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文明

古埃及文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金寿福
出品人:浦睿文化
页数:496
译者:
出版时间:2025-1
价格:10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7460602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古埃及
  • 埃及文明
  • 历史
  • 考古学
  • 金字塔
  • 法老
  • 象形文字
  • 尼罗河
  • 神话
  • 宗教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令人惊异的事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非笔墨所能形容的巨大业绩。”——希罗多德(古希腊历史学家)

埃及学研究学者金寿福,以四十余年的研究为基础,结合最新的学界研究与考古发现,借助古埃及人留下的丰富文字、图画与实物,带领读者重新认识一个更为真切的古埃及,重构古埃及人的生命旅程。

从文明的兴起、国家起源与制度,到经济、宗教信仰、神话与神明、来世观念、墓葬习俗,再到象形文字、莎草纸和石刻上的文学、神庙与金字塔等代表性建筑……全景式展现神秘瑰丽的古埃及文明,浓缩成一幅失落文明的壮丽画卷。

————————

◎埃及学资深学者、复旦大学教授、《亡灵书》译者、埃中文化交流贡献奖章获得者金寿福,四十余年研究集大成之作。一本书走进古埃及。

◎结合新近考古发掘成果与学术前沿研究,以埃及学界共识为基础,还原更真实的古埃及。关于古埃及的种种迷思,一一解答,破除既有的刻板印象和误解。

◎图文并茂的古埃及文明盛宴,精选100余幅文物照片、建筑摄影等图像资料,大英博物馆官方图片授权。

◎古埃及人的情书、家信、药方等一手文献,圣书体直译,走进真实可感的古埃及人生活。

作者简介

金寿福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2000年获得德国海德堡大学埃及学博士学位。在国外出版专著一部,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在国内《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世界历史》等杂志发表论文数十篇,译注《古埃及〈亡灵书〉》。曾赴美国布朗大学、埃及开罗大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美国驻以色列考古研究所等机构进行学术研究;参与卢克索官吏墓、阿蒙霍特普三世墓、中埃联合考古队孟图神庙考古发掘工作。

2012年获得埃及政府颁发的埃中文化交流贡献奖状和奖章。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考古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在复旦大学开设古埃及文明、世界宗教文化史、史学原典导读等课程。

目录信息

自序
前言 发现和重构古埃及文明
1发现古埃及
2象形文字的破译
3埃及热与博物馆学的兴起
4两个维度的东方主义
第一章 文明的兴起
1史前文化
2社会分工、城市和精英
3统一的国家和王权
第二章 官吏和管理制度
1唯有读书高
2官吏的选拔和培养
3国王、石头和永生
第三章 日常生活
1森严的等级制度
2爱情与婚姻
3家庭生活与居住环境
4内婚制
第四章 经济
1农业和土地所有制
2神庙扮演的经济角色
3“奴隶制”和“再分配经济”
4海卡那赫特——阿加莎小说主人公的原型
第五章 外族观念和对外交流
1外族被视为敌人
2贸易被描写为朝贡
3阿玛那时期的对外关系
4古代以色列与埃及的关系
5卡叠什战役和世界上最早的和平条约
第六章 众神的世界
1神的名字及其表现形式
2神像、神庙和祭祀活动
3阿肯那顿的改革
4宗教虔诚和多神教的危机
第七章 来世观念和墓葬习俗
1两种永恒:永生与重生
2木乃伊、棺材和墓室
3墓葬习俗和来世审判
4写给死者的信
第八章 文字和文学
1象形文字
2莎草纸和石头:书写材料
3西努赫的故事:自传体文学
4从金字塔铭文到亡灵书:宗教铭文
5控诉社会的檄文
6管理阶层的说教文
7竖琴手之歌:赞美诗
8古埃及人的故事
第九章 艺术
1服务于王权的艺术
2为来世服务的艺术
3文字与图画的呼应
4艺术中的男女
5阿玛那艺术
第十章 建筑
1建筑的宗教语境
2吉萨及周边的金字塔
3卡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
4建筑技术和工具
第十一章 巫术和医学
1基于宗教的医学
2医生及其医术
3医学莎草纸和处方
4木乃伊对现代医学研究的价值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在商博良破译象形文字之前,人们关于古埃及的知识来自于古典作家笔下的游记和《旧约》里作为犹太人发家史的背景故事。拿破仑在1798年远征埃及,随军带去了一个庞大的专家学者艺术家团体。法国人在开罗成了了埃及研究所,下设数学组、物理组、自然历史组、文学艺术组等各种学科...

评分

在商博良破译象形文字之前,人们关于古埃及的知识来自于古典作家笔下的游记和《旧约》里作为犹太人发家史的背景故事。拿破仑在1798年远征埃及,随军带去了一个庞大的专家学者艺术家团体。法国人在开罗成了了埃及研究所,下设数学组、物理组、自然历史组、文学艺术组等各种学科...  

评分

在商博良破译象形文字之前,人们关于古埃及的知识来自于古典作家笔下的游记和《旧约》里作为犹太人发家史的背景故事。拿破仑在1798年远征埃及,随军带去了一个庞大的专家学者艺术家团体。法国人在开罗成了了埃及研究所,下设数学组、物理组、自然历史组、文学艺术组等各种学科...  

评分

在商博良破译象形文字之前,人们关于古埃及的知识来自于古典作家笔下的游记和《旧约》里作为犹太人发家史的背景故事。拿破仑在1798年远征埃及,随军带去了一个庞大的专家学者艺术家团体。法国人在开罗成了了埃及研究所,下设数学组、物理组、自然历史组、文学艺术组等各种学科...  

评分

在商博良破译象形文字之前,人们关于古埃及的知识来自于古典作家笔下的游记和《旧约》里作为犹太人发家史的背景故事。拿破仑在1798年远征埃及,随军带去了一个庞大的专家学者艺术家团体。法国人在开罗成了了埃及研究所,下设数学组、物理组、自然历史组、文学艺术组等各种学科...

用户评价

评分

由讲义整理编撰而来,因而也的确有点像教材,资料详实,美中不足是欠缺一点阅读趣味。大量珍贵的插图不难看出编辑的良苦用心,也确实对阅读大有帮助。虽然作者极力否定所谓的“治水文明说”,但从古埃及社会的方方面面看来,埃及远古先民的政体、生活与理念与遥远的中国有许多相似之处

评分

作者多年课程讲义的精华累积,从文化、管理到经济、神话,再到语言文字,介绍的非常全面,并配有大量彩色插图,很好读。推荐。

评分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古埃及人的眼里,自然界充满了超人的潜能和因素,山川河水、动植物和星球,以及气候的变化和季节的交替都是神作用的结果。他们相信,人需要遵从这些变化和规律……”这是一个很细微又至关重要的点,可能从根本上影响了古埃及人的信仰以及宗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希罗多德会称他们是世界上最虔诚的人。反观现代人对科技的狂热崇拜,会更加觉得古埃及人尊重自然是巨大的智慧。书中提到的鳄鱼形状的护身符与河马雕像都非常精致甚至惊艳,而这两个动物是当时尼罗河里对古埃及人最大的威胁。“从古希腊人开始,西方一直诟病古埃及人的信仰方式,人文主义时期的有识之士也无法接受埃及人的动物崇拜。”所以西方尤其美国后来有了一系列超级英雄电影,或许所处时代不同,回望历史,还是觉得古埃及文明更谦逊。

评分

非常适合作为上博埃及展的观前了解和补充阅读。深入浅出地介绍古埃及文明的内容,纠正了一些我(从一些游戏改编和电影观看得来)的偏见:一是古埃及胡夫时期并非盛行奴隶制;二是古埃及王族中并非历来流行内婚制;三是古埃及象形文字具备拼音文字的条件,但未过度到字母文字(也许是为了好看?);四是阿肯那顿时期好像有崇尚理性的趋势(?),但推行一神教给古埃及整体带来的冲击巨大;五是因为现在的古埃及学是由西方人重新建构(字里行间都是西式思维和历史观念等),且现代埃及人信仰伊斯兰教和基督教,要求现代埃及人做到继承法老时期的文化传统和争取古埃及学的权威解释权是比较困难的,等等。

评分

现在的民科民哲对以古埃及文明为代表的古文明尤其是相关景观的妖魔化与三体化已经达到了一种令人发指的地步了。这个时候,四十余年埃及学研究专家金寿福这样的讲义就太为重要了。倒不是要去跟伪科学对话,但自己得知道个十之三四,才不至于束手无策。当然,即便是面对现代真学者,我想我也有话要说,学者们从现代人追求效益的角度讨论了古埃及大型建筑对整个社会的影响。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曾经说,古埃及君主们不断建造神庙和王陵,征用了全国大部分的劳动力,保持了供需平衡。有的学者认为,古埃及神庙、王陵等大型工程浪费了无数的人力和物力。实际上,我们应当把神庙和王陵置于古埃及人的宗教语境中进行讨论,对他们来说,并不存在游离于来世诉求之外的经济效益。无论是神庙还是王陵,它们都是古埃及人信奉和追求来世的重要精神支柱,是基本网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