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王之怒

龙王之怒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英]陈学仁
出品人:光启书局
页数:376
译者:耿金
出版时间:2023-4-30
价格:98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5219722
丛书系列:人与环境
图书标签:
  • 奇幻
  • 冒险
  • 龙族
  • 魔法
  • 史诗
  • 战斗
  • 复仇
  • 权力
  • 命运
  • 英雄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除了九一八事变,1931年的中国还经历了另一场灾难——长江水灾。武汉三镇首当其冲,竟成一片汪洋,各方反应交织出水灾来袭下的历史众生相:疲于应对的国民政府,接踵而至的日本入侵,难民营地与水上交通,饥荒与血吸虫病,甚至谣言开始流传,这是行云布雨的龙王在现身报复……

本书再现这场不应被遗忘的灾害,尤其提出“致灾机制”理念,指向更全面的灾害认知——构成灾害的,不仅仅是洪水等自然风险,还包括洪水前后人类的认知与应对;“致灾机制”不会消失,而是随时代变化而重新调整,如同龙王喜怒的交替再现。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以洪水为研究对象的环境史著作,具体描述了中国1931年长江洪水对江淮地区,通过史料挖掘与铺陈,一方面解释了洪水对当地带来的生态和经济影响,另一方面讲述了人们对洪水的应对。本书试图以这场洪水为出发点,考察中国自古以来长江流域发生洪水的历史脉络、人与洪水关系的变化、人们对抗和引导洪水的活动,进而探究近代以来中国多发灾害的历史成因,回顾中国对灾害认知的不断加深,从而丰富对灾害历史研究的理解。

媒体评论

本书在中国河流环境史的诸多佳作中是独特的,将水文学、农业、地方、政治,尤其是宇宙论与信仰等多个维度纳入了作者提出的“致灾机制”理念。这是一个富有创见的思路,有助于指引越发重要的灾害研究领域。

杜赞奇,汉学家,杜克大学历史学教授

本书近乎完美地呈现了环境史学者对历史撰述的期许。长江、洪水、土地、动植物、微生物与人类个体的身体、情感,城市的景观与文化嬗变,政府的自大、民间的知识、专家的考量密切交织,彼此作用;其中没有任何一种力量是静止的、被动的,它们被巧妙地嵌入行星地球的历史当中,迫使人们反思灾难的蕴意以及现代城市构筑的生态系统与安全想象。

侯深,环境史学者,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作者简介

作者

陈学仁,英文原名克里斯·考特尼,英国杜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在曼彻斯特大学获博士学位,在剑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等多所高校及机构进行学术访问,研究方向为中国环境史、城市史。

目录信息

致中文版读者
致 谢
引 言
灾害的本质
致灾机制
1931年洪水的六个历史画面
第一章 长江
第二章 洪水脉冲
第三章 龙王
第四章 灾感
第五章 灾害专家
第六章 流民
结 语
附 录
参考文献
索 引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希望我们不用再被迫乞求龙王的保护。

评分

希望我们不用再被迫乞求龙王的保护。

评分

非常好,作者自己用中文写的序简明扼要地指出了主旨问题,第一这场波及千万人的滔天洪水并没有被刻意遗忘,但最终因为跟近现代史叙述框架不沾边还是淡出了历史记忆场;第二,社会救灾叙述往往聚焦于援助,而忽视了水灾难民之所以存活(暂时想不到其他词)更多地仰赖自救。一下子想到了很多

评分

非常好,作者自己用中文写的序简明扼要地指出了主旨问题,第一这场波及千万人的滔天洪水并没有被刻意遗忘,但最终因为跟近现代史叙述框架不沾边还是淡出了历史记忆场;第二,社会救灾叙述往往聚焦于援助,而忽视了水灾难民之所以存活(暂时想不到其他词)更多地仰赖自救。一下子想到了很多

评分

非常好,作者自己用中文写的序简明扼要地指出了主旨问题,第一这场波及千万人的滔天洪水并没有被刻意遗忘,但最终因为跟近现代史叙述框架不沾边还是淡出了历史记忆场;第二,社会救灾叙述往往聚焦于援助,而忽视了水灾难民之所以存活(暂时想不到其他词)更多地仰赖自救。一下子想到了很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