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哲学对话:不同而相通

中西哲学对话:不同而相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东方出版中心
作者:张世英
出品人:
页数:500
译者:
出版时间:
价格:89.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7316016
丛书系列:比较哲学翻译与研究丛书
图书标签:
  • 中国哲学
  • 西方哲学
  • 现代性
  • 比较哲学
  • 哲学
  • 新书记
  • =i2+b2=
  • 2020
  • 中西哲学对话
  • 哲学比较
  • 思想交流
  • 文化对话
  • 相通性
  • 差异性
  • 哲学史
  • 跨文化
  • 智慧传承
  • 思想碰撞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宇宙这一“万有相通”的网络整体中的每一个交叉点(每一事、一物、一人),都既有其当前呈现的状态,又有其背后作无穷尽的联系为背景。用中国美学的语言来说,前者叫做“秀”,后者叫做“隐”;用西方哲学的语言来说,前者叫做“在场的东西”,后者叫做“不在场的东西”(海德格尔称前者为“显现”,后者为“隐蔽”)。是后者构成前者、形成前者、成就前者;后者是前者之源、之母。宇宙间的任何一事、一物、一人,皆是“在场”与“不在场”的统一,“显”与“隐”的融合。

作者简介

张世英,当代著名哲学家;1921年生,1946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1946—1952年在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任教;1952年至今,历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研究所讲师、副教授、教授、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黑格尔全集》中文版(人民出版社)主编、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顾问,曾任中西哲学与文化研究会会长、全国西方哲学学科重点第一学术带头人;曾应邀到德国美因兹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日本京都大学作学术讲演,在美国、瑞士、法国、德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作学术报告;主要著作有《张世英回忆录》《中西文化与自我》《美在自由》《张世英讲演录》《我的思想家园》《归途:我的哲学生涯》《张世英自选集》《境界与文化》《哲学导论》《新哲学讲演录》《天人之际》《北窗呓语》《进入澄明之境》《张世英学术文化随笔》《解读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论黑格尔的精神哲学》《论黑格尔的逻辑学》《黑格尔小逻辑译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黑格尔辞典》(主编)等。

目录信息

目 录
第一编 哲学本体论与认识论
第一章 哲学的含义
第二章 人生在世的两种“在世结构”——“主二分”与“天人合一”
第三章 两种超越:纵向超越与横向超越 两种目标:相同与相通
第四章 两种真理观:符合说与去蔽说
第五章 论境界
第六章 超越自我
第七章 超越之路
第二编 审美观
第八章 审美意识的在世结构:人与世界的融合
第九章 典型说与显隐说
第十章 两种哲学,两种语言观
第十—章 语言的诗性与诗的语言
第十二章 生活的艺术化与艺术的神圣性
第十三章 美在自由
第十四章 哲学之美―—从西方后现代艺术谈起
第三编 伦理观
第十五章 人与世界的两重性
第十六章 人类中心论与民胞物与说
第十七章 建立道德律的方式:对话与独白
第十八章 知行问题的道德含义与认识论含义
第十九章 道德与宗教一为道德寻找一种无神论的宗教根据
第二十章 基督教与道德一一我们的道德意识可以从基督教那里吸取点什么?
第四编 自我观
第二十一章 中西传统哲学的形成及其对文化的影 响——两种实现自我的方式,两种文化*
第二十二章 个体性自我显现的历程:中国与西方
第二十三章 西方美学思想与自我
第二十四章 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与自我
第五编 哲学发展的历程
第二十五章 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
第二十六章 中国哲学发展的历程
第二十七章 西方的“船坚炮利”对“东方睡狮”的震撼——西学的第二次输入
结语
“ 学做人”与“仰望星空”
附录
做一个有诗意的自由人——2018年在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上的发言
人名索引
书名索引
名词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