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林的外边

防风林的外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黄启泰
出品人:后浪
页数:264
译者:
出版时间:2020-10
价格:45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0893735
丛书系列:后浪·华语文学
图书标签:
  • 自然
  • 生态
  • 环境
  • 植物
  • 林业
  • 防护林
  • 荒漠化
  • 生态修复
  • 可持续发展
  • 绿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黄锦树、言叔夏、林燿德鼎力推崇的台湾文学经典

沉寂三十年重新面世

分裂又混合的意识,繁殖又消失的自我

心灵黑洞的探索者黄启泰

以破碎的书写呈现人类的心灵图像

.

.

编辑推荐

☆ 黄启泰被作家杨丽玲称为“心灵黑洞的探索者”,作品聚焦人类内在的感受与意识;精密的结构、分析性的语言,他的小说如同处在密林间隙中的冷静凝视,痕迹隐秘地划下心灵的横切面。

☆ 林燿德曾推荐有潜力的“新世代”作者,黄启泰即为其一,并因此在1990年出版《防风林的外边》。本次再版,增收未发表篇章,也邀请黄锦树、言叔夏导读,从“内向世代、后设小说”各种角度分析,全面呈现黄启泰的创作。

☆ 随书制作一款精美明信片,图像设计结合文字摘录,四种独家样式随机赠送,供读者使用、收藏。

.

.

内容简介:

站在防风林里,黄启泰凝视外边的风景,将内心的感受写成11篇小说,折射出性别倒错、欲望冲突、精神分裂等片段;并借由运用后设形式,以及将故事建立在主观臆想与客观现实的边境,让这些作品蕴含独特氛围。这部特殊的短篇小说集,也是一份处于濒危边缘的文本。虚构与真实互相渗透,角色与创作者彼此侵犯,一切仿佛处于危地自持的状态;但最终文本接近崩解的极限时,小说家在不可能抵达的心灵尽头,召唤出“书写”最原始的面貌。

.

.

名人推荐

☆ 黄启泰以量少质精的心理小说建立他的书写特质,性别与角色认同问题在他充满魔幻和梦呓色彩的笔调下,出现了精微的观察与描写。

——林燿德(台湾作家)

☆ 在黄启泰的早期书写里,书写的可能、表达的可能比同时代人更为激烈地扣紧了存在的可能,并且有一股向不可能逼近的强大驱力。

——黄锦树(马华文学作家)

☆ 黄启泰的小说在在僭越了那些以意义作为链结的防风林边界,越渡到文本的外边,展现了一种对写作本身的自我凝视。

——言叔夏(台湾散文家)

☆ 日愈冷锐谨静的文字语言、随意识纷乱流动的形式设计,黄启泰的小说特质,每篇痕迹辗转,均企图碰触人类心灵幽闭的一隅。

——杨丽玲(台湾作家)

作者简介

黄启泰,1967 年出生于台湾花莲。毕业自台湾大学心理学系暨研究所、伦敦大学心理学系博士班。担任过台大医院临床心理师、慈济大学人类发展与心理学系副教授,现为政治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曾以《白蚁之夜》荣获第 7 届中国台湾“中央日报文学奖”小说奖佳作,著有短篇小说集《防风林的外边》。

目录信息

1 【自序】 对镜
7 【推荐序】 关于海,与及波的罗列/黄锦树
15 年轻计程车司机的海岸心事
39 韩波的朋友
63 少年维特的烦恼导读
91 秋日盐寮海边
105 防风林的外边
133 觅食者的晚宴
157 乡村精神科医生的画像
187 郊游
205 穿过记忆的欲望
219 魔王为父
239 角力
247 【文论】 风景的废墟/言叔夏
255 【附录一】 一座墓碑的身世
257 【附录二】 林中小径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对这种实验文学越来越失去兴趣。它完全不在乎情节构建,段落失去逻辑联系,人物角色形象不明确,甚至无法搭建基本意像。你可以用“内向世代”“后设”“内在风景”一些华美词汇来矫饰它,但因为我浅薄无知,在我看来就是一个心理专业的作家在玩弄文字游戏。 唯一有点兴味的是数...  

评分

对这种实验文学越来越失去兴趣。它完全不在乎情节构建,段落失去逻辑联系,人物角色形象不明确,甚至无法搭建基本意像。你可以用“内向世代”“后设”“内在风景”一些华美词汇来矫饰它,但因为我浅薄无知,在我看来就是一个心理专业的作家在玩弄文字游戏。 唯一有点兴味的是数...  

评分

黄启泰的《防风林的外边》1990 年初版于台北,尚书出版社,距今已二十八年,台湾文坛记得这作者的人大概不多了。因为《防风林的外边》之后,作者几乎就从文坛消失,大概努力当一个学者去了。还记得这名字的,大概就几个写作的同代人。 《防风林的外边》在1999 年左右曾经有一次...  

评分

对这种实验文学越来越失去兴趣。它完全不在乎情节构建,段落失去逻辑联系,人物角色形象不明确,甚至无法搭建基本意像。你可以用“内向世代”“后设”“内在风景”一些华美词汇来矫饰它,但因为我浅薄无知,在我看来就是一个心理专业的作家在玩弄文字游戏。 唯一有点兴味的是数...  

评分

等到这本上架后迫不及待立刻去看,才发现高估自己文学水平,几乎一半看不懂。本以为翻过第一篇《年轻计程车司机的海岸心事》就柳暗花明了,结果这篇居然是最容易理解的一篇,其他那些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 但作者立意我很喜欢,正像简介里说,每一篇都折射出性别倒错,欲望...  

用户评价

评分

读了三遍,还会重读。一个侧面可以被归类为同志文学,但有的篇目很心理学,我想到佛洛依德一个经典案例“史瑞伯”,同性、乱伦、倒错、精神分裂,在写法上又是元小说。或者说,以精神分裂的方式写一个元小说,我2把我1写进小说,我3又把我2写进小说……

评分

靠意识流驱动的作品,不在乎逻辑结构,甚至模糊了叙事主体,即便读者用想象也拼不出故事的全貌,只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内向探索,正如那片游走在现实边缘的防风林,让人止不住地想深入其中去寻找潜在的自我。黄启泰发挥了自己心理学的专业特长,他用作家构建意象的能力结合精神分析的方法去呈现了现代人内心的隐疾,以及对同性情感的细腻捕捉。

评分

一次模糊主体的文本“实验”,通过弱故事文本试图传递浓厚的情感电流。书中的防风林是实物,也是作者企图创设的一个理性边界,感性在边界内不断企图碰触并寻求突破。 当然我说的这些都不重要,因为我看的时候也不知道这些故事因何而起,导向何处,甚至文中每个出现的角色都似乎是凭空而来,御虚而去,只将这过程中无法抑制的悸动,留予防风林中的我。

评分

提名《年轻计程车司机的海岸心事》,反向降落故乡的海盐青年,新切糖果的清甜,爱这种调调hhh~

评分

黄启泰构筑的文学场域更像是一个折射心灵深度与广度的内在空间。文字符号铺陈出虚幻世界,成为生命样态的展示力场。意识在不同的自我与他者间摆荡、沉降、蔓延,并在触及到“防风林的外边”前集体死亡。我仿佛真的看到作者边隐藏边大喊:“我是神灵,来认识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