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八讲

苏轼词八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信出版集团
作者:刘少雄
出品人:
页数:280
译者:
出版时间:2021-6-1
价格:5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2173062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苏轼
  • 宋词
  • 词学
  • 文学
  • 文化
  • 古典诗词
  • 诗词鉴赏
  • 名家名作
  • 中国文学
  • 文学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林语堂认为,东坡是一个“具有现代精神的古人”,词学大家刘少雄亦同此论。

苏东坡是位生气淋漓、放任不羁的天才。

他虽然饱经忧患拂逆,但他的人性更趋温和厚道,并没有变成尖酸刻薄。

东坡一生多情,因为多情,故溢而为词;

他的词之好之美,就美好在,他有温厚的入世情怀和超旷的俊逸才思。

如何在“人生有别”“岁月飘忽”的感伤中,觅得心灵的依归,

在时空变幻里寻得生命的安顿,是东坡一生的课题。

在人生的行旅中,且让我们跟着东坡走一趟回家的路。

作者简介

刘少雄

台湾大学中文系特聘教授

两度荣获台湾大学教学杰出奖

2018 年度台湾地区杰出通识教育教师奖获得者

台湾大学的词学,由郑骞、叶嘉莹,到吴宏一、刘少雄,

可以说是台湾词学界坚强的一脉。

刘少雄教授从事词学研究三十多年,精注义理、词章、考证。

近年来,专注于“东坡文学”研究,所著《东坡词专论》得到国内外专家的肯定,曾获得优良图书奖项。多次受邀讲学,先后去过美国、捷克、韩国和中国香港等地,反响热烈。

目录信息

前言
我的东坡词——从林语堂谈起
一、词体与人情东坡词的缘起及其特色
(一)文体的意义——情感与形式
(二)诗与乐之间——词的美感特质
(三)初始——东坡为何通判杭州时开始填词
(四)有别——东坡为词体赋予新精神新面貌
二、词情的深化东坡杭州词的创作历程
(一)由写景酬唱到遣情入词
(二)间接言情的方式及因人而异的笔调
(三)东坡杭州写景纪游词的词情特色
(四)送别思乡“泪”词中抒情自我的显现
三、词境的开拓东坡密州词的情意世界
(一)由杭赴密词中的老病之叹
(二)抒情言志的两种表现方式
(三)豪婉风格的确立
(四)清旷词风的雏型
四、时空的感喟由《永遇乐》到《洞仙歌》
(一)徐、黄时期的时空感叹与词境衍变
(二)古今如梦,何曾梦觉——《永遇乐》的虚妄之感
(三)“乌台诗案”后如梦人生之体验
(四)不道流年,暗中偷换——《洞仙歌》的时空之叹
五、文体的抉择由《念奴娇》到《赤壁赋》
(一)东坡谪黄时期的写作背景和心境
(二)多情的困惑——《念奴娇》的悲剧意识
(三)由思辨到体悟——前后《赤壁赋》的境界
(四)东坡赤壁文学“旷”之意境的开拓历程
六、行旅的省思由《定风波》到《定风波》
(一)在岁月变化中行走——由《蝶恋花》谈起
(二)从风雨中走来——由《南歌子》到《寒食雨》
(三)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的化解之道
(四)此心安处是吾乡——《定风波》的又一新境
七、咏物与抒情在物我交感中体证词情的深度
(一)托物以寄意——谈《卜算子》
(二)花事与人情——谈《雨中花慢》
(三)似花还似非花——《水龙吟》的语境与心境
(四)伴君幽独——《贺新郎》与《西江月》的女性书写
八、飘荡与回归在人情世界中寻得心灵的安顿
(一)长恨此身非我有——《临江仙》之觉悟
(二)我亦是行人——时空限制中的自由
(三)归去来兮——回到人情安心之处
(四)在爱中成长——东坡词的现代意义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苏轼词八讲》这本书是刘少雄老师上课的文稿整理而成,打开书的时候一下子想起自己在大学时选修的诗词讲解课的时光。那时老师精彩的讲解总能让我听的津津有味,沉浸在各种诗词故事中,但遗憾的是很多有意思的点没能来得及记下来。 不过能有这样的书,把老师上课讲的内容整理并...  

评分

今天读完了刘少雄的《苏轼词八讲》。 这书是作者上课的文稿整理而成,跟随着作者的讲述,从苏轼的词中,体会了一把这个在中国文学史甚至中国人精神世界版图中有重要地位的读书人跌宕起伏的一生。 其实苏轼的一生是高开低走的,但他却是在不断与自我和解中,将这种和解外化为一...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挺好的书,分析,点评,赏析,都有功夫,就是行文用词有点刻意求「工丽」,未免与分析对象(东坡的词风)相违。

评分

刘少雄说,苏东坡填词乃源自“人生有别,岁月飘忽”之感,强烈的时空意识是东坡词的主要特色,而“东坡多情”。词之为体,以言情为主,而词的抒情特质,主要就是以时空人事对照为主轴。而东坡绝少写儿女柔情,更多的是面对,抒发人世间的各种悲欢离合的情事,而“情中有思”是他的主调,他绝少深陷于情绪的愁苦中,能正视人间的悲喜情怀,终而表达为一种旷达的胸襟。苏词所谓“也无风雨也无晴”“人间有味是清欢”“此心安处是吾乡”等,并非抽象的概念,也不是哲理思辨所得,而是他怀抱真情至性,从实际生活中体证。而大多喜欢这几句苏词的人大都没有多少真实体会,不过是附庸忧愁而已。

评分

准4。了解苏轼每一段人生经历,才能理解他的那些诗词赋。

评分

苏轼这人太有魅力了,看完书想立刻加入东坡全球粉丝后援会(如果有的话)。你就想吧,苏轼活在今天可以有哪些成就,首先是高考全国卷总分第二名,大概率头像会被被印刷到教辅畅销书上;主业是公务员,爱在公众号上发表大实话,但是观点基本上和国家对着干,经常10w+,经常被和谐;本质是文艺青年,字也写得好,画也画得好,华语流行歌曲最佳填词人大奖,年年拿到手软,作品基本大人小孩都会两句以上;小红书美食板块资深达人,每一个江浙沪的吃货都在等他研发新菜;常年在穷山恶水的地方出差,但是vlog拍得积极又阳光,基本上每个苦哈哈的项目都被他发掘成了旅游项目…啊,这个男人太神奇了。

评分

刘少雄说,苏东坡填词乃源自“人生有别,岁月飘忽”之感,强烈的时空意识是东坡词的主要特色,而“东坡多情”。词之为体,以言情为主,而词的抒情特质,主要就是以时空人事对照为主轴。而东坡绝少写儿女柔情,更多的是面对,抒发人世间的各种悲欢离合的情事,而“情中有思”是他的主调,他绝少深陷于情绪的愁苦中,能正视人间的悲喜情怀,终而表达为一种旷达的胸襟。苏词所谓“也无风雨也无晴”“人间有味是清欢”“此心安处是吾乡”等,并非抽象的概念,也不是哲理思辨所得,而是他怀抱真情至性,从实际生活中体证。而大多喜欢这几句苏词的人大都没有多少真实体会,不过是附庸忧愁而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