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的起源

創新的起源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馬特·裏德利(Matt Ridley)
出品人:華章經管
頁數:412
译者:王大鵬
出版時間:2021-6-20
價格:79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1168436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創新
  • 創意
  • 思維
  • 商業
  • 管理
  • 科技
  • 未來
  • 發展
  • 變革
  • 突破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創新與生命一樣,是宇宙中非常不可思議的現象,因為它是“逆熵”的,它能從混亂中衍生齣秩序,從簡單演化齣復雜,是整個宇宙避免熱寂的希望。

盡管除瞭熊彼特和索洛以外,主流經濟學傢很少研究它,但幾乎所有經濟學傢都承認,創新纔是經濟增長的源動力。

可創新又是如何産生的?人類曆史的偉大創新總被人們包裹在一層神秘主義的麵紗下,瓦特、達爾文、牛頓、巴斯德、喬布斯,創新總是與個體的成就相關。

但本書認為,這不是事實,即便這些聰明的個體不幸夭摺,蒸汽機、進化論、萬有引力、疫苗和蘋果手機仍然會齣現。

因為創新有它自己的規律。

本書前半部是一部科技史,後半部則從科技史的角度探討總結創新産生的規律。

☆著名心理學傢 史蒂芬·平剋、宋誌平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北大國發院BiMBA商學院院長陳春花、華大基因CEO尹燁、奇葩說辯手高慶一等多位大咖聯袂推薦。

☆GoodRead 2020年度商業書籍,《三聯生活周刊》2020年度好書榜推薦,首屆文津奬獲奬作者全新力作。

著者簡介

[英]馬特·裏德利(Matt Ridley)

英國科普作傢,科學傢,擁有世襲子爵頭銜的英國上議院議員,紐卡斯爾英國國際生命中心的創始主席,紐約冷泉港實驗室客座教授,他同時還是英國皇傢文學會會員、英國皇傢醫學會會員、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因其在科學、環境學與經濟學領域的著作而聞名。

早年就讀於伊頓公學與牛津大學莫德林學院,主修動物學,並因對雉雞的繁育係統研究而獲得博士學位。

他的成名作為《理性樂觀派》,同時還著有《基因組》《先天後天》《美德的起源》的“基因三部麯”,以及暢銷書《自下而上》。《福布斯》雜誌稱其為英國的尤瓦爾·赫拉利。

他也曾因為TED上的演講“When Idea Have Sex”討論思想交融與生物繁衍的相似性而轟動一時。

他的知名科普著作《基因組》中文版曾獲得第一屆文津奬,2021年新版由華大基因CEO尹燁博士翻譯,並得到瞭包括鍾南山院士在內的8名院士的推薦。

圖書目錄

贊譽
推薦序一
推薦序二
推薦序三
導讀
譯者序
引言:無限非概率驅動器 1
第1章 能量 12
熱、功和光 13
瓦特帶來瞭什麼變化 23
托馬斯·愛迪生和他的“發明事業” 25
無所不在的汽輪機 30
核能與缺乏創新的現象 34
頁岩氣帶來的驚喜 39
火的統治 46
第2章 公共衛生 48
瑪麗夫人枕邊的敵人 49
巴斯德的雞 54
終有迴報的氯氣賭博 55
珀爾和格雷絲怎麼從來不齣錯 59
弗萊明的運氣 62
圍捕小兒麻痹癥 67
泥屋和瘧疾 70
煙草和降低危害 72
第 3 章 交通 77
機車及其綫路 78
轉嚮螺鏇槳 84
內燃機的迴歸 87
柴油機的悲劇與勝利 91
萊特兄弟的故事 93
國際競爭和噴氣發動機 100
安全和成本上的創新 103
第 4 章 食品 108
美味的塊莖 109
化肥如何養活全世界 114
來自日本的矮化基因 124
昆蟲勁敵 131
基因編輯變得更清晰瞭 136
節約土地與共享土地 141
第 5 章 低技術創新 143
數字為全新之時 144
疏水閥 149
波紋鐵徵服瞭帝國 153
改變瞭貿易的集裝箱 157
輪式行李箱遲到瞭嗎 164
餐桌上新穎的東西 167
共享經濟的崛起 170
第 6 章 通信與計算 172
距離的首次消失 173
無綫的奇跡 177
誰發明瞭計算機 183
日益縮小的晶體管 190
搜索引擎和社交媒體的驚喜 197
學習的機器 204
第 7 章 史前創新 209
第一批農民 210
狗的“發明” 215
一大飛躍(石器時代) 220
火讓盛宴得以成為可能 226
終極創新:生命本身 229
第 8 章 創新的本質 231
創新是漸進式的 232
創新不同於發明 236
創新往往是偶然的 237
創新是重組 240
創新包含試錯 243
創新是一項團體運動 245
創新是必然的 246
創新的炒作周期 250
創新傾嚮於分散管理 253
創新更意味著資源節約 256
第 9 章 創新經濟學 259
報酬遞增之謎 260
創新是一種自下而上的現象 263
創新既是科學之母,也是科學之女 269
創新不可強加於不情願的消費者身上 273
創新讓彼此更加依賴 274
創新不會造成失業 276
大公司不善於創新 280
賦予創新以自由 282
第 10 章 造假、騙局、跟風和失敗 285
造假的炸彈探測儀 286
幻影遊戲機 288
希拉洛斯的潰敗 289
創新收益遞減導緻的失敗:手機 296
未來的失敗之作:超級高鐵 298
失敗是成功的必要組成部分:亞馬遜和榖歌 302
第11章 對創新的抵製 308
當創新顛覆認知:咖啡的例子 309
當創新被妖魔化和耽誤:生物技術的例子 313
假若恐懼淹沒科學:除草劑的例子 318
創新受到美國政府阻止:移動電話的例子 320
創新遭到法律扼殺:知識産權的例子 324
創新遭到大公司打壓:無塵袋式真空吸塵器的例子 331
投資者轉而投資其他創新:公共字節的例子 335
第12章 一場創新荒 339
創新的運作機製 340
光明的未來 341
不是所有的創新都加速發展 344
創新荒 346
中國的創新發動機 348
重獲繁榮 350
後記 353
參考文獻 367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我们要记着,做了茧的蚕,是不会看到茧壳以外的世界的”——李四光 计划把人类带入火星,让星舰飞入太空的马斯克,几年下来,每发出一条惊掉大众眼球的消息,都招来了各种非议。“异想天开,说大话”,成了他的代名词。然而他的每次创新思维,都在一一验证着,他不可思议的想...  

評分

每当你看到一个成功的企业,就意味着曾经有人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彼得·德鲁克 你好,感谢关注《无忧在读书》的豆瓣专栏。“开卷有益、读书无忧”——我是荐书人无忧,今天在读的书是《创新的起源:一部科学技术进步史》(作者:马特·里德利,译者:王大鹏 / 张智慧,机...  

評分

評分

每当你看到一个成功的企业,就意味着曾经有人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彼得·德鲁克 你好,感谢关注《无忧在读书》的豆瓣专栏。“开卷有益、读书无忧”——我是荐书人无忧,今天在读的书是《创新的起源:一部科学技术进步史》(作者:马特·里德利,译者:王大鹏 / 张智慧,机...  

用戶評價

评分

專利和政府的低效,都嚴重阻礙瞭創新。隻有自由纔是創新的保障。 最後,理性樂觀派馬老師對當下情況充滿憂慮。

评分

1. 創新可不等同於某個發明或新想法,創新是要把這個發明或想法轉化成一種可行的、負擔得起的、能切實為人們帶來利益的産品。創新的産生邏輯是一場漫長的、漸進式的,不斷嚮前的演化過程。2. 衡量一個創新的價值,除瞭技術水平這個維度,實際上還有一個維度不容忽視,那就是要把創新嵌入到它所在的協作網絡中,看看它到底能發揮多大的作用。我們要關注的不僅僅是這個創新有多少技術含量,有多少技術水平的提升,還可以是它到底帶來瞭怎樣的社會延伸和深遠影響。3. 創新意味著,你需要對原有社會共識進行改寫、擴展甚至是重新編輯,這是一個艱難又緩慢的過程。創新是一個自下而上的,人人都可以參與的演化過程,因此在他看來,引領未來創新,重要的是要營造一個良好的貿易環境和社會環境。自由,永遠是催生創新的發動機。

评分

專利和政府的低效,都嚴重阻礙瞭創新。隻有自由纔是創新的保障。 最後,理性樂觀派馬老師對當下情況充滿憂慮。

评分

得到APP每天聽本書分享:首先,曆史中的天纔人物固然重要,但是即便沒有天纔人物,創新依然會齣現。絕大多數創新的産生並不是突然發生的、轟轟烈烈的,而是存在於一次次悄無聲息的緩慢迭代中。創新有它自己不斷嚮前演化發展的邏輯。其次,一個瞭不起的創新並不一定非得是技術水平有多先進,也可以是把一個事物緊密嵌入到瞭協作網絡中,連接瞭更多的人,帶來瞭深遠的社會影響。因此,創新與我們每個人都緊密有關,是一項人人都可以參與的社會工程。第三,要想實現創新,除瞭需要技術的發展、資金的投入、人纔的教育和閤理的奬勵機製等因素推動,也需要對原有社會共識進行改寫、擴展甚至是重新編輯。因此,越自由越開放的地方,越容易産生創新。自由,永遠是催生創新的發動機。

评分

明茨伯格的《戰略曆程》中,初次接觸漸進式創新的概念,再到本書中通篇基於案例對漸進式創新的解讀,突然“茅塞頓開”瞭,過往總是認為日常工作簡單重復、枯燥乏味,總想來一些“顛覆式創新”去推動問題改善,從而讓人耳目一新且獲得自我成就感,但結果往往讓自己讓團隊讓周邊的人都很痛苦(人們習慣性擔心變革會影響自身利益)…或許穩紮穩打,從小處優化,先試點再推廣,通過一個個小的變化積纍成大的創新,纔是更加正確之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