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卫红,毕业于吉林大学考古系,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现任秦咸阳城考古发掘活动的领队。曾跟随“兵马俑之父”袁仲一先生参与了秦始皇兵马俑二号坑、三号坑的考古挖掘工作。2009年担任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科的科研领队,这是兵马俑第一次科学系统规划的考古发掘,秦俑的诸多新发现也在此次考古工作中被世人所知。
曾在《国宝档案》和《百家讲坛》“镇馆之宝”担任主讲人,个人事迹曾得到《嘉人》和《中国妇女杂志》的采访,曾在一席开展考古主题的讲座。
考古大咖写给大众的考古版寻秦记!
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和秦咸阳城发掘领队许卫红根据30年来亲历的发掘现场,结合秦帝都咸阳60年的考古发掘成果,从考古发现的物质凭证,讲述史书上没有记载的秦人生活场景、秦国崛起的秘密,以及秦人创造的绚烂文化。跟随考古大咖,真正看懂兵马俑,读懂秦王朝。
在博物馆柔和灯光下展出的是国宝,而不被人注意的烂土、残砖、石块同样镌刻着独有的秦国密码。
他们从空心砖残块、骨器残片拼合出史书上缺失的秦国匠人、军官、公务员、贵族的真实生活场景,从出土的秦诏版发现秦二世胡亥的另一面,从石磐残块看出秦帝国雄厚的实力和对传统礼制的继承,从出土铜剑、车迹彩绘,发现秦人的细致浪漫、超前的环保节约理念以及对外来文明的兼收并蓄。
考古从来不是为了探宝,而是透物见人,与古人对话。无论是被展出的精美文物,还是无法被移动的遗址遗迹,考古人都亲手抚摸过,研读过,唤醒他们内在的生命力和鲜活的故事,中国文明的发生、发展,如同长卷画轴,慢慢铺展。
记得在网上看到过一条评论,大概意思是说:考古和盗墓唯一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光明正大,后者是偷偷摸摸,且还有不少人点赞。也许这种评论带有玩笑的成分,但仔细想想,这两种行为其实是有本质区别的。 考古的目的是为了发掘我国从古代时期遗留下来的文物以及相关历史,于国于民...
评分作者的微博名:探方里的资深美人。关注她微博好久经常看到她推荐考古方面的书籍和对考古时光的记录,最新一条微博还是给央视国宝大会纠错?。 我对考古是从小埋下的兴趣,高考前跟我妈说我要学考古被全家集体教育,我还为此赌气不报英语口语考试,结果我妈给我报了英语系我却...
评分记得在网上看到过一条评论,大概意思是说:考古和盗墓唯一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光明正大,后者是偷偷摸摸,且还有不少人点赞。也许这种评论带有玩笑的成分,但仔细想想,这两种行为其实是有本质区别的。 考古的目的是为了发掘我国从古代时期遗留下来的文物以及相关历史,于国于民...
评分 评分书评:深坑中见千年时光 文/葉韶歌 生日时收到《考古有意思:秦始皇的兵与城》一书,距今过去近月半的时间,除了工作便是细细阅读这本有意思的书。这本书和我的缘分有着几个未曾约定过的巧合。 巧合一,2018年尾同一个时间,恰恰我在生日,恰恰我在西安旅行,从机场步出便能在...
搞不懂豆瓣书籍现在的读者,国外专业书籍差评都是“读不懂所以翻译不好差评”,国内专业书籍反正只要大家就无条件吹捧。放到这种写给非专业读者的书里面,又要用专业的评判标准去给人家差评,在这种书上说人家不够专业显示不了你们什么水平。
评分挺好的一本书,如果看过其他有关秦历史的书籍,会觉得更有意思,好多知识干货!
评分作为一本科普向的秦代考古书籍,可以说很简洁明了,没有过多深入学术研究,很多都是平易近人的侃侃而谈,一些插画配图挺好,看完感受是对这些年咸阳秦以来考古的一些心得总结,虽书名曰秦,很多还是以秦对比论证,毕竟秦代考古材料相对不多,普通人接触更少,可以说对公众弥补这段历史这些年以来考古信息缺失,感兴趣可以慢慢接触更学术性专业性的考古书籍以资充实。
评分特别适合历史小白科普的一本书,作者作为考古专家,为读者展现了抽丝剥茧,层层推理找到对文物合理解释的过程,看的时候还是挺过瘾的,了解了一些冷知识,觉得很有意思,透物见人,喜欢书里作者为我们描绘的大秦帝国的烟火气和生活里的小乐趣。
评分图片比文字有意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