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物化

关系物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郭彦余 人天兀鲁思 出品
出品人:人天兀鲁思
页数:232
译者:
出版时间:2021-9
价格:4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682966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哲学
  • 心理学
  • 人际关系
  • 存在主义
  • 自我认知
  • 沟通
  • 情感
  • 社会学
  • 关系理论
  • 心灵成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当恋人成了填补寂寞的工具,当子女成了满足虚荣的挡箭牌,当朋友成了事业前景的垫脚石……这些被利益所侵蚀的珍视关系,将如何找回最真诚的初衷?

关系物化指的是在人际情境中,任何一方为了满足欲望,无视自己或对方的感受,把人当成没有情感的物品,采用损害彼此身心、权益或资源的方式,来达到预定目标的人际互动模式。

关系物化不仅是被“他人物化”,或“物化他人”,也包括个人因为自身的匮乏而忽略他人的贬抑、伤害害与攻击,或是为了追求某种标签或虚名,错误地定义了自身的价值。

本书作者通过多年的心理咨询经验,结合人们身边真实可能发生的案例,进行讲述和分析。帮助人们辨别自己是否处于被“物化”的关系中,同时也给出专业的心理学办法,教会人们建立健康、公平的社交模式。

作者简介

郭彦余

常年与教育界的第一现场服务,是心理咨询,也是学校辅导老师。喜欢阅读与思考,并从中反复沉淀与更新自己。著有《隐喻治疗》《同学,你只是不想太累》等书。

目录信息

Ⅰ 恋人关系的物化
01 因为我爱你,所以你是我的
——用恋人补足失去的控制感
逐渐扭曲的心路历程
消除内在失落与焦虑的企图
接纳别人与自己,避免把关系“工具化”
02 因为你爱我,所以我是你的
——用恋人证明自己的存在感
被爱才能证明自己的存在
用美好的幻觉,弥补过去真实的痛苦
追寻真正的爱情,而不是追寻麻药或解药
03 伴侣只是条件化的商品
——用恋人展现自己的价值
定制提升个人价值的“理想伴侣”
表面的完美,究竟是理想还是幻想
“理想伴侣”不是既存的,而是养成的
Ⅱ 人际与职场关系的物化
04 我这么优秀,你凭什么跟我平起平坐
——用排挤争取众人的目光
追求不凡,却无法接受他人也同样不凡
把他人当成吸引目光的绊脚石或垫脚石
贬低他人,不会让自己变得更高
05 我这么照顾你,你怎么可以不听我的
——用讨好取得影响力
四处结盟的八面玲珑
靠成为他人的一部分来缓解焦虑
摆脱讨好与操控的循环
06 我这么相信你,你怎么会这样对我
——用控制缓解焦虑感
对他人的脆弱信任感
面对无法全盘控制的世界
别让过往的人际交往焦虑限制了自己
Ⅲ 亲子关系的物化
07 这是我以前的梦想,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
——让下一代替自己而活
无法成为“自己”的子女
实现梦想的替代品
追求主流价值的掌声,却束缚了自我的人生
08 只要把成绩搞好,其他都不重要
——用物质满足取代心灵陪伴
当物质取代了生命的意义
极度需要意义的人,却过着缺乏意义的生活
检视自我生命的核心
09 你要什么我都给你了,为什么你还觉得不够
——用百依百顺取代教育责任
变质的王子
得寸进尺的贪婪
物质的满足无法满足一切
Ⅳ 自我的物化
10 我一定要努力向上爬
——用世俗的成功定义自身价值
没有极限的成长与进步
追求更好的精英情结
定义自己的,不是成就与地位
11 你们这些人都比不上我
——靠优越的表现来贬低他人
虚假掌声中供养而成的“公主”
没有人强大到不可取代
优秀不等于指使他人的权力
12 为了形象,我绝对不可以犯错
——用推卸责任的方式成就偶像包袱
不能出错的偶像包袱
奖项与头衔助长的无知
认知失调,让人连自己都欺骗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你对别人的态度决定了别人对你的态度。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际交往其实是一个双向奔赴的过程。但我们不得不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人与人之间,值得珍惜的是关系,但往往最伤人心的也是人际关系。 在这本《关系物化》中,借由日常生活中高频的一些问题以及一...  

评分

评分

“我们都是黝黑大海上的孤独之船,我们看见其他船上的灯火,虽然无法碰触这些船,可是它们的存在与相似的处境,却能提供莫大的慰藉。我们了解自己是全然地寂寞与无助,可是如果能打破我们没有窗户的斗室,就会了解面对相同孤独的他人。我们的孤独感会因为对他人的悲悯而退开,...  

评分

评分

“我们都是黝黑大海上的孤独之船,我们看见其他船上的灯火,虽然无法碰触这些船,可是它们的存在与相似的处境,却能提供莫大的慰藉。我们了解自己是全然地寂寞与无助,可是如果能打破我们没有窗户的斗室,就会了解面对相同孤独的他人。我们的孤独感会因为对他人的悲悯而退开,...  

用户评价

评分

像是一个浅显的工具书,每章后面有个思考练习。总感觉没有讲到根源,但是总体说还是有用处的

评分

如实地看见彼此,并且创造双向沟通渠道。在彼此沟通中,真切地了解彼此需求、映照地调整彼此行为并主动地不设预期地付出,让滋养性关系随之而然地涌现。其实,也就是所谓的「将彼此当做过程的同时,更将彼此作为目的」。

评分

例子浅显,缺乏深度

评分

人与人之间,值得珍视的是关系。了解真正的自己,防止被他人物化、被自我物化????

评分

适合高中生or大学生的读物(但是他们不一定会喜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