第17章 遗臭万年的猪湾登陆第18章 古巴导弹危机第19章 美苏的秘密导弹交易第20章 “老大,我们干得不错吧”第21章 肯尼迪遇刺案大揭密第22章 虚假情报开启越战第23章 CIA逐渐脱离越南现实第24章 CIA这艘船快要沉没第25章 没有胜算可言的越战第26章 美国总统坐在政治氢弹上第27章 无法击败自己不了解的敌人第四部分 清除群氓 尼克松与福特时期的中情局:1968~1977第28章 秘密扩大东南亚战争第29章 美国政府要的是军事解决第30章 都是“水门事件”惹的祸第31章 老特工的好日子结束了第32章 CIA被“希腊小将”给耍了第33章 家丑已经外扬第34章 “别了,西贡”第35章 情报政治化倾向日甚一日第五部分 大胜无喜 卡特、里根与老布什时期的中情局:1977~1993第36章 卡特想改变苏维埃体制第37章 陷入伊朗人质事件第38章 执掌中情局的冒险家第39章 在中东进行摸黑行动第40章 解救人质大行动第41章 军火换人质风暴第42章 反情报梦魇与日俱增第43章 为消逝的敌人哀悼第六部分 反思评估 克林顿与小布什时期的中情局:1993~2007第44章 CIA逐渐变成“科学怪人”第45章 埃姆斯案重创中情局第46章 中情局已无法重归正轨第47章 美国面临的最大威胁第48章 追捕拉登徒劳无功第49章 比“9·11”更要命的情报失误第50章 迟来的葬礼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纽约时报》记者蒂姆·韦纳的这部记叙中情局历史和秘闻的《灰烬的遗产》上市三周来,获得了好评连连,销售业绩也很喜人,而中情局似乎也坐不住了。8月上旬,中情局负责公共事务的主管马克·曼斯菲尔德就《灰烬的遗产》发布了一则强硬的声明,他承认中情局的表现有种种不足,然...  

评分

印裔加拿大籍教授哈利•夏尔马说过,我们这个世界上的90% 的灾难,是由美国造成的。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府从赤裸裸的武力侵略,到文绉绉的和平演变,从干预别国内政、颠覆政权,到支持宗教分裂势力,四处散播仇恨和暴力的种子,还举着维护世界和平的幌子,凭借武力充当...  

评分

彭砺青   □自由撰稿人,香港   2007年普利策奖得主提姆·韦纳,借着他那本厚厚的中情局历史和里面丰富的中情局解密档案资料,向世人昭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闹剧。当我阅读这么一本书的时候,里面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却令我读得津津有味。虽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但毕竟作者...  

评分

据说最近《纸牌屋》很流行,那我们就从党鞭开始吧。“党鞭”(Whip)一词源于英国,指议会内的代表其政党的领袖人物,负责督导同党议员,并维持议会党团纪律,多为党内权威人士。然而《纸牌屋》的主人公党鞭,却依靠掌握的各种情报,一步步登上权力的顶峰。而这不能不联想到美...  

评分

据说最近《纸牌屋》很流行,那我们就从党鞭开始吧。“党鞭”(Whip)一词源于英国,指议会内的代表其政党的领袖人物,负责督导同党议员,并维持议会党团纪律,多为党内权威人士。然而《纸牌屋》的主人公党鞭,却依靠掌握的各种情报,一步步登上权力的顶峰。而这不能不联想到美...  

用户评价

评分

很多内容都是第一次听说,更多的还是震惊!

评分

2017-6-22

评分

历史的全景回顾,以获得整体感 在CIA,宣传和保密比行动和真相更重要

评分

即使在这样一部打着揭发中情局旗号的书里,看到的也尽是为中情局和美国制度辩护的观点,由此可见美国记者的政治敏感度(维护本国意识形态)的确不一般

评分

很长很枯燥,略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