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机器

知识机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美)迈克尔·斯特雷文斯
出品人:鹦鹉螺
页数:313
译者:任烨
出版时间:2022-7-1
价格:78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2174338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人工智能
  • 机器学习
  • 知识图谱
  • 自然语言处理
  • 数据挖掘
  • 信息检索
  • 知识工程
  • 认知科学
  • 大数据
  • 算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知识机器》是继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1970)之后最重要的科哲成就。”

——刘闯(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

关注科学变革人类社会的强大力量

当代哲学家的深刻回顾与新思考

纽约大学教授、古根海姆奖得主迈克尔·斯特雷文斯新作

尹烨、江晓原、田涛、万维钢 倾情推荐

-

科学为什么如此强大?

科学为什么在人类历史上来得如此之晚?

是什么铁律在统治和支配着科学?

这本书要回答的,就是以上问题。作者回顾了科学诞生和发展的历史,对哲学家的思想及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提出了统治科学的“铁律”。在这本书中,他对两千年间多位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进行了栩栩如生的刻画,也用生动的笔触和形象的比喻带领读者走到许多个科学争辩的历史现场,还原了科学工作的真实面貌,呈现了一场细致入微的科学与思考的探索之旅。

斯特雷文斯将近现代科学称作“知识机器”,它是能够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变革的机器,能够不断创新并且具有实证性。通过对科学历程的梳理,斯特雷文斯向我们揭示,科学家绝非毫无偏见或者私心的完人,但在科学铁律的约束下,他们自发地把偏见与私欲排除在了科学实证研究的范围之外,在科学争论中,一切都按照游戏规则来。这正是《知识机器》中所揭示的,是解释的铁律造就了近现代科学,并令这一知识机器以如此大的能量持续改造人类社会及文明。

如今,面对全球气候问题、肆虐的流行病等种种问题,我们人类尤其需要来自知识机器的建议。对此,作者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重视和赞扬知识机器,给予它成长所需的自主权”。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迈克尔·斯特雷文斯(Michael Strevens)

当代著名科学哲学家,美国纽约大学哲学系教授。研究领域涉及科学本质探索的方方面面,诸如科学解释、复杂系统、概率、因果以及科学与社会的复杂联系等。2017年,获古根海姆基金会奖金,嘉奖他在科学与人文的历史性探索方面的杰出研究。

审校简介

刘闯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科学哲学与逻辑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学术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科学哲学、物理学哲学、分析哲学和科学史等。

目录信息

推荐序
引言 知识机器
第一部分 方法大辩论
第1章 发掘科学方法
第2章 人性的脆弱
第3章 科学本质上的主观性
第二部分 科学是如何运作的
第4章 解释的铁律
第5章 培根趋同
第6章 科学解释的原料
第7章 追求客观性
第8章 观察至上
第三部分 科学为什么如此迟来
第9章 科学的战略性非理性
第10章 与美的斗争
第11章 科学的出现
第四部分 今日的科学
第12章 建立科学思维
第13章 科学与人文主义
第14章 知识机器的维护与保养
致谢
新术语汇编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大多数都是幸运的,我们没有生活在危险和艰难的环境中。我们能够过上比皇帝还要舒适而有趣的生活,都是因为科学。 美国纽约大学哲学系教授迈克尔·斯特雷文斯(Michael Strevens)的《知识机器》是一本阐述科学为什么在人类社会来得如此晚、又为何如此具有改...

评分

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大多数都是幸运的,我们没有生活在危险和艰难的环境中。我们能够过上比皇帝还要舒适而有趣的生活,都是因为科学。 美国纽约大学哲学系教授迈克尔·斯特雷文斯(Michael Strevens)的《知识机器》是一本阐述科学为什么在人类社会来得如此晚、又为何如此具有改...

用户评价

评分

故事讲得好。

评分

感谢真理之光永远照耀,愿知识而非科学拯救我们。

评分

斯特雷文斯在对库恩的范式研究提出质疑后,指出造就近现代科学的四种创新来源于,其一所有科学家都认同一种解释力的概念。其二,公开的科学争论与个人的科学推理之间的区别。其三,科学争论(不同于推理)中对客观性的要求。其四,要求科学争论只诉诸经验性检验的结果(而不考虑哲学上的一致性、理论美等因素)。我们要建立在思想和语言上都以经验为基础的科学思维。这会让科学家更好地过上真实的生活,不管在个人层面还是在专业层面,不管是在私人领域还是在更广阔的世界中,都能实现自己的经验价值。它会使科学让所有人在物质和思想上都生活得更好。

评分

个人读到的内容是对科学知识的发展,理性和非理性都贡献了相应的价值,在铁律和戒律下,非理性的辩论、哲学的思辨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在科学发展史上不能忽略。保持纯洁、谦卑、克制和牺牲,是科学的本真所在,只有通过经验性检验才能形成结论。——通过看评论员的解析,发现理解正好相反,科学是非理性怪兽,因为铁律得以有约束的传播到全球;而文中的理性指的是传统的哲学、宗教文明和文化,科学是背离这些文明和文化,所以是非理性或反理性的。这个论点角度感觉有点牵强,保留个人意见,还是认为非理性的思考和结论为铁律论证提供方向,最后沉淀在理性的科学机器中,因为被证实或证伪,所以才会得以传播广泛、被公认。

评分

老东西车轱辘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