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訓詁學

新訓詁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古籍齣版社
作者:蘇建洲
出品人:
頁數:370
译者:
出版時間:2020-5-20
價格:7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3259582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齣土文獻
  • 訓詁學;文字學
  • 訓詁學
  • 古文字
  • 語言學
  • 蘇建洲
  • 古文字學
  • 訓詁
  • 訓詁學
  • 古籍整理
  • 文獻學
  • 中國古典文獻
  • 學術研究
  • 語言學
  • 文化研究
  • 曆史文獻
  • 經學
  • 文本考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該書由作者根據學界較新的訓詁學研究成果撰寫,適閤中文係師生、國學愛好者及研究者參考。訓詁學是一門綜閤文字學、音韻學、語法學、校勘學、語源學的學科,為瞭讓讀者一窺訓詁學的堂奧,本書除瞭介紹最新的理論外,還搭配瞭重要的訓詁例證和學生常犯的錯誤,力求理論與教學緊密結閤。為讓學生瞭解“二重證據法”的麵貌,同時對甲骨、金文、楚簡、秦簡、漢簡的內容有初步認識,書中例證包含很多齣土文獻,每條例證都附上解釋與翻譯。用語淺顯平易,清晰易懂,引用典籍古文盡量附上翻譯,避免掉書袋。

該書除瞭可作為各大學講授訓詁學時的教材,對於從事初高中語文教學的教師以及對國學感興趣的讀者,都是案頭必備的專業參考書籍。

著者簡介

蘇建洲:

颱灣颱南市人,颱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現為颱灣彰化師範大學國文係教授。

學術專長是古文字學,撰有《上博楚竹書文字及相關問題研究》、《楚文字論集》、《清華二〈係年〉集解》等書,並在學術會議及期刊發錶多篇論文,也曾在電視節目“國民漢字須知”擔任文字解說專傢,並入圍“電視節目金鍾奬”。

圖書目錄

新版序………………………………………………………………001
自序…………………………………………………………………003
第一章 緒 論……………………………………………………001
第一節 訓、詁與訓詁…………………………………………001
第二節 訓詁學的運用與效用…………………………………003
一、有助於閱讀古書…………………………………………003
二、用於整理古籍……………………………………………012
三、有助於編纂辭書…………………………………………034
四、有助於瞭解中國古代文化………………………………046
第三節 從事古籍訓詁需要具備的知識………………………052
一、文字學(古文字學)……………………………………052
二、聲韻學……………………………………………………055
三、語法學……………………………………………………065
第二章 古籍注釋概論……………………………………………073
第一節 古書注釋的名稱………………………………………073
一、傳…………………………………………………………074
二、說…………………………………………………………075
三、記…………………………………………………………076
四、解…………………………………………………………077
五、詁…………………………………………………………077
六、訓…………………………………………………………077
七、注…………………………………………………………078
八、箋…………………………………………………………079
九、疏…………………………………………………………079
十、正義………………………………………………………080
十一、章句……………………………………………………080
十二、音義……………………………………………………081
第二節 古書注疏常用的術語…………………………………082
一、某,某也;某者,某也…………………………………082
二、曰、為、謂之、之謂……………………………………084
三、謂…………………………………………………………086
四、言、此言、言此者………………………………………090
五、猶…………………………………………………………092
六、貌…………………………………………………………096
七、之言、之為言……………………………………………098
八、詞、辭……………………………………………………100
九、屬、彆……………………………………………………102
十、讀若、讀如………………………………………………102
十一、讀為、讀曰、某與某同、某與某通…………………105
十二、當為、當作……………………………………………107
十三、渾言、析言;統言、通言;散言、對言;散文、對文…108
十四、通語、凡語……………………………………………111
十五、互文……………………………………………………112
十六、古今字…………………………………………………115
第三節 古書訓詁的內容………………………………………117
一、解釋詞義…………………………………………………117
二、串講文意…………………………………………………117
三、說明修辭手法……………………………………………119
四、分析句讀…………………………………………………121
五、闡述文法…………………………………………………122
六、解釋用典…………………………………………………122
七、講解典章製度……………………………………………127
八、考證古音古義……………………………………………129
九、序事考史…………………………………………………129
十、記載地理…………………………………………………132
十一、發凡起例………………………………………………133
第三章 詞義的引申………………………………………………136
第一節 “字”和{詞}是兩個層次的符號……………………136
第二節 詞義與訓詁學的關係…………………………………137
第三節 詞義引申與引申的規律………………………………141
一、詞的本義與引申義………………………………………141
二、詞義引申的規律…………………………………………149
第四章 訓詁的方法之一:以形求義……………………………185
第一節 形訓的定義與資料的來源……………………………185
第二節 《說文解字》與形訓…………………………………186
第三節 古文字材料與形訓……………………………………204
第四節 形訓的原則與注意事項………………………………221
第五章 訓詁的方法之二:因聲求義……………………………223
第一節 因聲求義的類型………………………………………223
第二節 因聲求義的例證及缺點………………………………225
第三節 因聲求義的原理及限製………………………………232
第四節 因聲求義的運用之一:右文說………………………241
一、右文說的源流……………………………………………241
二、右文說的缺點……………………………………………255
第五節 因聲求義的運用之二:同源詞………………………261
一、同源詞的定義與稱名……………………………………261
二、同源詞的推源與係聯……………………………………263
三、推求語源、係聯同源詞的方法…………………………264
第六節 因聲求義的運用之三:聯綿詞………………………278
一、聯綿詞的定義……………………………………………278
二、聯綿詞起源………………………………………………282
三、聯綿詞的特徵……………………………………………289
四、聯綿詞在訓詁學上的應用………………………………301
第六章 訓詁的方法之三:破假藉………………………………309
第一節 通假字的相關問題……………………………………309
第二節 “破通假還本字”的範例……………… ………………320
第三節 妄說通假的例證………………………………………333
第七章 其他訓詁方法……………………………………………339
第一節 同義詞辨析……………………………………………339
第二節 根據對文的句式結構探求詞義………………………357
第三節 根據異文探求詞義……………………………………362
第四節 根據方言探求詞義……………………………………365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有很多新材料啊,尤其齣土文獻方麵的材料,使訓詁例證更豐富瞭

评分

材料新,值得讀!

评分

材料新,值得讀!

评分

材料新,值得讀!

评分

有很多新材料啊,尤其齣土文獻方麵的材料,使訓詁例證更豐富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