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華爾街投機天纔的沉浮錄
1位華爾街“債券套利之父”,2位諾貝爾經濟學奬得主,1位前美聯儲副主席,多位哈弗大學、芝加哥大學、斯坦福大學教授,24位博士級頂尖套利交易員,這群華爾街頂尖的投機天纔,以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為平颱,共同演繹華爾街最扣人心弦的風險賭局和有史以來最受爭議的投資悲壯史。
一傢僅存活5年的基金管理公司,卻是迄今為止最有影響力的套利基金;一度是華爾街備受推崇的明星、爭相追逐、頂禮膜拜的對衝基金公司,最終卻引發瞭華爾街曆史上的一場災難;一群將多變的世界視為冷血賭局的投機天纔,一群有史以來智商密度最高的套利交易員,最終卻輸的一塌糊塗。
1994年,華爾街,一傢名為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對衝基金成立瞭。這傢基金是天纔的“夢之隊”;掌門人是被譽為能“點石成金”的華爾街“債券套利之父”的約翰•麥利威瑟;閤夥人包括以期權定價模型而榮膺1997年諾貝爾經濟學奬的羅伯特•默頓和馬爾隆•斯科爾斯以及前美國財政部長兼美聯儲副主席戴維•馬林斯等。
這樣一隻號稱“每平方英寸智商密度高於地球上任何地方”的夢之隊,在成立之初就毫不費力的說服80名創始投資者每人至少拿齣1000萬美元、這些投資者包括:前貝爾斯登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詹姆斯•凱恩;美林證券在當時也購買瞭其一大筆股份,用來齣售給自己的大客戶;瑞士聯閤銀行幾乎在一夜之間,就把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定位為其最大的投資對象……
在50個月之內,該基金的資本由最初的12.5億美元上升到48億美元,實現瞭約40%的年均迴報率和185%的總資本收益率。
然而,在1998年3~9月的短短6個月內,該基金卻整整虧掉50億美元,甚至在這年8月的一天之內就虧掉5.53億美元,最後瀕臨破産,連美聯儲都不得不齣麵召集由14傢大銀行組成的銀團對其救助。
《拯救華爾街》揭示投資市場上的成功以及隱藏在其背後的風險、傲慢與貪婪。作者將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崛起以及隕落一一道來,當天纔隕落,席捲華爾街的那一場災難,到底是誰之過?《拯救華爾街》講述的是一個有史以來最生動的資本市場案例,是一本足以讓投資者、基金管理者和監管當局深思的金融巨著。
美國金融界的“司馬遷”
羅傑•洛溫斯坦的主要經曆:
1989——1991年,在《華爾街日報》開闢《傾聽華爾街》股票專欄
1995——1997年,在《華爾街日報開設《價值本質》專欄
1997年至今,擔任smart money雜誌專欄作傢,同時擔任《紐約時報》、《新共和》等專欄主持。
暢銷書《巴菲特傳》作者、《華爾街日報》著名財經記者、權威專業媒體專欄主持
羅傑•洛溫斯坦在smart money雜誌工作期間,通過對長期管理公司幾位主要閤夥人與6傢主要參與救助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銀行高層人物的多次采訪,在一些著名經濟學傢幫助下,成功的創作瞭此書。該書當年一上市,便轟動全球。至今仍被投資者、基金管理者、金融監管當局奉為經典。
羅傑•洛溫斯坦有3個孩子,現居住於新澤西州西野市。
读《赌金者》一书,竟耗去了一个半月。为里面的几个关键点环节深深感慨。读一个真实的具体的案例,远胜于读十本理论书。又感到作者罗格•洛温斯坦那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打破沙煲纹到底的锲而不舍的精神,书里本着务求真实的精神,不妄加作者的主观臆想,而能把故事如同历史...
評分Lowenstein是典型的journalist的写作风格,讲一个故事,每逢一个人物出现就絮絮叨叨的要把这个人物的小学经历开始说一遍。看你喜不喜欢这个风格了,不大的一件事情,可以被他写的很长,而且都是成熟性质的话。我是无爱的。LTCM这个故事其实一篇长文就可以解决的,被他搞得非常...
評分索罗斯曾经说过,凡是人类构建的东西,都有着天然的巨大缺陷。尤其是金融市场,最易出现崩溃。这次美国次贷危机,给他的这一认识提供了最新的佐证,华尔街的最大清算银行贝尔斯登在两周内沦陷,当年每股数百美元的股价今天只能以2美元卖给了摩根,因为摩根认为他的净资产值...
評分 評分LTCM是上个世纪最后十年对冲基金的传奇,无论从规模还是知名度,都可以算是hedge fund上的王冠。其兴盛和衰败都给了后人无穷教益,之后学界也作出了不少关于Effective Market Hypothesis的诸多实证研究。 70年代这门学科刚刚兴起的时候,很朴素的认为影响市场的因素是近乎无...
本書詳細介紹瞭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興衰。作者的文筆非常的好,可以一口氣讀下來。讀完本書,對你理解次貸危機為什麼會這麼嚴重有一定的幫助,對金融公司的運作和相互之間的勾心鬥角也會有一定的瞭解。
评分麥利威瑟的團隊讓我想起瞭納粹黨衛軍。人類的文明曆史從來都是由優等種族和天纔推動的! 我將來的公司也要辦成這樣!
评分一幫在“壓路機麵前撿錢“聰明絕頂的狂人,他們的滅亡有著必然性,高杠杆是速死之道。
评分LTCM的問題在於:投資理念缺陷(有效市場、價格連續性)、高杠杆、風險控製不力,以及利令智昏地進入缺乏優勢的市場(部分為競爭、規模帶來的業績壓力所迫)。它的潰敗通過交易對手風險、追加保證金帶來的拋售,使危機蔓延至多個市場。監管真空和金融機構之間的惡性競爭都應承擔一定責任。可悲的是,沒有人對那些金融罪犯鞦後算賬,或許立法追究刑事責任是個不錯的選擇!
评分對LTCM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讀這本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