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晚期的政治體製與政治文化

北宋晚期的政治體製與政治文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方誠峰
出品人:
頁數:410
译者:
出版時間:2023-7
價格:90.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1342565
叢書系列:博雅史學論叢·中國史係列
圖書標籤:
  • 北宋
  • 政治史
  • 政治體製
  • 政治文化
  • 宋史
  • 曆史學
  • 中世紀史
  • 製度史
  • 文化史
  • 社會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的研究對象是北宋哲宗、徽宗朝(1085—1125)的政治史。為避免將政治史簡化為政治鬥爭史,本書從政治體製與政治文化入手,重新梳理瞭北宋晚期紛繁復雜的政治演變過程,進而試圖理解中國古代王朝政治的特質。首先,全書始終圍繞宋代“士大夫政治”這一大主題,說明其多層次的理想在北宋後期政治實踐中逐漸異化的過程,而前人多所強調的黨爭、腐敗等北宋晚期的政治睏境,就是這一異化的副産品。其次,本書從技術與觀念的層麵,說明瞭帝製政治在北宋晚期展現的彈性與多元性,而非某種固定的趨勢,這也是為瞭跳齣泛論君權強弱大小的思路,尋找理解王朝體製的新方式。本次再版,除訂正初版疏誤、補充若乾新論證,還新增一篇附錄,對近年來宋代政治史研究取徑進行瞭總結。

著者簡介

方誠峰,1980年生,浙江淳安人,北京大學曆史學博士,現任清華大學曆史係副教授。代錶論文為《“文字”的意義》和《祥瑞與北宋徽宗朝的政治文化》。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元祐政治路綫的確立
第二章 元祐政治的展開與危機
第三章 哲宗親政與政治文化的嬗變
第四章 徽宗朝的權力結構
第五章 徽宗朝的“應奉”
第六章 道教、禮樂、祥瑞與徽宗朝的政治文化
全書結語
附錄一 關於曹氏、高氏反對新法幾條材料的辨析
附錄二 試析宋代政治史研究諸軌跡
參考文獻
二版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本书突破了传统的党争叙事线索,从政治文化的角度重新串联起北宋哲宗、徽宗时期这一“后变革时代”。 北宋晚期政治粗略可以分为三段:元祐更化时期、哲宗亲政时期和徽宗在位时期。虽然三个时期的政治路线、政治特点大相径庭,但是这背后是一套完整、连贯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  

評分

北宋政坛自庆历新政失败以后即陷入沉寂,仁宗晚年更是按部就班,执事之臣多行懒政。直至神宗即位,起用王安石实施变法,政坛为之大振,而熙丰新法在施行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遭到强烈抵制,犹以司马光反对最甚:他赞赏神宗是有为之君,但君主须任用贤人,而王安石非贤人。神宗...

評分

看到便随手标注,未必全。 页163倒数第二行:“无法反应”的“应”当为“映”。 页187第二行:“常被省城”的“城”当为“成”。 页192第一段引文第一行“以入内内侍”似多出一个“内”字。 页270第二行:“皆‘皆螭纽五盘’”多一“皆”字。 页281倒数第五到倒数第四行:“并...  

評分

帝制政体与道德政治形成的巨大张力,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这两者并不总是处于矛盾之中。通过长期接触磨合,帝制必须通过道德政治获得统治合法性,道德政治也必须通过帝制来获得政治实践的机会。而两者的交汇点,就在于皇帝。可是皇帝不仅是一个政治符号,更是一位具有自我意...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