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深圳當市長

我在深圳當市長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李子彬
出品人:
頁數:442
译者:
出版時間:2020-10-1
價格:68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21721836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深圳
  • 市長
  • 地方治理
  • 城市發展
  • 改革開放
  • 紀實文學
  • 政治
  • 人物傳記
  • 社會觀察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該書是李子彬同誌於1995—2000年任職深圳市長期間的工作迴憶錄和經驗總結。用講故事的形式,講述瞭當年深圳改革發展的一係列重大決策和實踐,再現瞭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李子彬通過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産業,根本性扭轉瞭深圳經濟結構以“三來一補”加工貿易為主的局麵,奠定瞭深圳現代産業基礎。他以卓識遠見對這座城市進行重新規劃,加強路、港、水、電、地鐵等基礎設施建設,繪製齣現代化國際性城市的藍圖。“810”事件後,在深圳證券市場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市政府重啓證券市場的膽識和成就,在中國證券市場發展史上寫下瞭濃墨重彩的一筆。5年間,李子彬這屆市政府在重典治亂、還百姓一個清平世界,建設廉潔高效政府等方麵的實踐和探索,在“兩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方麵取得的成就,讓全國對深圳經濟特區颳目相看。這本書史料翔實,敘事清晰,文筆流暢,還原瞭深圳發展中最重要、最關鍵的一段曆史。雖然是紀實性的迴憶錄,但寫得生動鮮活,讀來趣味盎然。

著者簡介

1964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84年7月—1989年7月,任錦西化工總廠廠長。通過“企業整頓”和“五七”技術改造,使這傢瀕臨倒閉的特大型企業煥發瞭勃勃生機。1898年7月—1991年11月,任錦西市委常委、副市長。主持編製瞭錦西市城市整體規劃。1991年12月—1994年11月,任化學工業部副部長、黨組成員,分管基本建設、科研。1994年11月—2000年5月,任深圳市委副書記、市長。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産業,實現瞭産業結構升級,奠定瞭深圳現代産業基礎。重新編製深圳市總體規劃,加強瞭路、港、水、電等基礎設施,繪製齣深圳現代化國際性城市藍圖。發揮改革開放的窗口作用,努力建設廉潔高效政府。2000年5月—2005年8月,任國傢發展計劃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西部開發辦公室專職副主任。2006年12月—2016年12月,任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會長,堅持市場化方嚮、企業化管理的方針,堅持不懈地推動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題。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篇 赴任深圳
深圳崛起的感悟
理政思路得到省委書記肯定
選配副市長一波三摺
鎮和街道辦乾部級彆不降格
第二篇 發展高新技術産業
轉型升級
與著名高校共建新型研究院
深圳灣畔造“矽榖”
國內首隻創投基金
建立虛擬大學園
我與華為的友情
告彆荔枝節,舉辦首屆高交會
第三篇 兩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
整治軍牌車亂象
還百姓一個清平世界
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第四篇 建設廉潔高效政府
“刀口嚮內”的政府改革
和“基本稱職”公務員談話
在全國率先改革審批製度
選準建設廉潔高效政府的突破口
查處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涉外抗稅案
第五篇 重新規劃,建設現代化國際性城市
重新規劃,建設現代化國際性城市
羅湖治澇終結“十年九淹”
深圳“生命綫工程”
作為特例立項的深圳地鐵
花20億元修建濱海大道
五洲賓館為迎接香港迴歸而建
世界名師規劃深圳“中心城”
第六篇 深化國企改革
探索國有企業産權製度改革
決定國企改革方嚮的一次市委常委擴大會議
1997年深圳企業産權多元化大調研
建立完善國有資産齣資人製度
推進産業升級,建立現代工業體係
第七篇 金融業發展改革
金融棋活,全盤皆活
“8·10”事件後深圳重啓證券市場
一次會議兩張圖,催生“繳費一本通”
第八篇 珍貴記憶
四個經濟特區哪個大
深圳人民深切悼念小平同誌
蓮花山頂竪起小平銅像
做瞭5年深圳市長是我的榮幸
後記
大事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在这个城市工作,每日往返于住处与办公室,便产生了对深圳这个城市有更多深入了解的想法,于是在电子书平台找到了这本《我在深圳当市长》。利用每天早上乘坐113路公交车的时间,陆陆续续看完了这本书。 虽然是退休官员所著,语言风格有些官方文件式的枯燥,但是也披露了不少深...

評分

序言 本书由曾于 1994-2000 年任职深圳市市长的李子彬同志所著。市长文笔清晰,文风谦虚,系统的介绍了其在深圳五年半任职时间的工作成绩 ,以高屋建瓴的视角让我们再一次回顾特区建设的光辉岁月与重要历史轨迹。 我在深圳当市长00:0003:26未加入话题 历史从何处来 我们这一代...  

評分

如果你想知道深圳在九十年代中后期的,官方版本的,有了哪些发展,这本书基本是政府工作报告的纲领,可以作为类似个历史参考资料来用。 但如果想看纪实文学,想了解政府的决策讨论过程,想知道政策是如何酝酿,如何试错,如何修正的历程,这本书基本没有。但这是由于作者的部级...  

評分

如果你想知道深圳在九十年代中后期的,官方版本的,有了哪些发展,这本书基本是政府工作报告的纲领,可以作为类似个历史参考资料来用。 但如果想看纪实文学,想了解政府的决策讨论过程,想知道政策是如何酝酿,如何试错,如何修正的历程,这本书基本没有。但这是由于作者的部级...  

評分

如果你想知道深圳在九十年代中后期的,官方版本的,有了哪些发展,这本书基本是政府工作报告的纲领,可以作为类似个历史参考资料来用。 但如果想看纪实文学,想了解政府的决策讨论过程,想知道政策是如何酝酿,如何试错,如何修正的历程,这本书基本没有。但这是由于作者的部级...  

用戶評價

评分

第一次讀這種類型的書,內容是根據作者當市長十多年的工作筆記創作而成,所以細節很豐富。不足之處在於隻講瞭這期間做的正確的事,沒有涉及工作中的不足。

评分

很多理念如果能早五年十年公開,對其他城市地區的藉鑒意義可能會更好

评分

通過這本書可以瞭解到:深圳金融業發展簡史/東江引水、濱海大道、五洲賓館等基礎設施建設過程/土拍重啓及相應的機關作風改革/社會治安綜閤治理。但不得不吐槽,近20年的時間沉澱,竟然沒有給後人留下反思和教訓。同樣是退休官員,於幼軍的《鄧小平的遺産》、李剋軍的《縣委書記的主政謀略》都能正視過往,關照當下,並且大膽提齣建議,為什麼這本就不行?另外,最後一章作者提到主政者需要有文史哲沉澱,但反觀40年來深圳的發展,極少有主政者能有這些閤格的素質——落實到城市治理中是對“人”的關懷和尊重。比如,濱海大道可以雙嚮16車道,為什麼就沒有給非機動車留一條道?歸根結底,支撐深圳發展奇跡的隻有兩條,一是實事求是,而是勞動人民的血汗。深圳本應年輕,但亦垂垂老矣。

评分

時勢造英雄

评分

這本書不知道主題是什麼?寫來難道是炫耀自己過往成績的?留給後入的經驗是什麼呢?讀來有濃濃的當下政府機關文味道,看似整齊劃一,實則空洞無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