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早年留学日本及欧美,先后就读于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和美国哈佛大学。一九二五年受聘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回国任教。后任清华大学中文、历史系合聘教授,兼任中央研究院理事、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第一组主任及故宫博物院理事等,其后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一九三七年“芦沟桥事变”后带全家离北平南行,先后任教于西南联合大学、香港大学、广西大学和燕京大学。一九三九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通讯院士。一九四二年后为教育部聘任教授。一九四六年回清华大学任教。一九四八年南迁广州,任岭南大学教授,一九五二年后为中山大学教授。一九五五年后并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
关于三联出版陈先生的这本书,其实这次是第二次看了,若说大家之著作每读一遍必有新的见地,想必这本便是。之前读此书,只是就隋唐历史延承而谈历史,而如今经历些人事,才发觉,凡大家著述,绝非囿于某个细节而考据,而是由某个问题楔入以彰显出对于全体社会及现存政治的批判...
评分久负盛名的著作,果然名不虚传。 必须要说的, 1)观点结论与众不同。隋唐制度,以前的人包括陈先生的同时代人,多数都认为是延续西魏北周而来的,陈先生的结论是与其说是西魏北周不如说是北魏北齐和南朝的梁陈。魏齐更多的继承了(曹)魏(西)晋的遗产,但是却不能继续发展,...
评分隋唐二稿,制度稿因所知浅薄无法读进去,政治稿还可以一试。说是一试,习惯了陈氏引论的风格后,这本书越看越精彩。自北朝末乃迄晚唐,三百年之史事,陈氏论之,事事有考,句句有证。北宋司马光之后千年来治史第一人,并非谬赞。 隋唐二代王朝三百年之基业,出于武川一镇。武川...
评分[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关陇集团”这一中古政治史概念出自陈寅恪先生《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自概念提出后,对国内外中国中古史研究影响颇大,甚至可以说正是有了“关中本位政策”、“关陇集团”等研究范式,才会使得中古史研究绕不开陈寅恪。随着国内中古史...
评分胡文辉|什么是陈寅恪的遗愿 原创 胡文辉 2020-05-11 16:49:25 什么是陈寅恪的遗愿 目前反对陈寅恪论著出简体字版的人,从文字讲不通了,就拿法律来讲,从法律讲不通了,又拿道德来讲——只有搬出陈寅恪的遗愿来。 谓陈先生有此遗愿,我原来没有印象。但经查证,确有来历,内容...
后人有多少推进呢
评分行文艰涩,待重读。
评分这才是历史
评分刚读完《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虽说是“供初学读史者参考”,我除了大致意思和分析讨论之外,史料很多都不懂=_= 模糊中能觉出好,但还不该贸然读。
评分含血点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