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有时热情高涨、精力充沛、思如泉涌、疯狂采购、彻夜狂欢,宛若遨游天际;
她有时焦虑恐慌、坐立不安、暴躁易怒、情绪低落、反应迟缓、犹如堕入地狱。
一个充满勇气的灵魂,不断游走于极度亢奋和麻木压抑的低潮之间
在当今这个格外令人浮躁和沉重年代里,患抑郁症似乎成为了一种时尚,其流行程度甚至超过了感冒和发烧。可有趣的是,那些一个个声称自己得了抑郁症而跑进心理诊所的来访者当中,十个中有八个却根本连一条抑郁症的诊断标准都够不上。所以,我心理咨询工作者常常会打趣地说,自己看了好几十个“抑郁症”患者,可连真正的抑郁症状都没有看到。
后来,看到了这本书,才翻了几页就被作者生动的描述吸引住了。与书本上僵死的诊断标准和症状描述不同,本书呈现的,是一种完全发自内心的感悟和体验,让一个深受躁狂和抑郁双重情感障碍折磨的病人灵动地跃然纸上,让我们可以立体而又直观地看到一个游走在兴奋和低沉边缘的痛苦灵魂。尽管已经从事了将近五年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工作,其间也接待过形形色色多种来访者。但是不夸张地说,我是在认真读完这本书之后,才真正感到自己理解了什么是躁狂症,感到自己走进了一个躁狂症病人的内心。所以,尽管本书并不涉及过多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技巧,但是我相信它仍然能够为众多的心理学临床工作者带来很大的帮助和启迪。因为正如一位心理治疗师前辈所说的那样,对病人的理解远比技术更加重要。
本书作者的语言不但生动而且华美,在阅读的时候令人赏心悦目。本书作者是一位精神医学界国际知名学者,真诚袒露自己从少女时代与抑郁症纠缠的心路历程,她所呈现的不仅是学识与才华,还有勇气和仁爱。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系教授及情绪性疾病中心主任,苏格兰圣安德鲁大学的荣誉教授。曾当选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科学女杰”。
杰米森曾荣获美国及全球诸多科学奖项,包括2001年获选麦克阿瑟奖,2002年获选哈佛大学杰出学者,2003年获选牛津大学利奇菲尔德学者。
杰米森同时名列全美最佳医师之列,重点研究方向为躁郁症基因基础。她也是戴纳机构躁郁症基因基础研究的临床主任。她还著有畅销书《天才向左,疯子向右》等。
抑郁症和躁郁症的患者,如果稍微对这种病有了解,经历过几次复发,就默默在心里面明白自己将一辈子与潜在的“黑狗”相伴,不敢乱停药,不敢期待病魔是永远地远离。 向X先生推荐这本书,x先生本身也是一位躁郁患者,他说,“不看,作者自己也是躁郁症,能写出什...
评分Before I can name these passengers who are together riding my life with me, I want to thank them for bringing me the brightest side of this world, along with the darkest side of life. Without the phase of struggling, I wouldn't be able to see sparks and lig...
评分我还记得当时我拿着病历去报销的时候,校医院要求填一张小卡片,包括姓名、身份证号还有发票号码。就这么简单的三项,我填到第七次才终于填好了。而前六次,就是简单地抄写号码也会不断写错。回头想起来,这种极端无法集中注意力真的是工作的敌人。 和作者在服用药物之前的感觉...
评分我在这本书的前面章节里看到了现在的自己,在后面的章节里看到了可能会发生的自己。 在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做过咨询后,那里的老师向我推荐了这本书,希望我能在里面看到些影影倬倬。 但是我仍是从内心否定这个事实,否定我的负面情绪和负面感受是由此带来的。我还是痴迷在它带...
评分十一月十号的晚上,我特别想吃巧克力,一如既往的躁动不安,我想,也许我只是单纯的想吃点东西,吃了以后我就可以冷静下来,吃了以后我就可以大睡一觉后继续努力。 其实,也许,或者说我应该察觉到了,只是不想去面对,而且那种时候的判断力在不断下降,因此哪怕是经历一百次,...
作者叙述的能力实在令我无法深入体会到她的苦痛与挣扎。
评分讲的略乱,而且夹杂了大量毫无必要的作者本人的罗曼史,看得略烦略想烧,好啦我承认自己是死死团的。
评分不愧是躁郁症病人,思路极其不清晰,自我中心得厉害,自我吹嘘与自我贬低交相辉映。真叫人替她的病患zhuo急啊!
评分无趣
评分无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