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小松左京与星新一、筒井康隆一起被誉为日本科幻小说界的“御三家”。
★知名游戏制作人小岛秀夫倾心推荐。
★奠定小松左京日本科幻"御三家”地位的杰作。
★被日本科幻圈视作对标《三体》的作品。
★新生代译者吕灵芝全新译本。
在这本书中,我头一次感到,科幻或许是值得全身心投入的、充满价值的工作。
——小松左京
一个永远在流动的沙钟,一次疑团重重的探险。失踪、死亡、遇难、原因不明的重伤……卷入这件事的人无一幸免。而在另一个宇宙维度里,一场穿梭于时间的生存之战正在进行。人类短暂的生命,将如何超越时空,超越星辰岁月,向着虚无与永远、谜团与秘密前进?
小松左京(1931—2011),生于大阪,本名小松实,是日本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同时也是随笔作家、采访记者兼剧作家。1962年他在《SF杂志》发表《易仙回乡记》,从此走上创作道路。1966年发表的《无尽长河的尽头》,使小松左京一举成名。1973年出版的《日本沉没》荣获第二十七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和第五届日本科幻文学星云奖。1985年,以小说《首都消失》获第六届日本科幻小说大奖。小松左京与星新一、筒井康隆一起被誉为日本科幻小说界的“御三家”。
对于时空穿越的小说总有奇怪的好感。可能因为对现实不满的缘故? 人类的认识在某段时期有某个限度,而想象也是基于现有知识的基础往前更推进一些。如果知识是这么长,那么幻想大约会更长一些,但是也不会无限制的长下去。 N执着的想告诉他的祖先那些经过浓缩的知识,想让他...
评分日本电影《日本沉没》曾引起了广泛关注。该片改编自小松左京的同名小说。而近日而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翻译出版的小说《无尽长河的尽头》与《日本沉没》一样,都是小松左京的重量级的科幻作品。《无尽长河的尽头》篇幅虽不大,故事的舞台却发生在800亿光年宇宙直径、10亿年的时空...
评分开头就像一个很普通的科幻故事,发现似乎不属于现实世界这个维度的沙钟,挖掘出奇怪的古坟,当我等着逐渐揭开外星人或未来人或其他什么人的神秘面纱时,故事似乎迅速迎来结局,现实世界的所有相关人员逐一消亡,甚至好像以一个日式凄美爱情故事收尾了,而谜团一个也未解。此时...
评分说起日本科幻,给我的总体感觉就是非常注重细节再加上近乎变态的疯狂想象力,是与欧美科幻迥然不同的风格。但大部分日本科幻总是让我觉得很小家子气,这部也不例外。它更像是一部超长篇科幻的缩写,具备了科幻史诗的框架,却没有成为《基地》那样的殿堂级作品。 因为这部小说...
评分《无尽长河的尽头》脑洞很大,将神话故事和宇宙科学串联到一起。让我们在历史和未来长河中见识到不同宇宙和不同时间段的相关性。我挺喜欢这种巧合的安排和设定。科学内容比较硬,得慢慢啃。说实话,以我这智商,看一遍只能理解一小部分。 有些人将本书与《三体》对标。我个人认...
最早连载于一九六五年,真是有超前时代性。前半部分读的好感动,以为有个日式小人物创造人类历史即视感,后半部分秩序混乱,作者写完据说整个人虚脱了,符合日本人一贯暧昧没有好好收尾的惯例。
评分大体的结构和想法挺喜欢的,有些地方有点粗糙和紊乱,因此稍有稚嫩之感,不过也因此将该有的时间题材的科幻要素也基本都包含在内(不过也导致稍微难读了点(;看到后记发现是1966年那个时候的作品,而且还是作者早期初入科幻时写下的,也难怪能从作品中看出诚挚的热情了(
评分想不到自己是微信读书第一个读完这本书的,小松左京1965年连载1966单行的作品在写成后五十七年的今天也毫不过时。 以细微处到宏大宇宙再回归人间一隅,野野村的冒险,佐世子的等待,无尽空间时间长河中的反抗,葛城山麓房子中平凡的守望。 时间长河中双方的步步交锋,逃亡与追捕,反击与超越,宇宙自形成的意识与物种自发展的意识在河流中无尽流淌,如同开篇的沙漏,不停流淌,但沙层高度不变。 ps.这本书又是因为韩松老师提到才看。 有担心译本的可以放心看,翻译非常流畅。
评分最近缺乏当年读圆城塔时的体力...这本读得就有点轻描淡写。点子的框架和雄心是喜欢的,但中间几章的叙述实在半狂野半混乱。想读小松老师那本由“意识”充当重要的主人公、客观的“小说宇宙史”。
评分我承认只看懂了一半。就野野村而言,他似乎实现了完美的时间闭环,从年轻时出发,到年老时归来。他对时间的感受和那位等待的女性应该完全不同!而站在更高的角度,这漫长的等待不过是第26空间微不足道的短短一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