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研究指南

感情研究指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威廉·瑞迪
出品人:薄荷实验
页数:0
译者:周娜
出版时间:2020-5
价格:84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76000146
丛书系列:薄荷实验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情感史
  • 情感
  • 文化研究
  • 爱情
  • 威廉·瑞迪
  • 方法论
  • 美国
  • 情感
  • 爱情
  • 人际关系
  • 心理学
  • 沟通
  • 自我提升
  • 恋爱技巧
  • 情感分析
  • 两性关系
  • 幸福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追问一个人的情感是否发自内心,即情感的真与伪,这种提问本身没有什么意义,因为所有成年人的情感体验其实都是被训练的结果。”

一个人内心的情感体验,是某种关系的体现。无论是个人、团体还是阶层的情感表达,都无法忽视社会情感准则的教化训练。本书作为情感史研究的奠基之作,提出了情感表达、情感体制、情感导航、情感自由、情感痛苦等理论,并以“情感主义”为切入点,研究启蒙时代及法国大革命时期人们情感表达方式的变化及其意义。沙龙、共济会、咖啡馆等情感避难所的出现,是人们避免情感痛苦、追求情感自由的表现。人们在日记、通信、演讲中表露出对情感自由的向往,报纸刊物以及私人发行的小册子也在这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呼吁情感真挚、拒绝伪善成为人们在情感表达方面的基本要求。这种情感表达方式并不仅限于小说、戏剧等文学创作,而是成为一种社会行为规范,上升为一种政治上的“美德”。

由此,雷迪清晰勾勒出情感与认知、情感与理性、情感表达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在“硬邦邦”的“理性”材料之外,强调“情感有自身的历史”,使情感成为历史学的合理研究面向,为情感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

专家推荐:

雷迪通过提出问题,提供一些关于集体情感变化及其限制的答案,开启了情感研究跨学科领域的新阶段。—— 《美国社会学杂志》

这是一项不同寻常的工作,既刺激又富有成效....雷迪的直觉是,情感不应该简单地从“思想”中区分出来,这种直觉发展得非常出色……我相信这本书将成为任何关于自我和情感的人类学中的必读书目。——纽约大学弗雷德·迈尔斯

这是一本深刻的学术著作,将成为快速发展的跨学科情感研究的核心。雷迪在心理学、人类学和历史学之间架起了桥梁,探讨了情感是管理与人类最亲密的关系的过程这一迷人的观点。

——基思·奥克利,多伦多大学教授,认知心理学家,小说家

作者简介

威廉·雷迪(William M. Reddy)是情感史研究的先驱,文化人类学学者。曾任职于杜克大学和巴黎高等社会科学研究学院。出版有《浪漫爱情的形成》(The Making of Romantic Love: Longing and Sexuality in Europe, South Asia, and Japan, 900-1200 CE. ),《现代欧洲的金钱与自由》(Money and Liberty in Modern Europe: A Critique of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等。

译者简介

周娜,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后。

目录信息

序言......001
第一部分情感是什么?
第一章认知心理学的回答......003
第二章人类学的回答......044
第三章情感表达: 一种话语—行动......083
第四章情感自由......148
第二部分历史中的情感: 法国(1700年—1850年)
第五章感伤主义繁荣期(1700年—1789年)......185
第六章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感伤主义(1789年—1815年)......229
第七章自由理性,浪漫激情(1815年—1848年)......282
第八章小人物的命运: 19世纪早期案例......343
总结......418
附录A对选自《法院公报》样本中特殊案件的细录......443
附录B对选自“凡尔赛民事法庭档案”样本中特殊案件的细录......455
参考文献......461序言序言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来源:《史学月刊》2018年第4期 作者:孙一萍 近年来,情感史研究倍受关注。虽然学界对情感史的一些基本问题尚未达成一致,但越来越多的史家开始重视情感因素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史学研究中所使用的情感词汇,即所谓情感描述(descriptors)如喜悦、痛苦、悲伤、愤怒、嫉妒等,...  

评分

来源:《史学月刊》2018年第4期 作者:孙一萍 近年来,情感史研究倍受关注。虽然学界对情感史的一些基本问题尚未达成一致,但越来越多的史家开始重视情感因素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史学研究中所使用的情感词汇,即所谓情感描述(descriptors)如喜悦、痛苦、悲伤、愤怒、嫉妒等,...  

评分

来源:《史学月刊》2018年第4期 作者:孙一萍 近年来,情感史研究倍受关注。虽然学界对情感史的一些基本问题尚未达成一致,但越来越多的史家开始重视情感因素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史学研究中所使用的情感词汇,即所谓情感描述(descriptors)如喜悦、痛苦、悲伤、愤怒、嫉妒等,...  

评分

由于译本没有标出对应原文页码,阅读时也并未精读全书,仅提出阅读中记下的一些bug,有心人可以结合原文对比阅读,这个译本瑕疵还是很多的…… 注:原文对应的是Reddy William, M. (2001). The Navigation of Feeling. A Framework for the History of Emotions. Cambridge: Ca...

评分

来源:《史学月刊》2018年第4期 作者:孙一萍 近年来,情感史研究倍受关注。虽然学界对情感史的一些基本问题尚未达成一致,但越来越多的史家开始重视情感因素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史学研究中所使用的情感词汇,即所谓情感描述(descriptors)如喜悦、痛苦、悲伤、愤怒、嫉妒等,...  

用户评价

评分

读起来颇为吃力,建议感兴趣者看一下已发表的王晴佳、孙一萍、赵涵等文。翻译虽说是见仁见智的事,但本书的一些关键概念其实和国内其他学者的译法有很大出入。如全书最重要的概念emotives,已刊的介绍性文章大都译为“情感表达”,本书则译为了“衔情话语”,本书的汉语译法实在太过陌生,加之缺乏充分的翻译解释,实际上很难理解;emotional regime大都译为“情感体制”,本书则翻译成了“情感政体”,前者的涵阔范围更大一些;第二部分实证研究的关键词sentimentalism,有些译为“情感主义”,本书则翻译成了“感伤主义”,从研究内容看,前者似乎更佳。简单来说,情感史主要关注人们在情感表达过程中是如何与他人及社会互动的,情感体验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张力揭示了怎样的权力关系、组织结构及文化特征。

评分

本领域重要著作。我一直好奇“感情史”与“心态史”的区别在哪里,本书并未给出答案。大部分内容是“感情表达的历史”,围绕法国大革命展开,对于感伤主义的兴起与衰落着墨颇多。问题也许在于,表达出来的感情具有趋同性,当然是受到社会文化型塑的结果;而这并不能代表私人的、溢出社会规范之外的、特别是未表达出来的感情。历史研究有话语依赖,这是先天不足,无可奈何。

评分

试图打通人类学和心理学。

评分

作者的关键理论术语翻译得过于生硬,相关章节也存在上述问题。

评分

页99 Butler 全数误作巴尔特;页130 Marshall Sahlins 误作萨尔斯;页120 Gorttman 应为Gottman;页133 第二段段末出现逗号(是不是封面在你眼前遮住了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