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Norton Critical Edition presents Tocqueville’s classic text in the Henry Reeve translation. It is accompanied by detailed explanatory annotations and an introduction addressing Democracy in America ’s canonic and iconic place in American life. “Backgrounds” includes seven letters offering Tocqueville’s impressions of his nine-and-a-half month journey through the United States. Nine contemporary reviews, both American and European, trace Democracy in America ’s varied initial reception. Thirteen “Interpretations” gauge Tocqueville’s influence on American political thought and on democracy’s legacy. Contributors include David Riesman, Max Lerner, Robert Nisbet, James T. Schleifer, Catherine Zuckert, Sheldon S. Wolin, Edward C. Banfield, Daniel T. Rodgers, Arthur Schlesinger Jr., Sean Wilentz, Henry Steele Commager, James T. Kloppenberg, and Tamara M. Teale.
托剋維爾(1805-1859),法國曆史學傢、社會學傢。主要代錶作有《論美國的民主》第一捲(1835)、《論美國的民主》第二捲(1840年)、《舊製度與大革命〉。《論美國的民主》使他享有世界聲譽。其上捲的第一部分講述美國的政治製度,第二部分對美國的民主進行社會學的分析。下捲分四個部分,以美國為背景發揮其政治哲學和政治社會學思想。齣身貴族世傢,經曆過五個“朝代”(法蘭西第一帝國、波旁復闢王朝、七月王朝、法蘭西第二共和國、法蘭西第二帝國)。前期熱心於政治,1838年齣任眾議院議員,1848年二月革命後參與製訂第二共和國憲法,1849年一度齣任外交部長。1851年路易·波拿巴建立第二帝國,托剋維爾對政治日益失望,從政治舞颱上逐漸淡齣,並逐漸認識到自己“擅長思想勝於行動”。《托剋維爾迴憶錄》是一本關於1848年法國二月革命的迴憶錄,對其間許多人物(比如路易·菲力浦、路易·拿破侖、阿道夫·梯也爾、路易·勃朗等)的評述十分尖銳,用語幾近刻薄。可能由於這個原因,該書在作者死後34年(1893年)纔首次齣版。
在《产权与制度变迁》一书的封底上,周其仁老师写到:“也许因为头脑和心智被真实世界里有待解释说明的现象充斥,我对在想象的约束条件下表现高超智力的学问一概没有兴趣。” 周其仁老师跟随杜润生做农村调查研究而起家学术。巧合的是,张五常老师是在香港闹市亲身卖柑后才写下...
評分显而易见,如果政府集权与行政权结合起来,就会获得无限的权力。这样它便会使人完全的长期的不敢表示自己的意志,习惯于不是在一个问题上和暂时的表示服从,而是在所有问题上和天天表示服从,因此他不仅能用自己的权力制服别人,而且能用人民的习惯驾御人民。他先把人民彼此孤...
評分第一部分 民主在美国对智力活动的影响 托克维尔开篇即提到哲学 他说他认为在文明世界里没有一个国家像美国那样最不注重哲学了 具体表现在没有人没有自己的哲学学派 对欧洲的互相对立的一切学派也漠不关心 甚至连它们的名称都几乎一无所知 但如果具体说到他们的哲学方法 “摆脱...
評分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译林出版社2012年10月 2012年4月20日夜晚读到此书,一直到2012年4月21日凌晨在从南京到阜阳的车厢里读完此书。这趟列车是凌晨一点五十二分从南京始发,托克维尔的这部书之前没有听人介绍,是先从豆瓣看手机电子书看到大约一点多,觉得很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