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

台北故宫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金城出版社
作者:周兵
出品人:
页数:194
译者:
出版时间:2009-2
价格:3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251143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台北故宫
  • 文化
  • 台湾
  • 文物
  • 故宫
  • 中国
  • 周兵
  • 台北故宫
  • 古代文物
  • 书画珍品
  • 皇家收藏
  • 历史典藏
  • 中华艺术
  • 文物鉴赏
  • 文化传承
  • 故宫博物院
  • 文物考古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台北故宫》涉及历史和当代,重在展现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发展,以及历史和文化的流迁。讲述一段不应忘却的历史和一些不得不面对的真相,记录一件件国宝的远离、迁转、颠沛以及它们曾经的传奇和现在的精彩!为什么一些记忆值得人们去珍视?为什么一段历史总被人们说起?为什么一种怀念总是游荡在一些人的情感里?

希望《台北故宫》能给您带来真实、自然、亲切之感,能让您安静下来细细品味中国人曾经拥有的艺术精神与人文故事,更希望它能对两岸的理解、交流、和谐有一些积极之用。

作者简介

周兵,中央电视台中央新闻纪录片电影制片厂导演。作为总导演,拍摄过《故宫》、《敦煌》、《台北故宫》、《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等大型纪录片。

纪录片作品及获奖情况:

1997年《周恩来》荣获中国纪录片学术委员会特别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金鹰电视节特别奖,任编导;2002年《三峡移民》荣获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最佳纪录片及最佳摄影奖,任制片人;2003年《晋大爷和他的老主顾们》荣获中国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大奖,任制片人;2005年《黄河人家》荣获中国纪录片学术委员会“2005年十大纪录片”,入选法国“非帕”国际电视节,任制片人;2006年《故宫》获第23届中国电视金鹰节最佳长篇纪录片奖、最佳编导奖,任总编导;《故宫》荣获中国四川国际电视节最佳纪录片长篇及最佳摄影两项“金熊猫奖”,任总编导;《梅兰芳》获第23届中国电视金鹰节优秀长篇纪录片奖,任总编导。2006年获“真实中国”年度最佳导演称号。2008年《昆曲六百年》荣获第二十四届电视金鹰节优秀纪录片奖,任制片人、艺术指导。

主要书籍作品:2001年由华艺出版社出版的《记忆》,任副主编;2003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东方时空》系列丛书,任编委或主编。2005年由紫禁城出版社出版的《故宫》,任主编;2008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昆曲六百年》,任主编。2009年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梅兰芳影像志》的作者。

目录信息

第一章 大迁移
南迁避战火
第一次迁移:从北平到上海
第二次迁移:三路转运大后方
从大陆到台湾
第三次迁移:风雨中鼎轮
第四次迁移:仓皇海沪轮
第五次迁移:飘摇昆仑舰
马衡的坚守
第六次迁移:白市驿抢运
第七次迁移:最后的飞离
第二章 六君子
杭立武
求学
归国
发起设立难民区
主持文物迁运
主持文物迁台
李济
三次改行
半个蚕茧亮
发掘殷墟
南迁——失去两个女儿
迁台——父子分离
最后的《安阳》
庄严
入宫
迁运中的苦与乐
迁台后的牵挂
两件憾事
那志良
进宫
南迁
迁台
晚年
昌彼得
去台湾
昌彼得与《四库全书》
昌彼得眼申的蒋复璁
索予明
第三批的迁运风波
北沟17年
回忆李济
南京大鼎
第三章 在台湾
在台湾的三次搬迁
台中掩厂仓库
雾峰乡北沟
《四库全书荟要》被泡事件
台北故宫建成
台北故宫的特色展览
“乾隆皇帝的文化大业”
“比上帝还精巧”
“天下第一家一清代帝王文物展
大观展
“华丽彩瓷——乾隆洋彩”
国宝历次出国展览
196l-1962年美国巡展
中华瑰宝展
帝国的回忆
奥地利展
晋唐法书名迹特展
国宝风波
“翠玉白菜”受损
“女尸图”失窃案
地震
故宫国宝的文化传播
亲近民众
文化魅力
宣传创举
第四章 大故事
国宝中的国宝之传奇
《快雪时晴帖》与三希堂
《寒食帖》
《花气熏人帖》
《清明上河图》
《富春山居图》
礼乐重器
瓷器精品
古籍善本
台北故宫的精品
藏文大藏经
多宝格
汝窑
散氏盘
宋画三绝
镀金镶珊瑚松石坛城
帝监国说
国子监刊本
龙形佩
大雁玉带饰
掐丝珐琅天鸡尊
清高宗夏朝冠
乾隆香山九老
汉六朝玉角形杯
附录
后记
参考书目
参考文章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前段时间读完了《两个故宫的离合》和《故宫物语》。野岛刚似乎野心颇大,想讲的东西很多---政治,文化,文物,其实角度还蛮新颖的,但奇怪的是看下来就是觉得尴尬。故宫历史浅浅带过,文物故事索然无味,而更多的是太个人化的推论和揣测。 读《台北故宫》主要是想补充一下文物...  

评分

前段时间读完了《两个故宫的离合》和《故宫物语》。野岛刚似乎野心颇大,想讲的东西很多---政治,文化,文物,其实角度还蛮新颖的,但奇怪的是看下来就是觉得尴尬。故宫历史浅浅带过,文物故事索然无味,而更多的是太个人化的推论和揣测。 读《台北故宫》主要是想补充一下文物...  

评分

前段时间读完了《两个故宫的离合》和《故宫物语》。野岛刚似乎野心颇大,想讲的东西很多---政治,文化,文物,其实角度还蛮新颖的,但奇怪的是看下来就是觉得尴尬。故宫历史浅浅带过,文物故事索然无味,而更多的是太个人化的推论和揣测。 读《台北故宫》主要是想补充一下文物...  

评分

在中国的首都有一个地方叫故宫;在隔海相望的彼岸也有着一个地方叫台北故宫。虽然名不同,但是意义却一致。故宫的背后是中华民族慢慢历史之下的文化瑰宝;文物的背后是我们亿万中华儿女为之而自豪的文化传承。 对于北京古都之中的故宫,我们大陆的民众或许耳熟能详。对于台北...

评分

看《台北故宮》紀錄片導演寫的書,看關於故宮的電影《經過》,再接著看紀錄片,不住的淚眼模糊。一件件的藝術品,人文與美學的完美結合在一起,美不勝收。可惜現在什麽都消失了,到處是山寨,那些美的情懷在這塊土地上失傳了。只有貪婪、冷漠、喧囂。。。。。。我很心痛、難過...  

用户评价

评分

因看过纪录片觉得还不过瘾所以再读了这本书,基本上是对纪录片内容的一个重温。虽然没有了春晓那感性的声音的陪伴,但那些博物馆人和馆中之宝的因缘际会还是让人感触良多。对于台北故宫的观赏者来说,他们能够看到的应该不仅是琳琅满目的文化瑰宝本身让人叹为观止的美丽,也不单是它们被创造时那些或记录在册或口耳相传的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还有那一段伴随中国的生死存亡的独一无二的传奇经历,而那些视国宝胜过生命的人们则在这段漫长艰辛的路上洒下了自己的血汗,付出了常人不可想象的代价。我想,不管这些人当时是出于什么样的政治立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为了让曾经的历史永远鲜活如新,为了文化生命的延续和传承。“想到梦里都会笑,期待看见你的好”这句歌词用来形容他们应该是再合适不过了吧~~

评分

中国两座故宫,各自怀着曾经相聚在一起的珍宝,隔海相望。字画、漆器、金石、陶瓷…每次在博物馆的相遇都好似一次神交。千年时差却一脉相承,无法不为这种奇遇而动容。你看笔力婉转,看型塑奇特,看一刀一刻下藏起来的绝代风韵。我说此生未老时一定去一次台湾,不为繁华的市井,只为这批山野中有灵的古物——希望她们亦能知晓,传奇从未死去。

评分

#Kindle#讲台北故宫的书果然还是应该去台北故宫买……

评分

跟那志良先生的那本「我与故宫五十年」无法比,一对比,高下立见。亲身经历,外加文笔水平。。拍纪录片的,为什么要去写书!

评分

那么多展品里最打动我的还是那个【青瓷水仙盆】,最令人动心之处的是水仙盆纯净的青色,这天青色的釉是宋徽宗梦里的颜色,是下雨过后天空的颜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