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研究指南

感情研究指南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華東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美]威廉·瑞迪
出品人:薄荷實驗
頁數:0
译者:周娜
出版時間:2020-5
價格:84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76000146
叢書系列:薄荷實驗
圖書標籤:
  • 社會學
  • 情感史
  • 情感
  • 文化研究
  • 愛情
  • 威廉·瑞迪
  • 方法論
  • 美國
  • 情感
  • 愛情
  • 人際關係
  • 心理學
  • 溝通
  • 自我提升
  • 戀愛技巧
  • 情感分析
  • 兩性關係
  • 幸福感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追問一個人的情感是否發自內心,即情感的真與僞,這種提問本身沒有什麼意義,因為所有成年人的情感體驗其實都是被訓練的結果。”

一個人內心的情感體驗,是某種關係的體現。無論是個人、團體還是階層的情感錶達,都無法忽視社會情感準則的教化訓練。本書作為情感史研究的奠基之作,提齣瞭情感錶達、情感體製、情感導航、情感自由、情感痛苦等理論,並以“情感主義”為切入點,研究啓濛時代及法國大革命時期人們情感錶達方式的變化及其意義。沙龍、共濟會、咖啡館等情感避難所的齣現,是人們避免情感痛苦、追求情感自由的錶現。人們在日記、通信、演講中錶露齣對情感自由的嚮往,報紙刊物以及私人發行的小冊子也在這方麵發揮瞭引領作用。呼籲情感真摯、拒絕僞善成為人們在情感錶達方麵的基本要求。這種情感錶達方式並不僅限於小說、戲劇等文學創作,而是成為一種社會行為規範,上升為一種政治上的“美德”。

由此,雷迪清晰勾勒齣情感與認知、情感與理性、情感錶達與文化之間的關係,在“硬邦邦”的“理性”材料之外,強調“情感有自身的曆史”,使情感成為曆史學的閤理研究麵嚮,為情感史的發展提供瞭堅實的理論支撐。

=================================

專傢推薦:

雷迪通過提齣問題,提供一些關於集體情感變化及其限製的答案,開啓瞭情感研究跨學科領域的新階段。—— 《美國社會學雜誌》

這是一項不同尋常的工作,既刺激又富有成效....雷迪的直覺是,情感不應該簡單地從“思想”中區分齣來,這種直覺發展得非常齣色……我相信這本書將成為任何關於自我和情感的人類學中的必讀書目。——紐約大學弗雷德·邁爾斯

這是一本深刻的學術著作,將成為快速發展的跨學科情感研究的核心。雷迪在心理學、人類學和曆史學之間架起瞭橋梁,探討瞭情感是管理與人類最親密的關係的過程這一迷人的觀點。

——基思·奧剋利,多倫多大學教授,認知心理學傢,小說傢

著者簡介

威廉·雷迪(William M. Reddy)是情感史研究的先驅,文化人類學學者。曾任職於杜剋大學和巴黎高等社會科學研究學院。齣版有《浪漫愛情的形成》(The Making of Romantic Love: Longing and Sexuality in Europe, South Asia, and Japan, 900-1200 CE. ),《現代歐洲的金錢與自由》(Money and Liberty in Modern Europe: A Critique of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等。

譯者簡介

周娜,華中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博士後。

圖書目錄

序言......001
第一部分情感是什麼?
第一章認知心理學的迴答......003
第二章人類學的迴答......044
第三章情感錶達: 一種話語—行動......083
第四章情感自由......148
第二部分曆史中的情感: 法國(1700年—1850年)
第五章感傷主義繁榮期(1700年—1789年)......185
第六章法國大革命時期的感傷主義(1789年—1815年)......229
第七章自由理性,浪漫激情(1815年—1848年)......282
第八章小人物的命運: 19世紀早期案例......343
總結......418
附錄A對選自《法院公報》樣本中特殊案件的細錄......443
附錄B對選自“凡爾賽民事法庭檔案”樣本中特殊案件的細錄......455
參考文獻......461序言序言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来源:《史学月刊》2018年第4期 作者:孙一萍 近年来,情感史研究倍受关注。虽然学界对情感史的一些基本问题尚未达成一致,但越来越多的史家开始重视情感因素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史学研究中所使用的情感词汇,即所谓情感描述(descriptors)如喜悦、痛苦、悲伤、愤怒、嫉妒等,...  

評分

来源:《史学月刊》2018年第4期 作者:孙一萍 近年来,情感史研究倍受关注。虽然学界对情感史的一些基本问题尚未达成一致,但越来越多的史家开始重视情感因素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史学研究中所使用的情感词汇,即所谓情感描述(descriptors)如喜悦、痛苦、悲伤、愤怒、嫉妒等,...  

評分

由于译本没有标出对应原文页码,阅读时也并未精读全书,仅提出阅读中记下的一些bug,有心人可以结合原文对比阅读,这个译本瑕疵还是很多的…… 注:原文对应的是Reddy William, M. (2001). The Navigation of Feeling. A Framework for the History of Emotions. Cambridge: Ca...

評分

来源:《史学月刊》2018年第4期 作者:孙一萍 近年来,情感史研究倍受关注。虽然学界对情感史的一些基本问题尚未达成一致,但越来越多的史家开始重视情感因素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史学研究中所使用的情感词汇,即所谓情感描述(descriptors)如喜悦、痛苦、悲伤、愤怒、嫉妒等,...  

評分

由于译本没有标出对应原文页码,阅读时也并未精读全书,仅提出阅读中记下的一些bug,有心人可以结合原文对比阅读,这个译本瑕疵还是很多的…… 注:原文对应的是Reddy William, M. (2001). The Navigation of Feeling. A Framework for the History of Emotions. Cambridge: Ca...

用戶評價

评分

本領域重要著作。我一直好奇“感情史”與“心態史”的區彆在哪裏,本書並未給齣答案。大部分內容是“感情錶達的曆史”,圍繞法國大革命展開,對於感傷主義的興起與衰落著墨頗多。問題也許在於,錶達齣來的感情具有趨同性,當然是受到社會文化型塑的結果;而這並不能代錶私人的、溢齣社會規範之外的、特彆是未錶達齣來的感情。曆史研究有話語依賴,這是先天不足,無可奈何。

评分

頁99 Butler 全數誤作巴爾特;頁130 Marshall Sahlins 誤作薩爾斯;頁120 Gorttman 應為Gottman;頁133 第二段段末齣現逗號(是不是封麵在你眼前遮住瞭簾?

评分

試圖打通人類學和心理學。

评分

情感史中不多見的專書,切入視角獨特,如此一來,很多事情都說得通瞭,最精彩處恐怕要算是對法國大革命前後的社會情感史分析瞭。Bug 2處:P48,Tihiti應為Tahiti;P237,1972應為1792.

评分

這一套叢書真讓人失望,完全當不起“實驗”,太多標準的學術生産行貨,還有一些二流的、過時的研究,“薄荷”倒是對的,搞搞小清新的標簽。就這本書來說,理論誰都可以來發揮,法國大革命也是絕好的題目,但看到最後:搞瞭幾個(個體本位的)新術語也沒怎麼用上,就用“感傷主義”一葉障目對那段曆史做瞭平闆的分析——就這就這就這?情感人類學的話,還不如先把Abu-Lughod、Lutz等人的開創性民族誌先好好翻譯過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