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奈到曼哈顿

从马奈到曼哈顿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英]彼得·沃森
出品人:
页数:571
译者:刘康宁
出版时间:2023-8
价格:7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73693
丛书系列:新知文库(新版)
图书标签:
  • 艺术史
  • 印象派
  • 现代艺术
  • 美国艺术
  • 绘画
  • 文化
  • 艺术评论
  • 马奈
  • 曼哈顿
  • 艺术之旅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马奈和曼哈顿,是印象派绘画的先驱和美术馆画廊林立的艺术中心,是19世纪的欧洲和20世纪的现代世界,是艺术家及其作品和引领潮流的艺术市场。

从马奈到曼哈顿,是从一个时空到另一个时空,二者以艺术为媒介遥遥关联,勾画出一幅关于世界艺术市场的图景,被时光晕染,渐至缤纷繁茂。

成就那些伟大作品之伟大的,是“马奈”,亦是“曼哈顿”。

--

本书通过丰富翔实的材料,对1882年至20世纪90年代间艺术市场的发展历史进行了细致详尽的梳理和生动的讲述,对不同年代艺术和商业、美与金钱的关系做了深入透彻的分析,并极富创见地解答了如下问题:人们关于艺术的审美判断是源自他们的本心吗,还是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操控大众的审美取向?艺术品拍卖是艺术品味的体现吗,抑或只是纯粹的商业行为?艺术的自然之美和它作为商业概念的美是各美其美的吗,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兼而有之?艺术市场是如何影响艺术家创作方向以及大众艺术品味的?艺术市场的经济活动与普通经济活动有什么不同之处?艺术品的价值是由其作为商品的价格决定,还是由它的艺术品质决定?

作者简介

彼得•沃森(Peter Watson),生于1943年,先后担任《今日种族》《新社会》等多家杂志的主编和副主编,《泰晤士报》《纽约时报》等多家报刊的记者和撰稿人。1983年成为国际艺术代理商,多次揭发轰动世界的艺术界丑闻,曾亲自追踪查访大量窃取欧洲古艺术宝藏的犯罪团伙;1997年起任剑桥大学麦克唐纳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其著述颇丰,代表作有《德国天才》《20世纪思想史》《大分离:旧大陆与新大陆的历史与人性》《卡拉瓦乔的阴谋》等。

目录信息

作者的话
前言 作为一种商业概念的美
第 1章 拍卖《加谢医生的肖像》
第一部分 1882年至 1929年:后“拉斐尔前派”
第 2章“令人头疼的话题……拍卖行业的毁灭性趋势”
第 3章 特许拍卖人、蜡烛拍卖会和科尔纳吉先生的招待会:早期的艺术市场
第 4章 黄金时代的巴黎:马奈和现代主义的诞生
第 5章 绘画一条街:拉菲特街和最早的印象派经纪人
第 6章 巴比松画派的繁荣:100年前的品位与价格
第 7章 西格弗里德•宾、默里•马克斯和他们的东方朋友们
第 8章 遗孀们
第 9章 迪韦纳、迪瓦内、杜维恩
第 10章 夸里奇、霍和书籍之花
第 11章 沃拉尔的巴黎,卡西雷尔的德国
第 12章 苏富比的第一幅早期大师作品
第 13章“291”和“军械库艺术展”
第 14章 1万英镑大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品位与价格
第 15章 战争和少校
第 16章 坎魏勒事件
第 17章 巴黎诸王朝
第 18章 对肖像画的崇拜:股市大崩盘前夕的品位与价格
第二部分 1930年到 1956年:不友善的树敌艺术
第 19章 大崩盘
第 20章 龃龉
第 21章 数学家与杀人犯
第 22章 大凋零: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品位与价格
第 23章 战争与元帅
第 24章 彼得•威尔逊之西望
第 25章 上海—香港到苏伊士运河
第三部分 1957年至今:印象主义,日出
第 26章 毕加索的生意和莱奥•卡斯泰利的顿悟
第 27章 苏富比对阵佳士得
第 28章 200万英镑大关
第 29章 曼哈顿新的绘画一条街
第 30章 瓷器和退休金
第 31章 彼得•威尔逊的巅峰
第 32章 苏富比的衰落和艾尔弗雷德•陶布曼的崛起
第 33章 新的苏富比和新的收藏家
第 34章 日本人对“目玉”的热爱
第 35章 凡•高等人和“金余现象”
第 36章 毕加索股份有限公司和银座的画廊
第 37章 起跑犯规?当代艺术市场
第 38章 享乐的价格:作为投资的艺术
第 39章 从曼哈顿到玛莱区:欧洲的复兴
第 40章 极致:十亿美元级的狂欢
第 41章 虎头蛇尾:“理财”的艺术
后记 后“加谢”世界
附录A 艺术品价格的世界纪录(以及它们换算到现在的价格)
附录 B 历史上画作的真正价格:将过去的价格转为当今价格的指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作者是英国人,他详尽地描述他所亲身经历的与艺术市场有关的人和事。作为一直呆在国内的中国人,我们只能干瞪眼。了解与学习了他的圈子后,我们的目的是要作用于中国,建立我们自己的圈子~

评分

作者是英国人,他详尽地描述他所亲身经历的与艺术市场有关的人和事。作为一直呆在国内的中国人,我们只能干瞪眼。了解与学习了他的圈子后,我们的目的是要作用于中国,建立我们自己的圈子~

评分

作者是英国人,他详尽地描述他所亲身经历的与艺术市场有关的人和事。作为一直呆在国内的中国人,我们只能干瞪眼。了解与学习了他的圈子后,我们的目的是要作用于中国,建立我们自己的圈子~

评分

作者是英国人,他详尽地描述他所亲身经历的与艺术市场有关的人和事。作为一直呆在国内的中国人,我们只能干瞪眼。了解与学习了他的圈子后,我们的目的是要作用于中国,建立我们自己的圈子~

评分

作者是英国人,他详尽地描述他所亲身经历的与艺术市场有关的人和事。作为一直呆在国内的中国人,我们只能干瞪眼。了解与学习了他的圈子后,我们的目的是要作用于中国,建立我们自己的圈子~

用户评价

评分

梵高的画卖到8250万美金?拍卖行究竟“何德何能”? 画家、欧洲旧贵族及其后人、拍卖行老板、投机商人、艺术品经纪人、画廊所有者在书中轮番登场。 100多年来,他们持续活跃,让艺术品成为“商业概念的美”。

评分

梵高的画卖到8250万美金?拍卖行究竟“何德何能”? 画家、欧洲旧贵族及其后人、拍卖行老板、投机商人、艺术品经纪人、画廊所有者在书中轮番登场。 100多年来,他们持续活跃,让艺术品成为“商业概念的美”。

评分

梵高的画卖到8250万美金?拍卖行究竟“何德何能”? 画家、欧洲旧贵族及其后人、拍卖行老板、投机商人、艺术品经纪人、画廊所有者在书中轮番登场。 100多年来,他们持续活跃,让艺术品成为“商业概念的美”。

评分

梵高的画卖到8250万美金?拍卖行究竟“何德何能”? 画家、欧洲旧贵族及其后人、拍卖行老板、投机商人、艺术品经纪人、画廊所有者在书中轮番登场。 100多年来,他们持续活跃,让艺术品成为“商业概念的美”。

评分

梵高的画卖到8250万美金?拍卖行究竟“何德何能”? 画家、欧洲旧贵族及其后人、拍卖行老板、投机商人、艺术品经纪人、画廊所有者在书中轮番登场。 100多年来,他们持续活跃,让艺术品成为“商业概念的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