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的自由主义批判

黑格尔的自由主义批判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史蒂芬·B.史密斯(Steven B. Smith)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杨陈
出版时间:2019-12
价格:68.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67597624
丛书系列:欧诺弥亚译丛
图书标签:
  • 政治哲学
  • 黑格尔
  • 自由主义
  • 哲学
  • 黑格尔研究
  • 黑格尔“法哲学”及其研究
  • 政治学
  • 德国观念论研究
  • 黑格尔
  • 自由主义
  • 批判理论
  • 哲学思想
  • 现代性
  • 意识形态
  • 辩证法
  • 政治哲学
  • 西方哲学
  • 思想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黑格尔的自由主义批判》中,作者史密斯梳理了黑格尔对以权利为本位的自由主义传统的批判,后者既包括以霍布斯、洛克为代表的英国经验论性质的自然法思想,也包括以康德、费希特为代表的德国观念论性质的自然法权学说,更加涉及以卢梭为代表的法国大革命的权利传统。

在黑格尔看来,整个近代自由主义权利观念以社会契约论为前提,并试图从抽象的基本原则推衍出现实的法政体制,而这显然低估了权利问题的复杂性。但就整体而言,黑格尔却并非反自由主义者,正如史密斯所言,其保留了古典自由主义中为核心的部分,并在相互承认的法权理论中加以重新表述。而黑格尔法权学说的特殊之处则在于,将近代自然法理论予以排除的历史、文化要素重新纳入了视野,而国家同样保障与发展个体之间相互承认与尊重的权利。由此,黑格尔发展出了极具现实主义色彩的法治国学说。

作者简介

作者史蒂芬. B. 史密斯(Steven B. Smith),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自1984年以来任教于耶鲁大学,现为政治科学阿尔弗雷德. 考勒斯(Alfred Cowles)讲席教授。研究领域主要为:政治哲学史中的古今问题、政教关系、代议制理论。主要著作包括:《黑格尔的自由主义批判》(Hegel’s Critique of Liberalism,1989),《斯宾诺莎,自由主义和犹太认同》(Spinoza, Liberalism, and Jewish Identity,1997),《斯宾诺莎的生命之书》(Spinoza’s Book of Life,2003),《阅读施特劳斯》(Reading Leo Strauss,2006),《政治哲学》(Political Philosophy,2012),《现代性及其不满》(Modernity and its Discontents,2016)。曾荣获数个学术奖项,但自豪的莫过于2009年度第63届莱克斯. 希克松(Lex Hixon)社会科学教学优秀奖。

译者杨陈,西南政法大学本科、硕士,清华大学宪法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宪法学、法哲学。

目录信息

前言 / 1
引用文献缩写说明 / 1
中译本所参考的相关文献 / 1
D一章 为什么今天还要读黑格尔? / 1
第二章 黑格尔式筹划的起源 / 20
一、黑格尔与分化的自我 / 20
二、浪漫主义与革命 / 39
三、公民宗教、实证性以及民族精神 / 50
四、辩证法的发现 / 62
第三章 对于自由主义权利理论的批判 / 72
一、黑格尔与启蒙 / 72
二、自然权利理论 / 77
三、自然权利批判Ⅰ:霍布斯与洛克 / 82
四、自然权利批判ⅡA:康德 / 88
五、自然权利批判ⅡB:费希特 / 101
六、黑格尔与法国大革命:卢梭 / 107
七、德性政治 / 115
第四章 黑格尔的权利理论 / 124
一、人权概念及其批判者 / 124
二、权利的主体 / 132
三、权利的起源 / 146
四、承认的权利 / 155
第五章 黑格尔式的法治国 / 168
一、黑格尔与实践哲学 / 168
二、市民社会与社团 / 178
三、法治 / 184
四、普遍阶级 / 189
五、王权 / 193
六、战争与国家关系 / 199
第六章 黑格尔的批判理论观 / 210
一、什么是辩证法? / 210
二、内在批判与现象学的基础 / 215
三、教化和否定的辩证法 / 222
四、怀疑的环节 / 229
五、规定性否定的逻辑 / 238
第七章 理性与历史 / 246
一、理性与知性 / 246
二、矛盾 / 250
三、理性必然性 / 258
四、绝对知识与历史终结 / 275
第八章 黑格尔与自由主义遗产 / 293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杨陈 译 本书有关黑格尔的解释在数年之前是难以想见的。如果没有1960年代以及之后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兴趣的复兴,恢复黑格尔作为一位严肃的政治思想家的地位也是不可能的。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的结合构成了新左派的精神内核,而这两者又都可以回溯到黑格尔那里。对于这辈人之中...

评分

杨陈 译 本书有关黑格尔的解释在数年之前是难以想见的。如果没有1960年代以及之后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兴趣的复兴,恢复黑格尔作为一位严肃的政治思想家的地位也是不可能的。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的结合构成了新左派的精神内核,而这两者又都可以回溯到黑格尔那里。对于这辈人之中...

评分

杨陈 译 本书有关黑格尔的解释在数年之前是难以想见的。如果没有1960年代以及之后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兴趣的复兴,恢复黑格尔作为一位严肃的政治思想家的地位也是不可能的。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的结合构成了新左派的精神内核,而这两者又都可以回溯到黑格尔那里。对于这辈人之中...

评分

杨陈 译 本书有关黑格尔的解释在数年之前是难以想见的。如果没有1960年代以及之后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兴趣的复兴,恢复黑格尔作为一位严肃的政治思想家的地位也是不可能的。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的结合构成了新左派的精神内核,而这两者又都可以回溯到黑格尔那里。对于这辈人之中...

评分

杨陈 译 本书有关黑格尔的解释在数年之前是难以想见的。如果没有1960年代以及之后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兴趣的复兴,恢复黑格尔作为一位严肃的政治思想家的地位也是不可能的。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的结合构成了新左派的精神内核,而这两者又都可以回溯到黑格尔那里。对于这辈人之中...

用户评价

评分

这书翻得太好了,为什么,因为这是我翻的

评分

全书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论述黑格尔对洛克、康德等古典自由主义哲学家的“自然权利”的概念批驳,黑格尔拒斥权利的先验性,展示了自然权利和绝对律令式道德的空洞,以康德“应然推导不出是”的原则揭示了权利在自然状态下的矛盾,因此,不存在任何“先验的物”,而是要把权利概念放入人类更大的历史中进行考察,视之为此前的历史、习俗、法律和习性的产物;另一部分,批判了将理性作为支配性目的的理性主义传统,而是将理性放置在辩证的内在目的中,从而获得一种关于总体化历史的洞见,一种目的论式的“历史终结”。在这个过程中,国家脱去了在古典自由主义中“不得不忍受的恶”的面纱,成为一种伦理性的共同体。在当代黑格尔研究重新兴起的语境下,昭示着国家重新回到权利哲学的视野中,而黑格尔的历史终结仍将留待人类历史经验的检验——以及扬弃。

评分

对康德式自由主义的批判+黑格尔式的自由主义,涉及副标题的地方并不是那么多,后面有两章知识论和历史哲学。虽然我自己对黑格尔的理论不大熟悉,但觉得有些过度诠释的辩护(比如王权)。翻译蛮好。

评分

对康德式自由主义的批判+黑格尔式的自由主义,涉及副标题的地方并不是那么多,后面有两章知识论和历史哲学。虽然我自己对黑格尔的理论不大熟悉,但觉得有些过度诠释的辩护(比如王权)。翻译蛮好。

评分

全书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论述黑格尔对洛克、康德等古典自由主义哲学家的“自然权利”的概念批驳,黑格尔拒斥权利的先验性,展示了自然权利和绝对律令式道德的空洞,以康德“应然推导不出是”的原则揭示了权利在自然状态下的矛盾,因此,不存在任何“先验的物”,而是要把权利概念放入人类更大的历史中进行考察,视之为此前的历史、习俗、法律和习性的产物;另一部分,批判了将理性作为支配性目的的理性主义传统,而是将理性放置在辩证的内在目的中,从而获得一种关于总体化历史的洞见,一种目的论式的“历史终结”。在这个过程中,国家脱去了在古典自由主义中“不得不忍受的恶”的面纱,成为一种伦理性的共同体。在当代黑格尔研究重新兴起的语境下,昭示着国家重新回到权利哲学的视野中,而黑格尔的历史终结仍将留待人类历史经验的检验——以及扬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