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航:近世中国的儿童与童年

慈航:近世中国的儿童与童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熊秉真
出品人:上海贝贝特
页数:284
译者:周慧梅
出版时间:2022-10
价格:98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59848239
丛书系列:新儿童研究文库
图书标签:
  • 儿童研究
  • 童年史
  • 中国近现代史
  • 社会文化史
  • 家庭史
  • 教育史
  • 慈航
  • 历史人类学
  • 性别研究
  • 情感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熊秉真教授于2005年在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文著作A Tender Voyage:Children and Childhood in Late Imperial China在国内的首部中译本,对宋代以降中国传统社会的儿童(从出生到七八岁)和童年做了大量史料性的研究,以再现近世中国的幼童生活以及成人的育儿生活。主体分为三编八章,辅以46幅精美的中国古代反映儿童养育和生活的插图,从婴幼儿的养育、医疗、心理情感、社会生活、儿童与家庭的关系等多角度展现中国历史进程中,尤其是宋代以来中国对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定义与关照,从中折射出近世中国在社会关系、思想观念、文明发展、文化形态等方面的发展与转变,同时展现了儿童的成长、发展与家庭、社会环境的关系,以及儿童成长的普遍规律。本书对儿童教育工作者,儿童史研究者,传统中国社会、家庭、性别研究者等都具有学术研究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熊秉真,加州大学国际哲学及人文科学理事会教席、杭州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研究领域包括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史、近世儿童史、中西性别研究、中国医疗文化史。代表著作有《童年忆往:中国孩子的历史》《幼医与幼蒙:近世中国社会的绵延之道》《慈航:近世中国的儿童与童年》等。

目录信息

目 录
导言 传统中国的儿童与童年/1
第一编 身体状况/29
第一章 对儿童的诊治/30
一、幼科医学/32
二、专门知识的普及/35
三、幼科医学的专业化/37
四、政府的作用/40
五、儒士的参与/43
六、结论/44
第二章 新生儿照护/46
一、文献和主要趋势/48
二、新生儿护理程序/50
三、脐风和断脐法/52
四、新生儿身体清洁活动/57
五、新生儿急救/63
六、专业知识的普及/66
七、历史影响/68
八、结论/69
第三章 哺乳和哺育/70
一、传统的哺乳法/72
二、哺育与婴儿喂养中存在的问题/84
三、医案中的例证/87
四、普通观察/90
五、结论/92
第二编 社会生活/93
第四章 养育方式/94
一、传统幼教模式/97
二、母哺父教/98
三、学习指导/100
四、父亲的职责/103
五、共育子女/104
六、“读书种子”与一般男童/108
七、结论/115
第五章 情感建构/117
一、模范母亲/120
二、寡母/123
三、母亲的双重角色/126
四、苦难的母亲与她身负重任的儿子/130
五、母亲的声音/130
六、儿子心目中的母亲/131
七、怀念母亲/135
八、结论/139
第六章 情感世界/140
一、参与照料的成人/141
二、祖辈、姑姨及佣仆/142
三、“母亲”集会/143
四、父亲的行踪/146
五、死亡的震撼/148
六、丧亲之痛/151
七、成长中的苦乐/153
八、结论/161
第三编 多样性/163
第七章 女童期/164
一、女童期的界定/165
二、女童的养育/167
三、日常供给/173
四、转变和逃离/184
五、结论/196
第八章 概念与现实/199
一、规范性观点/200
二、成人的憧憬/201
三、好孩子/203
四、寻觅近世历史上的儿童和童年/204
五、互动的世界/205
六、生命的循环/213
七、儿童的视角/216
八、儿童的声音/219
九、结论/227
结语/229
参考文献/239
索引/259
译者的话/265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慈航》一书,由熊秉真教授用英文撰写,周慧梅教授翻译,是一本学术性与可读性共具的儿童史著作。在阅读过程中,见本书的时间维度横跨数个世纪,所用史料广博,且涉及生物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交互,足可见熊秉真教授的深厚的学术功底;又见题目“慈航”,文章内容“聆寂观虚...  

评分

熊秉真教授的《慈航》英文版A Tender Voyage:Children and Childhood in Late Imperial China,于2005年在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但十几年来一直没有被译为中文。现由周慧梅教授译成之中文版本,用词精准,语言优美,读来十分顺畅。反复读之,感到这部译作与熊秉真教授著《童...

评分

熊秉真教授的《慈航》英文版A Tender Voyage:Children and Childhood in Late Imperial China,于2005年在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但十几年来一直没有被译为中文。现由周慧梅教授译成之中文版本,用词精准,语言优美,读来十分顺畅。反复读之,感到这部译作与熊秉真教授著《童...

评分

熊秉真教授的《慈航》英文版A Tender Voyage:Children and Childhood in Late Imperial China,于2005年在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但十几年来一直没有被译为中文。现由周慧梅教授译成之中文版本,用词精准,语言优美,读来十分顺畅。反复读之,感到这部译作与熊秉真教授著《童...

评分

《慈航:近世中国的儿童与童年》,这本书披露了童年与儿童的天地,大抵源于近世中国。作者创造性地指出中国传统里关于儿童概念在三个层次上的意义:生理学层面(人类生命的最早阶段)、社会学层面(家庭中处于小辈的地位)和哲学抽象层面(纯真无邪),并将这三个层面作为本书...  

用户评价

评分

一直都认为童年是人的一生中很重要的阶段,童年的经历和感受可能会泛化到整个人生历程中。通过对近世中国儿童和童年的“身体状况”“社会生活”及“多样性”的了解,我的思维变得更加开阔,也原谅了很多事情。慈航——人本身就是脆弱的,需要慈悲的菩萨不断的指导和怜悯。这本书仿佛让我重新拥抱了童年的自己,并对她说一声“小孩子,你已经很棒了,要继续加油”。另外本书涉及大量古文,涉及到二次翻译的问题,通过参考文献也可看出译者周老师的不易,谢谢熊秉真教授和周慧梅教授!

评分

儿童的生活和童年的经历,在《慈航:近世中国的儿童与童年》 这本书里被投射成一趟关于中国历史的温柔航程。

评分

近世中国存在着大量儿童的资料,从知识考古学中的价值来看,不仅记录了儿童健康状况、家庭纽带、也关系着社会的历史发展。

评分

本书将童年作为一个出发点,以童年的角度观察中国人的童年观。关于中国儿童近世生活的历史研究,也反映出个体家庭、社会经济等全方面发展图景,可以说,是作者给予中国历史的温柔观照

评分

《慈航》原著,挖掘梳理了大量珍稀档案年谱等,并辅以大量插图,生动再现了近世中国儿童养育与生活。周慧梅教授中译本表达准确有力,读来觉得很流畅,向感兴趣的朋友推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