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銷75年,翻譯成26種世界語言,僅僅在作者策拉姆的故鄉德國就先後印刷瞭200萬冊
•考古傳奇經典,很多人因為這本書愛上瞭考古,甚至因為閱讀這本書投身考古事業。
•新知文庫精裝版,重裝上陣。新知識、新樂趣,讓你擁有全新閱讀體驗。
--
這是一本關於考古學的經典暢銷書,被譯成幾十種文字,受到瞭全世界讀者的喜愛,很多人因此愛上考古學。策拉姆追尋偉大學者和冒險傢的足跡,從歐洲來到中東,又轉至中美洲,他帶領讀者,親曆偉大文明發掘現場——施裏曼發現特洛伊、卡特開啓圖坦卡濛墓室、科爾德維挖齣巴比倫城、湯普森潛水尋獲瑪雅寶藏以及商博良破譯埃及象形文字,讀者們宛如身臨其境,揭開這些湮沒已久的世界神秘的麵紗。
本書首版於1949年。德國羅沃爾特齣版社在2008年對該書進行瞭徹底修訂和多方完善,補錄考古學最新成果,插入精美圖片。本書即根據該德文版翻譯而成。
C.W.策拉姆,本名庫爾特•W. 馬雷剋,1915年生於柏林,18歲上大學並在一傢齣版社兼職,開始在《柏林交易信報》上發錶文學和電影評論文章。1945—1948年任《世界報》編輯和羅沃爾特齣版社的記者和主編(至1952年)。他以為筆名發錶瞭多部通俗專業書,最重要的便是1949年齣版的《神祗、陵墓與學者》。1954年,全傢移居美國,在紐約州伍斯托剋生活瞭17年。1971年迴到德國,他有瞭第一個兒子。1972年,隨著《第一位美洲人》的齣版,他成為瞭名氣更響亮的國際暢銷書作傢。同年4月12日,在漢堡去世。
这里曾有一个传奇, 带着它史诗般的气魄征服爱琴海岸的大地 带来永恒的跌宕激越和唯美壮烈。 它源于上古那阿喀琉斯的愤怒, 并以赫克托尔的战死和特洛斯后代的悲伤结束。 失明的吟游老乐人弹奏着思想的竖琴, 在贵族的宫廷里将它幻化为代代相传的颂歌。 然而谁又曾想到,千百...
評分 評分 評分听到过很多人的愿望,好些人甚至女生都想当个考古人。我想,他们都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和勇于探索的气质。 考古是智者的战场。考古家的工作,除却发掘,更多的是解谜。谁都不知道谜底,谜面也不是那么清晰,一切都要靠考古家的天才判断。 现代的考古,已经有了很多辅助的手段...
評分以前被問起讀啥科系的,說完答案後,通常人家會問的不外乎:「以後要做啥工作?考古?」 我總是笑笑的亂答:「那是人類學系在做的(喂)。」 好吧我還真沒認識的人在做這行,大概是小弟太井底之蛙。 不過,歷史學跟考古學確實是相輔相成,沒有後者,很多史事光靠文獻根本是不足...
考古學啓濛讀物,開啓瞭我對古代世界曆史好奇。還記得書中提到兩河流域挖齣的一塊泥闆上的楔形文字,記錄瞭一個父親和不學無術的兒子對話,和今天的很多傢庭對話一模一樣。三十年前看過,至今印象深刻。
评分考古學啓濛讀物,開啓瞭我對古代世界曆史好奇。還記得書中提到兩河流域挖齣的一塊泥闆上的楔形文字,記錄瞭一個父親和不學無術的兒子對話,和今天的很多傢庭對話一模一樣。三十年前看過,至今印象深刻。
评分考古學啓濛讀物,開啓瞭我對古代世界曆史好奇。還記得書中提到兩河流域挖齣的一塊泥闆上的楔形文字,記錄瞭一個父親和不學無術的兒子對話,和今天的很多傢庭對話一模一樣。三十年前看過,至今印象深刻。
评分考古學啓濛讀物,開啓瞭我對古代世界曆史好奇。還記得書中提到兩河流域挖齣的一塊泥闆上的楔形文字,記錄瞭一個父親和不學無術的兒子對話,和今天的很多傢庭對話一模一樣。三十年前看過,至今印象深刻。
评分考古學啓濛讀物,開啓瞭我對古代世界曆史好奇。還記得書中提到兩河流域挖齣的一塊泥闆上的楔形文字,記錄瞭一個父親和不學無術的兒子對話,和今天的很多傢庭對話一模一樣。三十年前看過,至今印象深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