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傳播學 社會學 社會理論 新媒體 哲學 文化研究 文化理論 拉什著作集
发表于2025-04-06
信息批判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信息批判》的核心問題是:在一個沒有什麼時間去反思的年代裏,批判理論的未來是什麼?麵對信息社會中信息的速度和瞬息即逝,信息批判真的有可能嗎?《信息批判》前半部分說明全球信息秩序即將取代舊式的國傢製造業社會。後半部分,針對無處不在的全球通信流將摧毀批判反思所必需的單獨空間這一現象,作者聚焦於批判和批判理論問題,集中討論“我們當如何重構批判理論以掌握此一信息秩序”。
作者簡介
斯各特•拉什(Scott Lash),倫敦大學哥爾斯密學院社會學教授,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他的著作有《組織化資本主義的終結》(與厄裏閤作,l987)、《後現代主義社會學》(1990)、《現代性和身份》(閤編,1992)、《全球性現代性》(閤編,1995)、《時間與價值》(閤編,l998)、《另一種現代性,另一種理性》(1999)等。
相信原著非一般的精彩,而此譯本則著實讓人生氣。定是拉來幾個研究生,每人攤派幾段再拼到一起,一些常識性的翻譯竟然會如此稀奇古怪。更不要說同一段落裏,同一個人名竟會齣現兩種譯法,唉。
評分英國POP批判與研究!
評分如今的信息大多都是以無組織的形式生存在於媒介之中,但就是因為這些信息具有一定的價值,盡管是非綫性的,但也值得去留存。
評分拉什在訪學的時候太忙瞭沒有看這本,現在看瞭,還是有點小驚訝他老人傢思路比上課清晰多瞭。。
評分此書呈現的觀點是批判理論應從“意識形態批判”轉嚮“信息批判”。在第一編中,拉什著重分析瞭信息的特質以及媒介形態的轉變。他認為,在新的信息社會裏扮演信息傳遞溝通角色的媒介,諸如電視、手機、網絡等信息技術,與傳統形態的“有靈韻的”媒介,如劇場、小說、詩歌或電影等相比,已不再以“再現”(re-presented)為本務。在第二編中,拉什梳理以往批判理論後發現,無論是德國的辯證法論者還是法國的後結構主義懷疑論者都預設瞭一個先驗的思想界域,都停留於意識形態批判的層麵上,這種二元思考模式非常適於國傢製造業時代。而在信息社會中,信息成為社會的本質,因此必須轉變批判視角,從日常生活齣發,拋棄瞭先驗的思考模式,指齣如果批判的本質是“思考”,信息批判的思考倫理不是意義的提示或解讀,而是意義的操作或補充。
感觉还行。对我的课题有些启发。其实,就这一部分而言,可以引用信息化导致的工作场deskilling相关文献以及ICT方面的实证研究,说服力会更强。“信息”是一个日常生活中被滥用的词,与“信息论”和“信息社会”的本意相去甚远。对于传播学者,这方面比较陌生,是不错的参考书。...
評分从二十世纪末始,一个汇集传媒、通讯、信息科技的新形态社会逐渐形成,激发了众多学者对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的传播、沟通的想象或反思。二十一世纪以来,一系列学术著作的引进出版,曼纽尔•卡斯特尔的网络社会理论、约翰•奈斯比特的信息社会理论以及尼葛洛庞帝的数...
評分从二十世纪末始,一个汇集传媒、通讯、信息科技的新形态社会逐渐形成,激发了众多学者对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的传播、沟通的想象或反思。二十一世纪以来,一系列学术著作的引进出版,曼纽尔•卡斯特尔的网络社会理论、约翰•奈斯比特的信息社会理论以及尼葛洛庞帝的数...
評分感觉还行。对我的课题有些启发。其实,就这一部分而言,可以引用信息化导致的工作场deskilling相关文献以及ICT方面的实证研究,说服力会更强。“信息”是一个日常生活中被滥用的词,与“信息论”和“信息社会”的本意相去甚远。对于传播学者,这方面比较陌生,是不错的参考书。...
評分从二十世纪末始,一个汇集传媒、通讯、信息科技的新形态社会逐渐形成,激发了众多学者对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的传播、沟通的想象或反思。二十一世纪以来,一系列学术著作的引进出版,曼纽尔•卡斯特尔的网络社会理论、约翰•奈斯比特的信息社会理论以及尼葛洛庞帝的数...
信息批判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