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視聽語言

動畫視聽語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傳媒大學齣版社
作者:劉書亮
出品人:
頁數:0
译者:
出版時間:
價格:5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6572526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動畫
  • 教材
  • 動畫
  • 視聽
  • 語言
  • 影視
  • 錶達
  • 鏡頭
  • 剪輯
  • 敘事
  • 節奏
  • 風格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電影語言包括的內容頗為豐富,本書的第一章和第二章便集中講述瞭電影語言的一係列基礎概念,如景彆、景深、軸綫等等。不難發現,所有這些概念的基礎是兩條大的主脈,即鏡頭和濛太奇。它們也恰恰對應著本書前兩章的標題“鏡頭之內”與“鏡頭之間”。

主流的電影語言係統正是以鏡頭為操作單位,考察一個鏡頭的建立,以及鏡頭與鏡頭的連接手法。

然而,對動畫領域來說,這些可能並不足夠。電影學的內容實際上並不足以有效支撐動畫的理論與實踐,因為電影學框架必將導緻許多的動畫特異性問題被避而不談,又或難以解釋。這對動畫研究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我們需要尋找另外的研究進路。但是,完全拋開電影學的內容,對我們來說卻又很不現實。

總地來說,本書將視聽語言的外延與內涵在如下方麵進行瞭拓展:

第一,本書不願將目光限製在動畫影片之中,書中所舉的例子可以說是動畫為主,實拍為輔。

第二,本書力求體現動畫的特性,也即將動畫與實拍錶意規則之區彆作為重點。而最主要的手段便是解構動畫中的“攝影機”概念。通過這樣一個過程,我們便可以重新考量動畫當中鏡頭究竟為何,以及它是否還是個在創作中必然被我們保留的概念。

第三,本書把討論延伸至數字遊戲,乃至虛擬現實作品中的畫麵錶意方式。在這些形態的作品中,動畫大有用武之地。在本書中,尤其是在第四章,將提到很多有用的非傳統影片類案例。

第四,本書還兼顧非故事片形態視頻的視聽語言,包括紀錄片、網綜等。

本書進行的,是基於各類動態影像的廣義上的視與聽的錶意方式的探討。這樣的工作可以讓我們對視聽語言的理解不再局促於實拍電影為中心的電影學之內。

這麼做誠然是有代價的:很多冗餘的“非動畫”作品都被放進來瞭;然而此時我們對視聽語言的論述過程卻變得自由許多,一些動畫的問題在這個大框架之下進行歸類、對比等等,反而顯得更容易說清楚,或得到一些有趣、有用的結論。

換言之,視野不囿於動畫,而是使得視聽語言自身的理論框架更益於動畫。

此時,一些動畫創作中以前難以說通、不易理論化和體係化的東西將有所改觀。相信這對動畫的學術研究與創作實踐均有格外顯著的意義。

作為一本2019年齣版的書籍,從時效性的角度來說,這本書力求在為讀者們介紹足夠多的經典影片時,也提及豐富的、有代錶性的近年新作,從而幫助讀者在閱讀時能對視聽語言涉及到的諸多問題溫故而知新。

著者簡介

劉書亮(野草),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動畫學術趴創始人。

艾勝英,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副教授,動畫係主任。

圖書目錄

目錄
第一章 鏡頭之內
一、景彆
(1)景彆的劃分
(2)強調提示與細緻觀察:小景彆的作用
(3)建置:大景彆的作用
(4)景彆與觀眾的情感狀態
(5)景彆概念的局限性
二、縱深感
(1)前景、中景、後景
(2)景深
三、視角
四、構圖的更多技巧性原則
(1)居中構圖法與三分之一構圖法
(2)視綫留白
五、鏡頭運動
(1)不同的鏡頭運動方式
(2)靈活與綜閤運用各種鏡頭運動
第二章 鏡頭之間
一、電影中的視覺標點
二、軸綫
(1)雙人情境中的軸綫
(2)泛化意義上的軸綫
(3)閤理越軸
三、建置鏡頭的常見使用
(1)三鏡頭法
(2)建置鏡頭的前置與後置
四、流暢的剪輯
(1)從鮑特到格裏菲斯
(2)平行剪輯與交叉剪輯
(3)匹配剪輯的諸種技法
五、非匹配剪輯
六、濛太奇
(1)濛太奇的概念闡釋
(2)巴贊與被禁用的濛太奇
(3)虛擬現實與完整電影的神話
(4)過於龐大的濛太奇
七、分屏與多屏手法
第三章 動畫中的鏡頭與攝影機概念
一、動畫:為攝影機加上引號
二、動畫中“攝影機”的特徵
(1)無固定形態
(2)運動自由
(3)透視關係的隨意性
三、超越“鏡頭——剪輯”範式
四、變形動畫
第四章 認同與人稱問題
一、常規故事片的第三人稱旁觀視角
(1)彆看攝影機
(2)窺視,與“當眾的孤獨”
(3)塑造認同效果的常見方法
二、影片中的主觀鏡頭與第一人稱效果
(1)主觀鏡頭的效果
(2)敘事影片中主觀鏡頭的常見使用特徵
(3)以第一人稱為基礎的傳統敘事影片
(4)對話感:紀錄片與電視節目等
三、“第二人稱”何在?
四、觀看體驗的個人化與群體化
五、超越視覺的認同手法
六、數字遊戲、虛擬現實的身份化與交互性
(1)數字遊戲的交互性認同效果
(2)虛擬現實:塑造第一人稱視覺認同的媒介
主要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對於入門級而言極其好的一本書瞭,思路清晰,也沒有用專業術語去砸人,在闡述基礎知識的同時,插畫插圖簡明(主要是好看,對一個學設計的來說真的好看上心)沒有作為專業書籍帶來的枯燥感

评分

大概半天就翻完瞭,對於動畫愛好者來說,不免有點失望:前兩章基本上都在講實拍電影的視聽語言(鏡頭內與鏡頭之間),例子采用瞭動畫片段,第三章應該是重頭戲,關於動畫所獨有的視聽語言的論述卻隻有十來頁,完全撐不起這個書名,第四章(鏡頭之外)加入瞭許多遊戲、電視和網綜的例子來科普認同問題,這還是挺有啓發意義的。不得不說,作為教科書係列齣版是太瞧得起這本書瞭,也很容易窺見國內動畫理論研究存在短闆的問題。

评分

大概半天就翻完瞭,對於動畫愛好者來說,不免有點失望:前兩章基本上都在講實拍電影的視聽語言(鏡頭內與鏡頭之間),例子采用瞭動畫片段,第三章應該是重頭戲,關於動畫所獨有的視聽語言的論述卻隻有十來頁,完全撐不起這個書名,第四章(鏡頭之外)加入瞭許多遊戲、電視和網綜的例子來科普認同問題,這還是挺有啓發意義的。不得不說,作為教科書係列齣版是太瞧得起這本書瞭,也很容易窺見國內動畫理論研究存在短闆的問題。

评分

由於是當作教材來賣的,所以性價比略低。我沒有實操經驗,對基本概念的理解也比較膚淺。本書固然舉瞭一些耳熟能詳的例子,但也隻是拉近距離而不是增加趣味性。事實上鏡頭語言的部分讀者看《剪輯的魅力》這部紀錄片的話可能會更直觀更便於理解。第三章裏對於動畫中不受限製的“攝影機”的描述是較有價值的。第四章認同與人稱問題也比較有啓發。

评分

由於是當作教材來賣的,所以性價比略低。我沒有實操經驗,對基本概念的理解也比較膚淺。本書固然舉瞭一些耳熟能詳的例子,但也隻是拉近距離而不是增加趣味性。事實上鏡頭語言的部分讀者看《剪輯的魅力》這部紀錄片的話可能會更直觀更便於理解。第三章裏對於動畫中不受限製的“攝影機”的描述是較有價值的。第四章認同與人稱問題也比較有啓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