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的通识教育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一代学者,为他们所创造的成就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本套图书力图通过在西南联大担任过教授的15位大师的优质文章,从多个角度呈现西南联大通识课的面貌,并展现西南联大的学术风采,以及朱自清、冯友兰、陈寅恪等诸位大师的教学风格和人格修养。这些文章都是大师们在各自擅长领域所写下的,从中不但能看到大师们对于学问的认真,对于教育的坚持,还可以在这些文字后面看到大师们在时代剧变中始终屹立不倒的身影。
本书主题是“诗词课”。书中收录了游国恩、浦江清、闻一多、朱自清、萧涤非、罗庸等六位先生的文章,涵盖中国古代重要的诗人、词人和作品,并按照时间顺序将诗词产生的根由和发展的脉络梳理清楚。本书通过对诗词的形成、发展以及诗词内容的讲解来展现西南联大包容、高质量、重基础的通识教育,进而展现西南联大卓越的学术风采,以及各位先生新颖、全面、前沿性十足的学术成果。
闻一多(1899—1946),本名闻家骅,中国现代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0年出版首本新诗集《红烛》。1928年,诗集《死水》出版。1932年任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后随校南迁昆明,任教于西南联大。1946年,被国民党特务暗杀。有《闻一多全集》。
汪曾祺的笔下,西南联大的校门“极简陋,两扇大门用木板钉成,不施油漆,露着白茬。门楣横书大字: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进门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路,路是土路,到了雨季,泥泞没足,极易滑倒”。 就是这样简陋的西南联大,仅存在八年的时间,培养了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五位中国国家...
评分 评分汪曾祺的笔下,西南联大的校门“极简陋,两扇大门用木板钉成,不施油漆,露着白茬。门楣横书大字: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进门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路,路是土路,到了雨季,泥泞没足,极易滑倒”。 就是这样简陋的西南联大,仅存在八年的时间,培养了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五位中国国家...
评分1938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精英,从北方至长沙,又从长沙奔赴西南边陲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随之成立,一座抗战时期仅仅存在8年的名校,却成为了一个永远的传奇,一个至今,令无数文人们心驰神往的极乐圣地。西南联大的精神,不应成为被尘封的历史或追忆。而...
评分怎么说呢,发现了诗,词新大陆吧,对于很多诗、词有了新的了解。
评分中小学能读懂,文学素养绝对升级。
评分妈妈呀,我居然真的看完了。我出息了啊各位!!!
评分我历史知识又不咋够????
评分西南联大的成功,是因为有大师们的存在,也是因为通识教育的开展。听西南联大教授讲课,感受中国诗词发展的历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