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

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信出版集团
作者:[美国] 比尔·盖茨
出品人:
页数:313
译者:陈召强
出版时间:2021-4-5
价格:68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2172833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气候变化
  • 经济学
  • 可持续发展
  • 环境经济学
  • 未来学
  • 气候经济学
  • 环境政策
  • 绿色经济
  • 全球变暖
  • 人类命运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比尔·盖茨花了十年时间调研气候变化的成因和影响。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工程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领域的专家的支持下,他专注于探索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

在本书中,比尔·盖茨从电力、制造业、农业、交通等碳排放主要领域分析了零排放面临的挑战,可使用的技术工具以及我们需要的技术突破,并提供了一套涵盖广泛但每一步都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

关于人类未来

要想阻止全球变暖,要想避免气候变化的最坏影响,人类需要停止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

关于技术创新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零排放都具备坚实的逻辑基础,但实现零排放的目标要基于创新驱动。

关于投资机会

“零碳”产业是一个巨大的经济机遇,那些能在这一领域有所突破的国家将是未来十几年引领全球经济的国家。

诚如比尔·盖茨在书中一再强调的,实现零排放并非易事,但如果我们遵循他给出的计划,这个目标定会实现。无论你是政策决策者、企业家,还是忙于生计的普通民众,你都可以贡献力量,一起帮助这个世界避免气候灾难。

作者简介

[美] 比尔·盖茨(Bill Gates)

技术专家、商业领袖和慈善家。1975 年,他和儿时的朋友保罗·艾伦共同创建了微软公司。目前他和妻子梅琳达共同主理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他还发起成立了突破能源联盟,致力于推进清洁能源以及其他气候相关技术的商业化应用。他和梅琳达育有三个孩子,居住在华盛顿州梅迪纳。

目录信息

前言 从510亿吨到零排放
第一章 为什么是“0”?
实现“0”的目标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而是“净零排放”, 这是一个巨大的经济机遇。
第二章 艰难之路
如果没有创新驱动,人类无法实现零排放的目标。
第三章 气候对话中的5个关键问题
我们需要新的技术、新的公司和新的产品来降低绿色溢价。
第四章 电力生产与存储
零碳电力的10大创新举措。
第五章 生产和制造
创新生产材料与生产工艺,实现“零碳”制造的4个路径。
第六章 种植和养殖
给植物施肥、饲养牲畜、减少食物浪费和改变饮食习惯的新方式。
第七章 交通运输
利用电力驱动我们能驱动的所有交通工具,并以廉价替代燃料为其他交通工具提供动力。
第八章制冷和取暖
实现电气化,发展清洁燃料,和更高效利用能源的解决方案。
第九章 适应暖化的世界
让适应气候变化而设的投资项目具有吸引力,同时评估金融市场中气候变化相关的金融风险。
第十章 政府要扮演的角色
明智的政策可以帮助解决气候问题。政府应全力做好的7件大事。
第十一章 零排放计划
2030年实现减排目标的策略和实践路径。
第十二章 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作为一个公民、消费者、雇员或雇主,你可以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后记 气候变化和COVID-19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1. 政策背景: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简称COP)于1995年起每年在不同地区举行。COP最常被提到的两项成果,当属《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 《京都议定书》:在1997年京都气候大会上通过,对2012年前主要发达国家减排温室气体的种类、减排时间表和额度等作...  

评分

1. 政策背景: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简称COP)于1995年起每年在不同地区举行。COP最常被提到的两项成果,当属《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 《京都议定书》:在1997年京都气候大会上通过,对2012年前主要发达国家减排温室气体的种类、减排时间表和额度等作...  

评分

评分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那段时间,我做了很多跟疫情相关的选题,在查阅资料和书籍的时候,发现:新冠疫情完全不是黑天鹅事件,很多人都曾经预言过大规模流行病会成为人类灾难。 在疫情没有爆发之前,人们对于这类说法的评价都是:危言耸听。而在新冠疫情爆发以后,评论大多变成...  

评分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那段时间,我做了很多跟疫情相关的选题,在查阅资料和书籍的时候,发现:新冠疫情完全不是黑天鹅事件,很多人都曾经预言过大规模流行病会成为人类灾难。 在疫情没有爆发之前,人们对于这类说法的评价都是:危言耸听。而在新冠疫情爆发以后,评论大多变成...  

用户评价

评分

不是我拉踩,比尔盖茨对环保的理解已经超过了99%的环保卫士。光凭他把各种噱头掰开揉碎成公众可理解的数字的能力,就已经让我对他刮目相看了。510亿吨百分比兑换这一条就可以让多少环保风投概念现原形啊。以及里面提到的DAC技术、核融合技术、储热等都非常有趣。在地球日这天强烈推荐给首页每个人!!!

评分

到底是非专业人士写的,还是太粗浅太理想化了,很多建议甚至有一种何不食肉糜的疏离感。碳排放的监管已是板上钉钉,但实际效果又能几何呢?估计又会有一批人以此为噱头大发横财…

评分

此书刚出在圈子里就很火 甚至大佬解读 所以怎么说 总是有种信息产业已经到顶峰了 人类需要换个方向发展 下一时代可能是能源革命吧?/气候变化是技术创新问题 但归根结底是政治经济问题(所以不知道为什么有人会对利用碳中和赚钱而酸)绿色溢价这个指标很有意思(植物肉目前绿色溢价很高 but他却坚定投资)如果消费者终端无论如何都要负担一些各种溢价 当绿色溢价进入可接受范围内 为何不坦然接受? 整本书就像从温室气体的角度解构现在的社会 即便是从业者也会有一些新想法。最大的感受是 目前的气候情况是人类发展造成的 而又如何确保人类在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中不会造成未来其他类似问题?

评分

已阅,请黄铮、张一鸣同志参考。

评分

在我所在的圈子里,大家都在推动或倡导“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比尔·盖茨这本书,纯纯的是另一条路——基于技术的解决方案。去年读的《改变一切》把基于工程的气变解决方案批驳的体无完肤,今年在读盖茨这个利用“绿色溢价”经济杠杆,推广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和政策倾斜就心存疑虑了。如果气变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那基于资本主义生产原则的方案能否解决掉这个熊孩子呢?这书看完另一个疑虑是关于中国气变谈判的,那么多问题都已经转向这里,不知道团队怎么继续理直气壮引领。我也暗自提醒自己该好好观察一下,说不定对俺们有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