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京送快递》作者胡安焉
回溯童年和原生家庭,完整梳理写作历程
讲述一个人如何在不断的抉择和逃离中,重塑精神家园
低处的生活,开出鲜亮的花朵
* * * * * *
“和绝大多数人一样,我只是一个普通人,至少在四十岁之前,做过的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工作,经济收入还拖了人均收入的后腿;从来没有人用‘优秀’来形容过我,也没有人真正关心我的内心世界。”
继《我在北京送快递》之后,胡安焉把视角转向工作以外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他讲述童年和原生家庭对自己性格形成的影响,讲述一个普通人如何在生命中途,选择以笔代口,从境遇、观念、心性、文本等多个层面,细致、生动、具体地梳理一路走来的坎坷颠簸。随之逐渐落成的,是一处丰富、自足、平和的精神家园。
回过头看,支撑他在生活低落处继续前行,并一步步走上写作之路的,正是“生活的另外部分”,是那些“为普通的事物感到惊讶的时刻”。
胡安焉,1979年生于广州,2009年开始写作。曾先后在广州、南宁、大理、上海、北京等城市打工或经营个体生意。2021年移居成都。现从事个人写作。著有非虚构作品《我在北京送快递》等。
在读《生活在低处》前,我已经有六七年没读过科幻科普小木木之外的书了。而读这本书,恰是我前段时间上火牙龈发炎,喝粥都费劲的噩梦时期。致力于怂恿我尝试阅读其他类型书的某编,自然不遗余力地抓住机会,以“此书正适合这个状态下的我”为由把书空投了过来。 信息的闭塞,自...
评分在读《生活在低处》前,我已经有六七年没读过科幻科普小木木之外的书了。而读这本书,恰是我前段时间上火牙龈发炎,喝粥都费劲的噩梦时期。致力于怂恿我尝试阅读其他类型书的某编,自然不遗余力地抓住机会,以“此书正适合这个状态下的我”为由把书空投了过来。 信息的闭塞,自...
评分我没有读过大热的《我在北京送快递》,认识胡安焉是在《生活在低处》。 《生活在低处》的自序“普通的事物”读来心有戚戚,作为爱读闲书的我,遭遇他说的时刻不算少。有人看我手边有书,会夸一句“好学。”及至看清书名会不以为然,还有好心的上司小心翼翼地说:这没用的。读呆...
评分我没有读过大热的《我在北京送快递》,认识胡安焉是在《生活在低处》。 《生活在低处》的自序“普通的事物”读来心有戚戚,作为爱读闲书的我,遭遇他说的时刻不算少。有人看我手边有书,会夸一句“好学。”及至看清书名会不以为然,还有好心的上司小心翼翼地说:这没用的。读呆...
评分书本的第一页就是我一直以来不知道怎么回复的灵魂拷问。“对他来说,读书就是为了提升自己、掌握技能、获得知识,然后以此来改善生活;假如不带有这些目的,那读书就是浪费时间。可是我不知道,像《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这样的小说,我读了之后如何学以致用?”读...
纯个人感受而言,虽然篇篇章章透露着一种隐隐的丧,但却无法忽视散落在角角落落的对生活的热爱, 只不过他们是被打散的,才不能聚集成一股积极向上,非常勇猛的势头。我总觉得是真的对人生抱有无比热爱的人,才会不断地在拷问自己,不断地在打磨自己,不断地在精进自己。如果世界本身不够好,他们在低处生活,也要在低处的尘埃中开出一朵花来;如果世界很美好,他们从低处抬头仰望,双手托举着这份美好,期盼自己变得更好,或至少不变得更遭。走进一个作家的内心是很危险的一件事,一不留神就深陷其中,无法抽离了,所以全书我最喜欢P105-121这一段~
评分这本书让我想起村上春树那本写跑步和谈写作的书。一样的不断深挖自己,为什么写作,为什么这样思考。很喜欢这种看似没什么实际内容的叙述,但其实是一种很高质量的自我剖析。
评分回到更个人,回到更内在。
评分很理性、传统、精英的写作态度,反复打磨自己之后,那种封闭的左右互搏的体系已经近乎滴水不漏,一本书里有这么多密集的“我”还能够不让人反感,不容易。期待看到小说。
评分阅读体验是《我在北京送快递》更好,但我更喜欢这本(至少是其中的绝大部分内容),因为它在剖析自己上非常真诚,甚至让我有点害怕,这样地袒露了自己后,要如何同自己相处?我个人完全无法想象,但作者似乎能够自洽。另外,这本书也是作者关于写作的思考,这让我好奇他的小说会是怎样?最后的一些随笔里,确有一点端倪,狡黠而幽默,和我认知的作者很不一样。希望能尽快看到很多的小说。当然,如此真诚的非虚构也要一直写下去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