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与子》是科尔姆•托宾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所收九个短篇小说均围绕母亲与儿子的关系,捕捉一个转折性时刻。在那一刻,母与子之间微妙的平衡被打破,或者他们对彼此的认识发生改变。一个男子埋葬了母亲,用一夜放纵冲刷内心的悲伤;一位著名歌手征服了满场观众,但无法取悦在场那个多年未见的儿子。而在本书最后也是最出色的故事《长冬》中,一个年轻人在大雪覆盖的群山中,搜寻离家出走的母亲。 托宾细致、优雅、流畅地刻画了各色男女,他们受制于习俗,受制于难以言说的情感,走不出过去的阴影。许多人无可奈何地陷入生活的泥淖,别无选择。托宾透过这些故事,准确展现了人的脆弱和渴望,震撼人心,令人难忘。
科尔姆·托宾,爱尔兰当代著名作家。他1955年生于爱尔兰韦克斯福德郡恩尼斯科西镇。毕业于都柏林大学。自1990年发表第一部小说《南方》以来,托宾已出版十部长篇小说,两部短篇小说集,一部诗集,多部戏剧、游记、散文集。《黑水灯塔船》(1999)、《大师》(2004)、《玛利亚的自白》(2012)都入围布克奖决选名单,《大师》荣获2006年度都柏林国际文学奖等文学奖。《布鲁克林》获2009年度英国科斯塔最佳小说奖。《诺拉·韦伯斯特》获英国霍桑顿文学奖。2011年,英国《观察家报》将其选入“英国最重要的三百位知识分子”,同年,他获得爱尔兰笔会文学奖,以表彰他对爱尔兰文学做出的贡献。2014年,他当选美国艺术与文学院外籍荣誉院士。
目前,托宾担任哥伦比亚大学英文与比较文学系Irene and Sidney B. Silverman人文讲席教授,自2017年起也担任利物浦大学校监。2022年,他被爱尔兰艺术理事会任命为爱尔兰桂冠小说家(2022-2024)。
以往由倾心付出、不求回报的母亲和她叛逆乖张却最终浪子回头的儿子所共同演绎的种种经典桥段,恐怕仅仅满足了我们一种简单、板滞的逻辑。这与那些难言又隐幽、宽阔又纤细的母子情感相去甚远。好在爱尔兰作家科尔姆·托宾在他的短片小说集《母与子》中,以近乎聚焦的方式,提供...
评分乔伊斯、王尔德、叶芝、贝克特……这些在世界文坛上熠熠生辉的名字都来自于爱尔兰这个让人觉得颇为遥远颇为陌生的国度。仅从幅员的辽阔程度上说,爱尔兰可以算是一个盛产优秀作家的国度,而科尔姆-托宾则可以算得上是爱尔兰文坛又一位可能成为大师的作家。 爱尔兰这个国...
评分以往由倾心付出、不求回报的母亲和她叛逆乖张却最终浪子回头的儿子所共同演绎的种种经典桥段,恐怕仅仅满足了我们一种简单、板滞的逻辑。这与那些难言又隐幽、宽阔又纤细的母子情感相去甚远。好在爱尔兰作家科尔姆·托宾在他的短片小说集《母与子》中,以近乎聚焦的方式,提供...
评分唱片、画框、旧沙发,积满灰尘的杂物箱,外婆的老照片,脏袜子,空气里有母亲的味道。像是不慎闯入阁楼里的杂物间,光线斑驳的灰尘间辨认出过往的轮廓,却早已无法拼凑成遗失的真相。托宾的《母与子》,便是这样讲述家庭情感的短篇集,没有翻找到宝物的惊喜,只有随手触摸处,...
评分这应该不算作书评,而是解释一下我为什么看到泪流满面吧。 我母亲是个脾气很急的人,现在年纪大了收敛很多,我清楚地记得自己小学的时候在年夜饭的餐桌上告诉她新学期要交多少学费,她“嘭”地把手里的碗砸向满桌佳肴,朝我大声吼叫:“上什么上,交不上学费就干脆别上!”然后...
故事像是生活本身一样没有出口,延宕一直盘旋在每篇结尾之后,书写暧昧未决的状态,而那些动作和对话一直在邀请读者去推敲情感最细微的变化和矛盾。
评分重读《长冬》依旧被狠狠触动,一条线索是父子对母亲近乎隐形的依赖在失去后才察觉,这是多少代女性的命运,另一条是在缺失与离开中生活的重建,在某个尖锐时刻(野猪狩猎那段写的动人心魄)接受残酷的现实,推着我们跨过漫漫长冬。其他篇目也很惊艳,多年后重逢儿子在台下看母亲唱完《一首歌》后不动声色地逃离;母亲开车载抑郁症儿子出院回家,《路上》充满隔阂的对话和回忆交错进行;《暑期工作》的题目特别准确残忍,从祖孙二人的感情变化追问发自内心的爱与陪伴是怎么一步步变成”我付出已经足够多了”的冷漠疏离;《家中的神父》儿子审判前与母亲相见的一幕充盈着无关法律与道德的纯粹情感,随着儿子的离开母亲的伫立渐渐克制与抽离,写得太好。从各种细微的切片之中可以扩展出整个故事,托宾能用温柔细腻的笔调写出人情与生命里最复杂的百转千回。
评分我没有办法说,在看《长冬》的时候,我跟着主人公一起抬头,看秃鹫在哪里,既希望找到母亲的尸体,又想着也许没有死。我没办法说,在看《借口》的时候,主人公最后点起的火光,如何在主人公的脸上和我的心里,明明灭灭。我没办法说,在看《路上》的时候,后视镜里母亲和孩子两张没什么表情又各自不同的脸,像是情感的压缩饼干,随着汽车的行驶,摇摇晃晃。我更没法说,这些故事初读还好,读完之后,只要一回想,心里就多一层复杂感受。我很喜欢这本小说集,尤其喜欢压轴的《长冬》,非常推荐,看的时候,感觉自己也置身在雪地之中,伴随着鞋子踩进雪地时嘎吱嘎吱的声音。
评分重读《长冬》依旧被狠狠触动,一条线索是父子对母亲近乎隐形的依赖在失去后才察觉,这是多少代女性的命运,另一条是在缺失与离开中生活的重建,在某个尖锐时刻(野猪狩猎那段写的动人心魄)接受残酷的现实,推着我们跨过漫漫长冬。其他篇目也很惊艳,多年后重逢儿子在台下看母亲唱完《一首歌》后不动声色地逃离;母亲开车载抑郁症儿子出院回家,《路上》充满隔阂的对话和回忆交错进行;《暑期工作》的题目特别准确残忍,从祖孙二人的感情变化追问发自内心的爱与陪伴是怎么一步步变成”我付出已经足够多了”的冷漠疏离;《家中的神父》儿子审判前与母亲相见的一幕充盈着无关法律与道德的纯粹情感,随着儿子的离开母亲的伫立渐渐克制与抽离,写得太好。从各种细微的切片之中可以扩展出整个故事,托宾能用温柔细腻的笔调写出人情与生命里最复杂的百转千回。
评分托宾真是写细腻情感的大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