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艾伦·莱特曼(Alan Lightman) 著
理论物理学家,诗人,小说家,散文家。
麻省理工学院人文学教授,跨科学与文学任职的开先河者。
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学士,加州理工学院理论物理学博士,康奈尔大学天体物理学博士后;先后任职哈佛大学天文学助理教授、哈佛-史密松森天体物理中心研究科学家、麻省理工学院科学与写作教授与物理学高级讲师。
小说《爱因斯坦的梦》被翻译为30余种语言,衍生出50多部戏剧和音乐作品。另著有《g先生:关于宇宙创造的小说》《诊断》《双人舞:艾伦·莱特曼科学散文选》等。作品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
李磊 译
青年译者。译有《叙事的胜利》《对民主之恨》《向您告知,明天我们一家就要被杀》《金斯伯格访谈录》,以及《幸福散论》《人生的知会》《猫咪秘史》等。
一个夏天的夜晚,莱特曼在海中小船里凝望繁星,瞬间被一种压倒一切的感觉征服:自身融合于伟大而永恒的统一。
“人类存在复杂性”的探索之路由此展开——从圣奥古斯丁的绝对真理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从对恒星神圣和永恒的信仰到对死亡的觉悟,从原子的统一性到亚原子粒子的多重性,以及多重宇宙......莱特曼在科学思辨中追寻:
我们是理想主义者,也是现实主义者;我们是梦想家,也是建设者;我们是体验者,也是实验者;我们渴望确定性,但却充满了《蒙娜丽莎》和《易经》般的模糊性。
·
在这个科学时代中,《岛上寻星》如舒缓身心的冥想一般,品味、理解心灵对意义、真理的不朽追求。
梁文道、蔡康永盛赞的理论物理学家,科学家中的桂冠诗人莱特曼,用诗意笔触,轻松传达出物理学和哲学中的复杂概念;思辨人类自身对“绝对”、确定性、永恒性等的渴望,探讨科学与信仰的平衡之道;讲述世界万物之起源与演变,探求已知与未知世界的边际。
“我觉得自己不仅与群星相通,也连接了自然万物和整个宇宙。我感觉自己和某个远大于我的东西融为了一体,这是一种壮阔而永恒的统一,一种绝对之物的征象。”物理学家艾伦·莱特曼曾在缅因州的一个小岛上消夏,某个夏夜,看着星空,他泛舟平静海面面,遥望漆黑的夜空,“发现自...
评分这些年,读过一些科学家写的科普书,让我很深刻地认识到,他们并不是一群冷冰冰的科学怪人,不是一群完全理性毫不感性的人。他们对物质世界的感知有时候跟文学家艺术家一样细腻,他们在人文、宗教、哲学、历史方面,往往也有很深的认知和思考。 这本书分类为科普和文学,但在我...
评分《岛上寻星》,记录的是作者在鲁特琴岛生活期间的思考,有关相对和绝对,有关物质和原子,有关真理、法则和教条,有关起源和死亡,有关无穷无尽的宇宙…阅读的过程中,跟随着作者一起,进行了很多哲学和科学的思考。 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生命起源、对宇宙的追寻。从神话、宗教...
评分“在海上遥望漆黑的夜空,这体验神秘无比。不消几分钟,我的世界便融入了星光灿烂的苍穹。船消失了,我的身体也消失了。我发现自己坠入了无限之境,一种我从未体会过的感觉涌上心头。” 现代人已经很少有着如此静谧的机会,也很少有如此沉浸于自己内心世界思考的机会。但古人就...
评分科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宗教。晚年的牛顿笃信上帝,似乎预示了后世的科学家穷尽一生都要回归信仰的原点。看似是回到了人类最初对神的崇拜,但本质上却完全不同。这就好比“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三个阶段,怎能说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相同呢? 与其说这是一...
这本书也在告诉我们一件事:不要过于执着,这个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但是不要试图去证明什么,因为找不到答案。
评分诗意地栖居
评分一个我有生之年都无法找到答案的问题,却在这本书里得到了些许宽慰。最终我们也许都会有自己的鲁特琴岛,看见属于自己的星。也会拥有自己的“普纽玛”,也许是这阵风,也许是这一次的,星空下的呼吸。
评分这本书也在告诉我们一件事:不要过于执着,这个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但是不要试图去证明什么,因为找不到答案。
评分一个我有生之年都无法找到答案的问题,却在这本书里得到了些许宽慰。最终我们也许都会有自己的鲁特琴岛,看见属于自己的星。也会拥有自己的“普纽玛”,也许是这阵风,也许是这一次的,星空下的呼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