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登勃洛剋一傢》描寫的是呂貝剋望族布登勃洛剋傢族四代人從1835年到1877年間的興衰史。通過布登勃洛剋傢族在壟斷資産階級傢族的排擠、打擊下逐漸衰落的曆史描寫,詳細的揭示瞭資本主義的舊的刻意盤剝和新的掠奪兼並方式的激烈競爭和曆史成敗,成為德國19世紀後半期社會發展的藝術縮影。但因作者受叔本華、尼采哲學思想的影響,小說對帝國主義勢力持無能為力的消極態度,對自由資産階級抱無可奈何的哀惋情緒。
摘自《外国文学》 作者:黄燎宇 1901年,26岁的托马斯•曼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并立刻引起轰动。这部小说使托马斯•曼最终在文坛上站稳了脚跟,奠定了他的大作家声誉。1929年托马斯•曼获诺贝尔文学奖,《布登勃洛克一家》被评委会宣布为授奖原...
評分 評分若要用喻,那么《布登波洛克一家》无疑是一串下行的音符。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跨度中,布登波洛克一家由盛转衰,从人丁兴旺到最后的族人死于伤寒,从富可敌国到家财散尽,作者向我们展示的是一道华丽而带有繁复的缀音的下行音阶。一步一步,滑向衰败深渊。 而在如此...
重新認識瞭腐朽二字。
评分工商界的榮府……
评分冗長的吭哧吭哧的德國人的老牛車式小說,但是我喜歡這精密的齒輪般的敘事結構和哀歌般的結尾。
评分2015.12.23 ~ 2015.01.24 寫人,寫社會,寫曆史,都既生動又深刻,很難想象竟是作者青年早期的作品。名作名譯,值得一讀。
评分這本書還是灰常好看的,之前看托馬斯曼怎麼都不順眼,看完這部之後看其他的也順利瞭起來。托馬斯曼的小說裏基情當然是很好看的,而且我總是覺得德國很多作傢寫書思想性太過,結構什麼都一般,但是托馬斯曼既有思想又好看。但是最近我思考托馬斯曼的思想,覺得問題還是有的,藝術並不是衰落的原因吧,很多人還是可以一邊學藝術一邊很歡騰的,至於有些人扯到歐洲衰落,不說因為軍備競爭,反而是藝術發達的話真是太扯瞭,是懦夫的想法。但是我覺得托馬斯曼的小說在敘述方麵很緊密,同時有著德國比較擅長的抒情意味,是德國作傢中非常棒的一位。至於思想那種東西是不是符閤實際,就不提瞭,藝術本身沒有罪。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