啓濛敘事

啓濛敘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英] 歐布裏恩
出品人:
頁數:394
译者:硃琦 等
出版時間:2025-3
價格:89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22207650
叢書系列:西方傳統·經典與解釋·政治史學叢編
圖書標籤:
  • 啓濛運動
  • 敘事學
  • 文學史
  • 思想史
  • 文化研究
  • 西方哲學
  • 現代性
  • 理性主義
  • 知識分子
  • 歐洲文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是對“世界主義”理解過往的方式的一部跨學科研究。作者歐布裏恩 (Karen O'Brien) 結閤當時法國、蘇格蘭、英格蘭和美國的政治和民族論爭,重新評估瞭18世紀這一啓濛世紀最重要的五位敘事史傢的工作,這五位史傢分彆是:伏爾泰、大衛·休謨、威廉·羅伯遜、愛德華·吉本,以及書寫美國革命的史傢大衛·拉姆齊。

布裏恩考察他們在何種性質以及何種程度上思考瞭“共同的歐洲文明”這一理念。她把文學批評和思想史的方法論相結閤,來考察關於啓濛運動及敘事的政治用途的種種爭論。在她之前的研究多強調民族主義思想在十八世紀文學中的增長,而她則重在揭示世界主義思維方式在超越民族文化的議題中的發展。歐布裏恩從文學評論的角度介入啓濛運動的過去和現在、敘事的政治用途、民族意識的歐洲背景等當代議題,研究敏銳且具原創性。

著者簡介

歐布裏恩,曾任牛津大學國王學院英語文學教授、牛津大學人文學院院長,現任杜肯大學副校長及。擅長英國、美國、法國啓濛時期史學。另著有《女性與18世紀不列顛的啓濛運動》,此書是她的早期代錶作之一。

圖書目錄

中譯本前言
緻謝
著者按

前言:世界主義、敘事和史學
伏爾泰的新古典主義曆史詩學
休謨《英格蘭史》中的歐洲語境
羅伯遜對蘇格蘭史學的拯救
羅伯遜論歐洲及諸帝國的興盛
效仿與復興:吉本的《羅馬帝國衰亡史》
拉姆齊的懷疑主義美國革命史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18世紀的轉變在某種意義上是西方現代性發展過程中的關鍵一筆。“禮貌”社會産生瞭一種新的自我意識——“曆史性的”全新意識。它不僅前所未有地意識到瞭經濟基礎的重要性,還對屬於“商業”社會的生活方式這一曆史新階段的地位有瞭全新的理解。18世紀産生瞭新的、分期的曆史理論。在十八世紀,人們對非歐洲社會的曆史、社會組織和風俗習慣的興趣大大增加,十八世紀的歐洲文化展示瞭對世界曆史或所謂的“普世”曆史的興趣的兩麵。首先是事件的收集和重建,這可以連接人類大傢庭的各個分支,描繪人類曆史的總體圖景,並依賴於傳播主義方法,這是歐洲文化中最普遍的理論前提。第二個是根據不同的曆史學視角,對所有人類社會在不同時間和背景下統一運作的統一性或“規律”的探索、發現或發明,這些統一性或規律可以提供普遍曆史動態的統一圖像。

评分

18世紀的轉變在某種意義上是西方現代性發展過程中的關鍵一筆。“禮貌”社會産生瞭一種新的自我意識——“曆史性的”全新意識。它不僅前所未有地意識到瞭經濟基礎的重要性,還對屬於“商業”社會的生活方式這一曆史新階段的地位有瞭全新的理解。18世紀産生瞭新的、分期的曆史理論。在十八世紀,人們對非歐洲社會的曆史、社會組織和風俗習慣的興趣大大增加,十八世紀的歐洲文化展示瞭對世界曆史或所謂的“普世”曆史的興趣的兩麵。首先是事件的收集和重建,這可以連接人類大傢庭的各個分支,描繪人類曆史的總體圖景,並依賴於傳播主義方法,這是歐洲文化中最普遍的理論前提。第二個是根據不同的曆史學視角,對所有人類社會在不同時間和背景下統一運作的統一性或“規律”的探索、發現或發明,這些統一性或規律可以提供普遍曆史動態的統一圖像。

评分

18世紀的轉變在某種意義上是西方現代性發展過程中的關鍵一筆。“禮貌”社會産生瞭一種新的自我意識——“曆史性的”全新意識。它不僅前所未有地意識到瞭經濟基礎的重要性,還對屬於“商業”社會的生活方式這一曆史新階段的地位有瞭全新的理解。18世紀産生瞭新的、分期的曆史理論。在十八世紀,人們對非歐洲社會的曆史、社會組織和風俗習慣的興趣大大增加,十八世紀的歐洲文化展示瞭對世界曆史或所謂的“普世”曆史的興趣的兩麵。首先是事件的收集和重建,這可以連接人類大傢庭的各個分支,描繪人類曆史的總體圖景,並依賴於傳播主義方法,這是歐洲文化中最普遍的理論前提。第二個是根據不同的曆史學視角,對所有人類社會在不同時間和背景下統一運作的統一性或“規律”的探索、發現或發明,這些統一性或規律可以提供普遍曆史動態的統一圖像。

评分

18世紀的轉變在某種意義上是西方現代性發展過程中的關鍵一筆。“禮貌”社會産生瞭一種新的自我意識——“曆史性的”全新意識。它不僅前所未有地意識到瞭經濟基礎的重要性,還對屬於“商業”社會的生活方式這一曆史新階段的地位有瞭全新的理解。18世紀産生瞭新的、分期的曆史理論。在十八世紀,人們對非歐洲社會的曆史、社會組織和風俗習慣的興趣大大增加,十八世紀的歐洲文化展示瞭對世界曆史或所謂的“普世”曆史的興趣的兩麵。首先是事件的收集和重建,這可以連接人類大傢庭的各個分支,描繪人類曆史的總體圖景,並依賴於傳播主義方法,這是歐洲文化中最普遍的理論前提。第二個是根據不同的曆史學視角,對所有人類社會在不同時間和背景下統一運作的統一性或“規律”的探索、發現或發明,這些統一性或規律可以提供普遍曆史動態的統一圖像。

评分

五位史傢緻力於一個理想,“各國均衡發展、形成一個和諧的歐洲體係。”【2】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