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1857-1928),近代学者、翻译家,福建同安人,字汤生,自号汉滨读易者。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学贯东西,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
《中国人的精神》是辜式的所有著作中,最有影响,较能反映他思想风貌的作品。辜鸿铭用他令人仰止的完美英语力阐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文明的价值,著就了这部当时轰动西方名作。书的主旨是揭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鼓吹儒家文明救西论。它是一战前后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东方文化思潮的代表作之一。《中国人的精神》从文化思想史的角度看,对于中国精神生活的“揭示”,关于中国文化道德精神价值的阐述,都很有意义。
先赞一下这个版本。朋友在卓越买的,装帧漂亮,纸质优良。 目前捍卫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士越来越多,调子越来越高,但知己知彼由衷生出的优越感与盲目的自我拔高当然不同。 辜老先生学贯中西而自成一家之说,其中应有深意。加之对他的历史评价贬抑居多,客观了解便有必要。 拖长辫...
评分此书放在100年前,也许可以鼓舞中国人,但放在现代,再拿来跟美、英、法、德作对比,好象也不太对劲了。 作者想说,只有中国人全面具备了其他四个民族优秀的精神物质,但具有,不代表四种精神都比别人突出啊,更不代表比别人都优秀啊。所以中国的深沉不如英国,因此中国没贵族...
评分 评分一般来说家人亲近,想法一致,价值观统一没有什么错,毕竟一个孩子在家中生活多年,耳濡目染父辈所言所做必然会达成某种一致。但是此事也不绝对,当孩子年纪成熟,形成自我独特的价值观世界观,这时就是会和父辈产生差异。当然还有极端反对不合的状态,也并非少数异类。我便是...
评分以前只是影影绰绰的知道辜鸿铭是清末的一个“怪才”,是有名的铁杆“保皇派”;便想当然的以为他不过是个腐朽的封建遗老,能背点四书五经,吟那么一首两首的风月诗词;历史的洪流把他抛弃,将他所有的言论都擦个干干净净,也应当不会有任何遗憾处。读了他的《中国人的精神》,...
辜老的英文造诣膜拜佩服。有点大汉族主义的味道,昔日的华夏文化的确有不少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地方,特别是被西方文化大幅度渗透同化的今天
评分中国人哪有那么好。。。。。
评分辜鸿铭大爷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永远奇葩。
评分辜老的英文造诣膜拜佩服。有点大汉族主义的味道,昔日的华夏文化的确有不少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地方,特别是被西方文化大幅度渗透同化的今天
评分辜氏之所以这么推崇华人文化,主要在于其生活的年代,支那国依然处于封建而男尊女卑的发展态势之中(虽然现在多少也是这样,但起码比那个封建时期好多了去了),而西欧、北美等西方国家的女人早就在他生活的同一时期揭竿起义搞女权运动了——也因为那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得比较快,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嘛,你让他怎么受得鸟。如果是我,也务必推崇中国文化啦。源自于性别造成的既得利益问题罢嘞,跟辜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太大太大关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