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石刻概论》概观性地介绍了中国古代石刻的类型及其演变、古代石刻的存留及发现情况、历代石刻的研究情况以及石刻铭文的常见体例,总结归纳了石刻铭文应当如何释读、石刻及其拓本如何辨伪鉴定等,是一部全面系统了解中国古代石刻的基础著作。
本书1997年曾由文物出版社初版,此次为增订本,增加内容逾倍,新加图版200多幅,随文相配,使本书更具可读性和直观性。
赵超先生,1948年10月生,北京人,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1979年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1982年获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历史学硕士学位。1982年10月至1991年6月在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工作,1991年6月起任职于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主要从事汉唐考古与古代铭刻研究。撰著有:《中国古代石刻概论》、《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古代墓志通论》、《我思古人:古代铭刻与历史考古研究》等。
(小文是我自己写的,保留著作权利) 孙贯文这个名字,今天已经不太为人所知了。不仅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的学生不知道,一些学者也未必知道。见过上海一教授引用孙贯文的文章,说“1992年孙贯文发表某文”云云,实际上孙在1980年代已经去世,他的大部分文章都是身後由他人整理发表...
评分(小文是我自己写的,保留著作权利) 孙贯文这个名字,今天已经不太为人所知了。不仅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的学生不知道,一些学者也未必知道。见过上海一教授引用孙贯文的文章,说“1992年孙贯文发表某文”云云,实际上孙在1980年代已经去世,他的大部分文章都是身後由他人整理发表...
评分 评分应邀参与一本名山石刻史的写作,去年底开始找到这部书。此前读赵先生的书,是《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古代石刻》,后部读得更为仔细。昨天初拟了名山石刻史的写作构想与目录,并与合作的友人初步讨论一下,交流了看法。 总起来说,国内石刻史方面的著作,往往还主要着眼于横...
评分(小文是我自己写的,保留著作权利) 孙贯文这个名字,今天已经不太为人所知了。不仅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的学生不知道,一些学者也未必知道。见过上海一教授引用孙贯文的文章,说“1992年孙贯文发表某文”云云,实际上孙在1980年代已经去世,他的大部分文章都是身後由他人整理发表...
从不同角度切入,全貌性展现古代石刻。分类从考古文博的类型学角度切入,在论证中亦不忘提醒石刻文字上的文体容与形制的划分有所区别。分类与石刻的存留发现、编目等的讨论时,难免物件有重复,前后狂翻。配图丰富,遗憾的是,没有索引,没有全文索引能理解,好歹做一个图插的列表吧……
评分内容已是面面俱到,特别是作者花大量文字讲述碑和墓志起源的部分很具有启发性。当然里面大量是石刻插图也是非常用心的。作为初学者,其实只能了解一皮毛,以后随着阅历增长,再读时当另有感触。
评分想起没写完的一首诗末句:不如去刻石头。
评分四星强。对我而言就像是施蛰存《金石丛话》的新材料进阶版。释文典故与辨伪鉴定最开眼界。诚如某评论说的,重复之处是无法避免的
评分面面俱到吧,倒是里面提供了很多参考书目还很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