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是什么让我们等不及看完一部电影?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用倍速观看视频。2小时的电影,如果觉得无聊,可以用1.5倍速;想提前知道情节发展,可以看剧透。
倍速播放的用户多为年轻人?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作品用台词表达一切?
“作品欣赏模式”与“信息收集模式”有何区别?
倍速视听的实质是“享乐主义”?
……
本书的调查发现的事实是——社会上存在着一种不得不这样做的迫切性。
【编辑推荐】
我们或许都注意到了这样的现象——
长视频网站开始提供倍速观看的服务,观众可以在短短几个小时之内迅速刷完几十集的剧集;
与长视频相比,今天的观众更青睐短视频带来的快感,“速看”类的剧透视频点击率尤其高;
影视创作者,越来越喜欢用说明性的台词或文字来表达一切;
社交平台上,随处可见情绪化的评论(比如只有三个字“看不懂”,没有举任何例证)……
——如果你也对这些现象感到违和,来读读本书吧!
作者原本在电影发行公司工作,对电影文化很有感情,他对“快进或倍速观看电影作品”的风潮感到愤懑;但是,通过反复采访,我们逐渐看到了“倍速视听”的人们的内在情况和外在环境所产生的“必然”。这本书不仅仅是单纯的社会现象报告,还细致地描绘了超高度信息化社会的现代世态。
[日]稻田丰史
1974年出生于爱知县。作家、编辑。
横滨国立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入职电影发行公司GAGA Corporation。之后在电影旬报社从事DVD行业杂志相关的工作,2013年辞职成为自由作家。
著有《美少女战士世代的社会论》《关于哆啦A梦:大雄系男子与藤子·F. 不二雄的时代》《我们的离婚》《“乌龙派出所”社会论:超一级的文化史料解读》等作品。
打开这本书之前,突发奇想按下了手机的秒表,读完是87分钟31秒57,按版权页上的数据,全书是138千字,我差不多每分钟读了1500字。对于我来说这差不多是读书的上限了,再快那就只能算是走马观花地翻书了。我也没计划在这本书花费更多的时间,吃过晚饭的两个小时,差不多了。 作...
评分在追求效率与“性时比”高度相关的当代社会,倍速播放确实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为高效的信息获取方式,但我依然会怀念以前那个不能使用倍速观看的时代,我们带着更纯粹的心去欣赏电影,观影的过程或许是一段更值得留存的记忆。 作者探讨了作品欣赏模式和信息收集模式之间的区别,...
评分这本书讲的碎,其实往好了讲这是细腻。现在的人可能看不上这么小的事情,认为不就是倍速播放么?有什么好大惊小怪么。但实际上倍速播放并不是小事情,和倍速播放相同样的事情还有电影解说和短视频等等。其一天占用我们的时间可能会有好几个小时,而这几个小时足以潜移默化的改...
评分“想在网上说好看是需要勇气的。”(P71) 有段时间我逛书店或者去书集,为了了解书的内容/书评怎样,通常都是开着豆瓣,看上面的评分。后来又觉得对书来说太不公平了,就又恢复了之前的盲选,于是发现好书的快乐回来了。 我会为了“好看”俩字,去看书评何尝不是为了剧透而看...
评分消费主义时代的浪潮席卷着每一个人,不单只限于年轻人。内卷的压力,朝不保夕的工作,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娱乐至上,倍速观看的消费方式,这其实是一种必然选择。 为什么要选择倍速播放? 1、比起欣赏剧集的价值,消费或放松才是主流 地铁上不乏开着倍速播放笑得前仰后合的人...
很有趣的观察。在中国的情形又稍微有点不同,注水剧的泛滥导致倍速播放和跳播是必然的。饭圈文化又加速了影视作品质量的下降,使得平台自己就提供了只看某演员cut的功能。关于习惯倍速播放的人处理信息的速度比较快这一点我有点疑问,如果是需要一定文化基础的信息呢?
评分面对作品,你是想和它共享时光,还是只想向它攫取信息?如果是后者,怎么快速有效怎么来,无可厚非。作者分析XYZ不同世代的人生活背景、心理需求的不同,揭示科技进步提供的多种选择形式也参与促成这种变化趋势。书中侧重谈影视剧的观看方式和心理,回想我自己的倍速快进行为,乃至现在极少看影视剧的原因,却是因为觉得不好看,有点弱智,“性时比”很低。放弃影视剧,回归书本,我也拥抱了电子书的倍速听书法。这本书给我的启示是,我也可以再慢下来,以“欣赏”的心态来面对真正的好作品带给我们的跌宕起伏。
评分重生文的逻辑原来是追求“性时比”,想要最快获得成功,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前拿到正确答案。这种倾向的另一个成因是“殖民主义心态”,这一点很有启发性。全文太啰嗦了,只是表层现象的罗列,而没有更深层次原因的挖掘,全文充斥着作者的主观抱怨。本书实在只适合倍速观看。
评分我作为一名忠实的纸质书爱好者,并不反感电子书和有声书,但是对那类“五分钟看完《战争与和平》”的解说视频是嗤之以鼻的。无论是剧集、电影还是小说对我来说都是某种创作形式的“作品”,而不是“信息”、“内容”。我一直觉得一部好的作品是能让观众or读者沉浸其中、与角色共情,仿佛体验了另一种人生的。「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通俗来说就是“后劲很大”。倍速播放只是在迅速采集信息,而不是欣赏一部作品,也是对作品本身的亵渎。
评分3倍速听了一半 写书的人思想得多老套 每个人时间都有限 现在作品水分太大 很多3倍速看的作品就是拿来打发时间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