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是梁启超的代表作之一。原是梁启超1923年夏至1924年春夏间,在南开大学、清华学校讲授“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课程之讲义。作者从“时代思潮”、“复古求解放”等理念入手,论述了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清初各学派建设及主要学者成就、清代学者整理旧学的总成绩三大问题。其目的“是要说明清朝一代学术变迁之大势及其在文化上所贡献的分量和价值”,纵横并立,经纬互持,将清代学术置于十七、十八、十九三个世纪的中国学术史发展中,对经学、小学、音韵学、校注古籍、辨伪书、辑佚书、史学、方志学、地理学、谱牒学、历算学、乐曲学、金石学及其他科学等二十个学术门类的成就及各学科概貌做了整体评述和清晰勾划,第一次完整、系统地将其启蒙、发展与流变展示在人们面前。
本次整理以最为通行的1936年中华书局《饮冰室合集》本为底本,以《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稿本、清华学校讲义本、《史地学报》刊载本、《东方杂志》刊载本、民志书店第四版单行本、《东方文库续编》本为通校本,以《中国近三百年学术概略》稿本、南开大学暑期讲义本、辅仁大学铅排本、重庆中华书局重排重校单行本以及《学灯》《晨报五周年纪念增刊》《晨报副镌》等报刊所刊载者为参校本,举凡脱、讹、衍、倒者一千数百处,一一校订,使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之文本,更为完善。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辛亥革命之后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担任司法总长;后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并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梁启超被公认为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他退出政治舞台后,受聘成为清华国学院导师,从事学术研究,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碑帖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且以史学研究成绩最为显著。
俞国林,浙江桐乡人。2001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为中华书局总编辑助理,学术著作出版中心主任,兼《文史》编辑部主任。主持或参与编辑出版《全元诗》《唐五代传奇集》《孙诒让全集》《皮锡瑞全集》《南明史》《翁心存日记》《孟森著作集》《顾颉刚全集》《容庚学术著作全集》《陈梦家著作集》《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等,曾主持国家新闻广电出版总局指导的《学术著作出版规范》之“古籍整理出版规范”的制定。著作有《天盖遗民:吕留良传》《顾颉刚旧藏签名本图录》《吕留良诗笺释》等,点校有《四书讲义》《吕留良全集》《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贻安堂诗集》等。
梁公该书旨在梳理明清之际的学术的变动。因此,在梳理的过程之中明儒对阳明之学的反动梁公是作了有益的分析,对八股之士也站在历史的角度上表明了自己的看法。而我感触最深的尤是梁公在学术史上融入明末历史,使得读者真真切切的感觉到一个个著书立说的文人的投入到民族斗争之...
评分中国画报出版社的这本梁启超《中国进三百年学术史》定价才19.8元,网上实际的售价仅5.1元,这么经典的著作,这么平易近人的价格,让人不心动都难。 整体来讲,本书的装订还是很好的,编排上也无吐槽之处。没有那些杂七杂八的人写序、导读之类的,内容的排版设计上也是挺用心的...
评分一、时代背景 本书原为梁启超于1923-1924 年间在清华大学的讲义,后根据听讲者回忆整理成书。彼时中华民国成立不久,国内军阀割据,国外一战刚结束。在文化上,新文化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对传统文化的批判让梁启超在内的许多文人感觉到了危机。初读时我还在疑惑,内...
个总的眼光和学识都值得信赖:)
评分旧书不厌百回读
评分旧书不厌百回读
评分自大二阅朱维铮校注清学史二种,已历三年。早岁爱下编之录鬼簿,以为文献俱在,拥宝山而自雄,今思之斯时不过狺狺小丑,浮泛云耳。今重翻阅新校注本,独同心于颜李学派,"读书愈多愈惑,审事机愈无识,办经济愈无力""心上想过,口上讲过,书上见过,都不得力,临事依旧是所习者出"。而今此思大抵变态为虽理通而为佞人,但功成则作尊豪,何其怪哉?
评分这个版本为何天下最好?我重读一遍以后就告诉你们知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