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岩松,著名建筑师,生于北京,毕业于耶鲁,师从扎哈•哈迪德。26岁的毕业作品911重建项目震惊建筑界,30岁成为首位在海外赢得重要标志性建筑的中国建筑师。2004年创立的MAD建筑事务所,成为第一个获得国际大型建筑设计权的中国设计事务所。
在全球主持设计过一系列地标性建筑作品,包括梦露大厦(多伦多)、UNIC住宅(巴黎)、山丘庭院(洛杉矶)、鄂尔多斯博物馆、哈尔滨大剧院、嘉兴火车站、海口云洞图书馆、深圳湾文化广场、腾讯总部云楼(深圳在建)、卢卡斯叙事艺术博物馆(洛杉矶在建)等,打破了人们对建筑的传统认知。多次在国际建筑设计大赛中获奖。2008年获选“全球最具影响力二十位青年设计师”、2009年获选“全球最具创造力十人”、2011年获选“英国皇家建筑学会国际院士”、2014年获选“2014年度世界青年领袖”、2016年获选“21世纪全球最知名的四十位建筑师”和“全球最具创造力人物”。
20座世界城市 X 50+位建筑大师 X 70+座地标建筑 X 30+个作品实践
是旅行之书,也是观念之书
陈嘉映、蔡国强、崔健、冷冰川、俞敏洪、西川、
孟京辉、吴小莉、杨澜、周迅、陈坤、许知远
联合推荐
--
二十座城市,有些记录和见证了我不同阶段的生命和生活;有些则因为建 筑项目的机会,让我的一些信念在这个城市中得到展现。
——马岩松
从童年的北京,到大学时代的纽约,从高迪的巴塞罗那,到路易斯•康的圣地亚哥,更有包括自己建筑作品的巴黎、鹿特丹、洛杉矶、哈尔滨、深圳……首位在海外赢得重要标志性建筑的中国建筑师马岩松,通过曾深度游历的或参与项目建设的二十座城市,回忆自己的成长,追踪建筑思想的形成,欣赏不同城市的气质,分享关于建筑、关于城市、关于艺术的思考。他热切地带领读者游历、向读者倾诉,从一个建筑师的角度,以一位艺术家的眼光,为读者打开不一样的世界。
下午听了他在上图的新书发布会。马说上海除了梧桐区打卡,其他都没什么意思,不过就是一些马路和大楼,很boring,都是可以考虑拆的,包括外滩,不算什么历史(怪不得他这书也写不了上海)。我震惊了,这是非常狭隘的思维。一个追求纯建筑的建筑师,也许能做一些不错的单体方案...
评分《二十城记》是一本我不能错过的书。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本书的作者马岩松是海口云洞图书馆的设计者,而我在海口居住超过20年,云洞图书馆自建成以来一直都是海口的地标性建筑以及我最喜欢的建筑之一。 本书所选的20个城市,有些是与作者个人的生活有所交集,有些则是因为作者...
评分 评分下午听了他在上图的新书发布会。马说上海除了梧桐区打卡,其他都没什么意思,不过就是一些马路和大楼,很boring,都是可以考虑拆的,包括外滩,不算什么历史(怪不得他这书也写不了上海)。我震惊了,这是非常狭隘的思维。一个追求纯建筑的建筑师,也许能做一些不错的单体方案...
评分下午听了他在上图的新书发布会。马说上海除了梧桐区打卡,其他都没什么意思,不过就是一些马路和大楼,很boring,都是可以考虑拆的,包括外滩,不算什么历史(怪不得他这书也写不了上海)。我震惊了,这是非常狭隘的思维。一个追求纯建筑的建筑师,也许能做一些不错的单体方案...
挺好的旅途读物,读完能更好地理解建筑师眼里的城市空间、社会、功能和形态,有一些曲笔评论挺好玩儿,但是对于理解城市本身可能还是有点浮光掠影吧。
评分爱上马工 好喜欢多伦多那段
评分马岩松的文字很好,理念很多,但是建筑作品还是拔地而起的宏大,突兀且缺少温度,在建筑上面加盖,渔村上面挂布幔,总是觉得有点为了创新而创新,为了设计而设计,没有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的精准,也没有体现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协调。 对比下来,安藤忠雄的设计才是艺术的水准!
评分花了一天的时间看完了,马岩松没有老派建筑师沉重的包袱,无论是是设计还是对建筑的思考都是比较超前的,一个建筑从设计到建成可能经历很多年之久,对未来的深度思考和判断才能让建筑更加独一无二。
评分建筑是立于空间的表达,作为行外人不太能欣赏马工的建筑表达肯定是我的问题,可这一本漫游不漫游、散谈不散谈、文风如稚偏偏又好引师据典给自己站台的文字记录,我不欣赏,我也不知道是谁的问题,反正我不觉得是我自己的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