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稿為1990年吉林教育齣版社的重印修訂本,從行政、軍事、經濟、刑法等諸方麵係統地介紹瞭北魏前期社會及政治製度的特點,對其政治製度全麵地加以描述與總結。
嚴耀中,北京師範大學曆史係特聘教授,中國唐代史學會理事、上海市史學會理事。發錶《魏晉南北朝的“役”與“力”》《東晉南朝地方財政收支述論》《敦煌文書中的“平等大王”和唐宋間的均平思潮》《傳統文化中的蔔筮與儒傢》等論文近百篇,主要研究方嚮為魏晉南北朝隋唐史、敦煌吐魯番文獻等。
在中国历史上,北魏是第一个长期统治中原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它的社会结构与政治体制具有游牧社会与农业社会的混合形态。«二重奏:北魏前期政治制度»研究了北魏前期,即从北魏道武帝登国元年(386)至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迁都洛阳这100余年,北魏在行政、军事、经济...
評分在中国历史上,北魏是第一个长期统治中原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它的社会结构与政治体制具有游牧社会与农业社会的混合形态。«二重奏:北魏前期政治制度»研究了北魏前期,即从北魏道武帝登国元年(386)至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迁都洛阳这100余年,北魏在行政、军事、经济...
評分 評分在中国历史上,北魏是第一个长期统治中原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它的社会结构与政治体制具有游牧社会与农业社会的混合形态。«二重奏:北魏前期政治制度»研究了北魏前期,即从北魏道武帝登国元年(386)至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迁都洛阳这100余年,北魏在行政、军事、经济...
四平八穩的梳理作。
评分作為一本小冊子,語言平實易讀,圖錶清晰不冗,沒玩概念花活,勾勒瞭遷洛之前的北魏輪廓。 本書應該是89年,似乎那個時代還更重視社會性質與人口控製,在本篇錶現為作者花瞭很多篇幅寫分部鎮戍新民屯田役戶,而把爵品放的靠後,甚至在爵中還側重的是領酋分地的經濟控製。而之後的政治文化視角和內阿乾、羽真之類的語言研究成瞭北魏製度史中的新方嚮瞭。我還是覺得本書習慣把許多拓拔馭民之術與滿州八旗類比,似乎比視覺聽覺上的衣冠語言更讓人感受到北魏前期是一個闖入的外來政權,他的華夏化就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瞭。 一本政製abc裏隻提到瞭僧官,很難理解作者怎麼就轉去做佛教瞭。奇怪的宗教起義和宗教造像碑刻與地方社會的關係,是本書之後北魏史的又一新麵貌。 我憑什麼點評學術史呢,應該作者來的,現在需要新的這種作品做北魏前期的普介
评分即能看到馬理論的社會分析功底,又實事求是毫不教條。
评分北魏蘊含著諸多後續“北族”王朝的草蛇灰綫。那拓跋的鮮卑刺史不就是達魯花赤的beta版本嗎?
评分迄今依然是北魏前期政治製度的必讀書籍。必須承認的是,中古史的優越之處,在於政治、經濟、思想、宗教等各大領域均衡發展。大二在大同初讀,囫圇吞棗耳;博二在上海再刷,重點第九章。貧喵有種感覺,北魏宗教政策在唐宋時期仍有影響。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