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哲學對話:不同而相通

中西哲學對話:不同而相通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東方齣版中心
作者:張世英
出品人:
頁數:500
译者:
出版時間:
價格:89.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47316016
叢書系列:比較哲學翻譯與研究叢書
圖書標籤:
  • 中國哲學
  • 西方哲學
  • 現代性
  • 比較哲學
  • 哲學
  • 新書記
  • =i2+b2=
  • 2020
  • 中西哲學對話
  • 哲學比較
  • 思想交流
  • 文化對話
  • 相通性
  • 差異性
  • 哲學史
  • 跨文化
  • 智慧傳承
  • 思想碰撞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宇宙這一“萬有相通”的網絡整體中的每一個交叉點(每一事、一物、一人),都既有其當前呈現的狀態,又有其背後作無窮盡的聯係為背景。用中國美學的語言來說,前者叫做“秀”,後者叫做“隱”;用西方哲學的語言來說,前者叫做“在場的東西”,後者叫做“不在場的東西”(海德格爾稱前者為“顯現”,後者為“隱蔽”)。是後者構成前者、形成前者、成就前者;後者是前者之源、之母。宇宙間的任何一事、一物、一人,皆是“在場”與“不在場”的統一,“顯”與“隱”的融閤。

著者簡介

張世英,當代著名哲學傢;1921年生,1946年畢業於西南聯閤大學哲學係;1946—1952年在南開大學、武漢大學任教;1952年至今,曆任北京大學哲學係、外國哲學研究所講師、副教授、教授、所學術委員會主任、校學術委員會委員;現任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兼任《黑格爾全集》中文版(人民齣版社)主編、中華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顧問,曾任中西哲學與文化研究會會長、全國西方哲學學科重點第一學術帶頭人;曾應邀到德國美因茲大學、奧地利維也納大學、日本京都大學作學術講演,在美國、瑞士、法國、德國參加國際學術會議並作學術報告;主要著作有《張世英迴憶錄》《中西文化與自我》《美在自由》《張世英講演錄》《我的思想傢園》《歸途:我的哲學生涯》《張世英自選集》《境界與文化》《哲學導論》《新哲學講演錄》《天人之際》《北窗囈語》《進入澄明之境》《張世英學術文化隨筆》《解讀黑格爾精神現象學》《論黑格爾的精神哲學》《論黑格爾的邏輯學》《黑格爾小邏輯譯注》《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黑格爾辭典》(主編)等。

圖書目錄

目 錄
第一編 哲學本體論與認識論
第一章 哲學的含義
第二章 人生在世的兩種“在世結構”——“主二分”與“天人閤一”
第三章 兩種超越:縱嚮超越與橫嚮超越 兩種目標:相同與相通
第四章 兩種真理觀:符閤說與去蔽說
第五章 論境界
第六章 超越自我
第七章 超越之路
第二編 審美觀
第八章 審美意識的在世結構:人與世界的融閤
第九章 典型說與顯隱說
第十章 兩種哲學,兩種語言觀
第十—章 語言的詩性與詩的語言
第十二章 生活的藝術化與藝術的神聖性
第十三章 美在自由
第十四章 哲學之美―—從西方後現代藝術談起
第三編 倫理觀
第十五章 人與世界的兩重性
第十六章 人類中心論與民胞物與說
第十七章 建立道德律的方式:對話與獨白
第十八章 知行問題的道德含義與認識論含義
第十九章 道德與宗教一為道德尋找一種無神論的宗教根據
第二十章 基督教與道德一一我們的道德意識可以從基督教那裏吸取點什麼?
第四編 自我觀
第二十一章 中西傳統哲學的形成及其對文化的影 響——兩種實現自我的方式,兩種文化*
第二十二章 個體性自我顯現的曆程:中國與西方
第二十三章 西方美學思想與自我
第二十四章 中國古典美學思想與自我
第五編 哲學發展的曆程
第二十五章 西方哲學發展的曆程
第二十六章 中國哲學發展的曆程
第二十七章 西方的“船堅炮利”對“東方睡獅”的震撼——西學的第二次輸入
結語
“ 學做人”與“仰望星空”
附錄
做一個有詩意的自由人——2018年在第24屆世界哲學大會上的發言
人名索引
書名索引
名詞索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