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聊斋新义》是汪曾祺对蒲松龄《聊斋志异》的改写,共13篇。汪曾祺在改写时,保留了古代笔记小说的叙事特点,削弱原著中传奇性的情节,以他独有的清新质朴的语言魅力及其一贯的小说创作风格,开“新笔记体小说”之先河,并将古本《聊斋》的故事和人物注入现代意识,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视界,从一个新的高度对原著中男女之间、人狐之间,甚至人与动物、死物之间的故事进行了颠覆、重构与提升,使其不再只是奇闻异事的记录,堪称难以超越的对蒲松龄原著的“故事新编”。
● 《聊斋新义》以“旧瓶装新酒”的方式颠覆、重构、提升聊斋故事,充溢着一种与众不同的特异魅力!——《聊斋》由汪曾祺来改写再合适不过了!
● 汪曾祺的《聊斋新义》对古老的《聊斋》“小改而大动”,去芜存精,从哲学的高度、审美的视角,对故事、人物“注入现代意识”,也注入更多生命性灵,更多人性的幽微曲折,更多道法自然的生命本真。
·
【编辑推荐】
·
● 汪曾祺《聊斋新义》第一个单行本,一次难以超越的对蒲松龄原著的“故事新编”!
● 汪曾祺诞辰100周年,史航特别策划+作序推荐,贾平凹、贾樟柯、周迅、张译、郭德纲、马伯庸特别推荐!
● 《聊斋新义》,让你见识古中国的深情。——史航
● 汪是一文狐,修 炼成老精。——贾平凹
● 凡事有因果,万物有轮回。常赶集还怕看不见卖大火烧的?所以,没人躲得开聊斋,不论新旧。——郭德纲
● 汪曾祺改写的13个聊斋故事+于受万13幅插画+蒲松龄13篇原文,一书三看!
● 汪曾祺《聊斋新义》仅存手稿+蒲松龄《聊斋志异》高清手稿,四色全彩印刷,值得珍藏!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代表人物,曾就读于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历任北京历史博物馆职员、《北京文艺》编辑、《民间文学》编辑、北京京剧团编剧、中国作协顾问等,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受戒》《大淖记事》《异秉》,小说集《邂逅集》《晚饭花集》《矮纸集》,散文集《晚翠文谈》《蒲桥集》《逝水》等。
郭德纲曾说:凡事有因果,万物有轮回。常赶集还怕看不见卖大火烧的?所以,没人躲得开聊斋,不论新旧。 今天是汪曾祺百年诞辰纪念日,随手翻开之前买回来的他写的《聊斋新义》,再随手翻开其中一篇,细细读去,读完与附后的原文一对照,不由笑了出来。 一篇情节跌宕的《陆判》...
评分在读之前,我是只闻其中故事,却未有幸读之,大家都知道这是汪老于旧版《聊斋》中脱颖出的新版,两相比较,各有千秋,在下学识浅薄,不敢论之优劣。 但如两者之异,新版较于旧者,简化了故事内容,保留了情节主线,丰富了人物的生活细节,相比于旧版狐妖鬼怪的恐怖灰暗色彩,汪...
评分 评分将汪老改写的十几篇聊斋集结成册是好事儿,和蒲松龄的原文对照更是好想法,史航作的序也很不错,只是这书的排版太糟糕,有损阅读体验。
评分略微改动,故事有了现代意识,人的变形让人无从把握自己,犹如贺生对幽暗的习惯被改变后的怅然若失。(书做得太花哨。正文段落与段落之间的空格真特么别扭)
评分这书做得不错,颇可玩味
评分喜欢《瑞云》、《陆判》。
评分汪曾祺的改编,在保留原著短小精湛优点的同时,赋予故事以现代意识的人情世故,点到为止的结局使人感觉更贴近现实。比如,《蛐蛐》中,黑子死别父母前:“明天就是霜降,我的时候到了。我走了,你们不要想我。——没用。”寥寥几笔勾勒出一个幼童死别父母时对于家人、人生的眷恋与绝望。又如,《双灯》中,女郎生别情郎时:“我喜欢你,我来了。我开始觉得我就要不那么喜欢你了,我就得走...我舍不得你,但是我得走。我们,和你们人不一样,不能凑合。”在这里,妖比人更像是完整的人,欲念生发消止更牵会情,而又不拘束于社会规范。洒脱,是随心所欲不需要任何人的承诺;绝情,是下定决定后的不可商议与回转。全书除却改编内容本身,很大篇幅放在原著原文、改编手稿。立意或是好的,但从实际阅读体验来说感觉有些多余、杂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