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學科知識史

什麼是學科知識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章清
出品人:
頁數:392
译者:
出版時間:2024-4
價格:69.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108077707
叢書系列:樂道文庫
圖書標籤:
  • 學科史
  • 知識史
  • 科學史
  • 思想史
  • 學術史
  • 教育史
  • 曆史學
  • 哲學
  • 文化史
  • 知識考古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學科知識的“援西入中”,奠定瞭近代中國曆史的基調。這涵蓋知識的“傳播”與“接引”兩類相互聯係的問題,前者牽涉“西學”(“東學”)傳入中國的基本路徑及譯介的相關著述,後者則關乎“分科知識”成長的製度和社會環境。通過展示中國學科知識成長關聯的從學科術語到學科史書寫等不同的麵相,以及所關涉的基本史實與相關史料,本書簡要說明瞭如何在中國開展“學科知識史”的研究。

著者簡介

章清,復旦大學曆史學係教授,文史研究院院長。主要代錶作有《會通中西——近代中國知識轉型的基調及其變奏》(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2019年版)、《清季民國時期的“思想界”》(上下,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2014年版)、《學術與社會——近代中國“社會重心”的轉移與讀書人新的角色》(上海人民齣版社2012年)、《“鬍適派學人群”與現代中國自由主義》(上海古籍齣版社2004年,上海三聯書店2015年修訂版)等。

圖書目錄


引論 中國近代學科知識的成長:問題與視野
一、問題的辨析
二、“未完成性”:成長中的學科知識
三、中國視野:本土因素的作用
第一章 西學、東學、新學:知識傳播的路徑與變奏
一、“西學”傳播:選擇與迎閤?
二 、“東學”:日本因素的影響
三、“新學”:“普遍性”與“現代性”
第二章 新知與新語:各學科專門術語的譯介
一、理解新知識:催生學科術語的基本因素
二、新型政治治理方式主導的“政治話語”
三、“文明”觀念影響下的學科術語
四、迴歸“知識”後的持續論辯
第三章 學科的製度化(一):以分科為基礎的分層教育的確立
一、變革科舉、推廣學校
二、“中學”“西學”紛爭下分級分科教育的推進
三、“普及”與“提高”:“國傢政權建設”主導下的各級教育
第四章 學科的製度化(二):研究機構的建立和發展
一、“國傢政權建設”與教育學術
二、如何使學術教育成為建國的力量
三、學科規劃之“國際化”與“本土化”
第五章 學科知識走嚮公眾:知識傳播的媒介
一、“有一學即有一報”
二、白話報章與知識的“演義”
三、以聲音、圖像為媒介的知識傳播
第六章 重塑過去:“學科史”的書寫
一、“他學”催生的“新史學”
二、“專史”:新的曆史書寫樣式
三、“有”還是“無”:“學科史”書寫的難局
結語 “學歸於一”:近代中國學科知識成長的意義
一、立足於中西古今的視野
二、確立“整體性”的觀念
三、守護“曆史的維度”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感覺是從概念史的角度入手研究清末民初的學科知識史,概念發展沿革論述有餘,史學理論體係建設以及史學研究方法論析齣不足。

评分

作者從知識的引入與接受、學科的成長與分立入手,獨在古今中外東西新舊下確立“學科知識”的研究主題,通過考察知識傳播的國際路徑、知識落地接受的媒介、體製性學術成為學科的憑藉,把握學科知識的形成過程。注意雙嚮互動,每每把握問題,都不是單嚮度的一邊倒,在考察新名詞的生産時還注意“舊派”抗拒新名詞背後的取嚮。文本、譯詞和製度,強調這三點接近於國內概念史的取嚮,作者通過闡述從“學”到“學科知識”的過程,避免瞭零碎概念的堆砌和同質。好的曆史研究是對本質主義論斷的剖析、追問和解構,還原人們將對象本質化認知的本相與過程,比如“本土”。順著作者使用的材料(辭典匯編),可以用在自己關心的具體知識上。不太滿意的是,作者不曾解釋,何以在“學科”形成後新知識背景下成長的學人不曾懷疑嫁接的麯摺,相當自然地接受瞭以今度古。

评分

感覺是從概念史的角度入手研究清末民初的學科知識史,概念發展沿革論述有餘,史學理論體係建設以及史學研究方法論析齣不足。

评分

【樂道文庫上新!】學科知識的成長,無論中外,都是特定曆史時空的産物,西方分科知識的傳入隻是問題的一麵,什麼因素主導中國對此的接引,是值得重視的另一麵,並不存在單純的“知識移植”,需高度重視“本土的作用”或“傳統的發明”。

评分

【樂道文庫上新!】學科知識的成長,無論中外,都是特定曆史時空的産物,西方分科知識的傳入隻是問題的一麵,什麼因素主導中國對此的接引,是值得重視的另一麵,並不存在單純的“知識移植”,需高度重視“本土的作用”或“傳統的發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