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与焉支

胭脂与焉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教育出版社
作者:郑张尚芳
出品人:
页数:306
译者:
出版时间:2019-4-26
价格:65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449027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语言学
  • 郑张尚芳
  • 历史
  • 方言
  • 科普
  • 音韵
  • 随笔
  • 古音
  • 胭脂与焉支
  • 古风
  • 爱情
  • 宫廷
  • 权谋
  • 女性成长
  • 历史
  • 唯美
  • 诗意
  • 传奇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郑张尚芳(1933—2018),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郑张先生在科研工作之余,2006年开始在新浪博客上撰写博文,颇受好评。郑张先生认为,汉语历史悠久并发展出了不同的方言,汉语与国内各民族、周边各国语言之间的联系久远、彼此影响,产生了许多有趣的语 言现象, 也引起了不少不科学的解读与猜想,其中以讹传讹者,不在少数。基于此,郑张先生以语言学家的敏锐感觉,就平常生活中所见,从“历史语言学的角度写些随笔,试予解答,指明真相”。

《胭脂与焉支 郑张尚芳博客选》收录郑张先生从2006年至2017年的80余篇博客文章,汇编成书时郑张先生审读了书稿,并作了修订。

*豆瓣读书非虚构首页推荐

上海教育出版社年度二十大好书;

《中华读书报》“2019年不容错过的20种社科和艺术类好书”;

“南都读书榜·2019好书精选之社科类”10种好书;

*2019年5月百道好书榜•社科类

*2019年5月12日《南方都市报》AA15社科书单推荐

*《书城》杂志书单(2019年第5期)

*2019年6月《中华读书报》月度好书榜

*郑张尚芳逝世一周年,博客选《胭脂与焉支》近日出版 澎湃新闻翻书党:2019年5月19日

*《温州日报》5月22日8版刊登《郑张尚芳的温州博文》

*《中华读书报》5月22日10版刊登《漫话史语皆学问———父亲与他的博客》

*品读|语言学,要与更多人一起玩 刊载于:晶报《深港书评》2019-06-03

*看郑张先生漫话“端午” 来源:书香上海公众号2019年6月7日

*让音韵学生动有趣 刊载于:《天津日报》2019年6月10日第11版

*《传统文化世界里的语言侦探——语言学家郑张尚芳先生解读日常生活中的文字奥秘》 刊载于:《北京晚报》2019年6月21日第40版

*《中华读书报》2019年6月26日第12版《胭脂与焉支》整版书摘

*讲座|王弘治:语言学家的传统文化研究有何与众不同? 澎湃新闻翻书党:2019年7月5日

专家推荐:

闲谈随笔皆学问,信手写来成文章。炉火纯青谁能敌?垂范后学功德长。

——复旦大学教授 游汝杰

语言文字是国学的根柢,郑张尚芳先生的这本书里廓清了许多传统文化里似是而非的观点,言之有据,持之有故。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王弘治

郑张先生十分开心,说赵元任先生就说过语言是很好玩的,要让大众一起玩,才真正好玩嘛。

——《南腔北调》作者 郑子宁

国学新知 汉语与国内各民族

 千古之谜《越人歌》

 “支那”真正的来源

 吐蕃 “蕃”究竟怎么念?

 “胡同”非借自蒙古语“水井”

 “塞黑思”“阿奇那”不是猪狗

 玉树和舟曲的本义

 《诗》《书》语言的民族成分

国学新知 汉语与周边各国

 郑和为什么叫三保太监?

 史书中日本为什么叫“倭奴”?

 缅甸国名的来历

 朝韩语朴姓不读“Piáo”

 “啊?”的全球相似性

 外来字与外来词

国学新知 语音

 用古音读唐诗

 孔子怎么读“有朋自远方来”?

 陈寅恪的恪怎么会读“què”?

 今人口语里的古音

 用汉语拼音试拼上古音

 赵元任《施氏食狮史》古音标注

 “廿”字为何读作“念”?

 嬛有五音,甄嬛应该怎么读?

国学新知 词汇

 东西为什么叫“东西”?

 东西、南北的本义是什么?

 “床前明月光”,究竟是哪张床?

 三伏天的“伏”

 胭脂与焉支

 张爱玲传播的通俗语源

 说“梦”

 “吉利”释源

 方言中房子的说法

国学新知 习俗与文化

 古代兄弟如何排行?

 “元宵”语源

 “端午”漫话

 虎年说寅、虎

 温州正月滚龙灯

 奥运开幕式的击缶失误

 谁是汉字的创造者?

 华夏文明四千年与夏语记录

83篇学者随笔,龙与虫并雕

12幅古风彩插,画使文增趣

博客时代(2006~2017)的“大家小文”正式出版!

发千古幽情,觅绝代殊语,听郑张尚芳先生讲述汉语与国内各民族、周边各国语言之间的有趣故事!

作者简介

郑张尚芳,汉语方言研究名宿,汉语上古音构拟的世界三大家之一。

郑张尚芳,温州人,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语音研究专家。郑张尚芳是上古汉语研究领域郑张-潘学术体系的主要开创者,著作有《温州话音系》《上古音系》《郑张尚芳语言学论文集》等, 另有数十篇重要论文在国内外知名杂志发表。

目录信息

目 录
1/ 前言
1/  “支那”真正的来源
6/  夏后氏之外的另一种夏人
10/  华夏文明四千年与夏语记录
15/  历史上的汶川地震与大禹抗灾
18/  堰塞湖的疏通与古史谜团的疏通
21/  中华文明古史及史地歌诀
25/  玉树和舟曲的本义
27/  郑和为什么叫三保太监?
31/  王姓为什么这么多?
36/  赵姓和《赵氏孤儿》
39/  “滥兮抃草滥”“知唐桑艾”和最古译诗
44/  缅甸国名的来历
47/  史书中日本为什么叫“倭奴”?
53/  日皇世系怎比孔子世系长?
57/  “胡”人的原语
60/  畲话及畲族的迁徙
64/  “塞思黑”“阿其那”不是猪狗
66/  藏汉语言“一奶同胞”的亲缘关系
70/  古国名与古音相印证
73/  乌鲁木齐的语源两说
76/  英语sun与满语hun的音义追踪猜想
78/  萈羊今天还有吗?
80/  送马迎羊的汉藏比较
82/  《诗》《书》语言的民族成分
85/  “胡同”非借自蒙古语“水井”
89/  东西、南北的本义是什么?
91/  古代房屋建造上的“东西”选择
94/  迎丙申,说干支所反映的古语信息
98/  为何说中国文明独是未中断的古文明?
100/  《周易》剥卦新译解
103/  孔子赞仁与医为仁术
105/  奥运开幕式的击缶失误
109/  孔子是怎么读“有朋自远方来”的?
113/  千古之谜《越人歌》
122/  温州正月滚龙灯
126/  “端午”漫话
129/  三伏天的“伏”
133/  “床前明月光”,究竟是哪张床?
138/  虎年说寅、虎
145/  东西为什么叫“东西”?
154/  用古音读唐诗
159/  说“梦”
163/  胭脂与焉支
166/  张爱玲传播的通俗语源
172/  谁是汉字的创造者?
179/  古代兄弟如何排行?
184/  “五族共和”的“五族”非仅指五个民族
186/  龙年说龙的原型并及乾卦之龙
190/  “元宵”的语源
192/  温州方言里的瓯越文化积淀
194/  谱牒的学术价值与温州郑氏的来源
199/  “吉利”释源
201/  禁忌语的理据
205/  朝韩语朴姓不读“Piáo”
207/  《诗•邶风》“日居月诸”助词为何声母不同?
210/  “啊?”的全球相似
212/  “汉”字的上古音读法
215/  龙字古音
217/  蛇年说蛇的古读
220/  吐蕃的“蕃”究竟怎么念?
231/  今人口语里的古音
234/  用汉语拼音试拼上古音
237/  陈寅恪的“恪”怎么会读“què”?
241/  低元音a的滞留
245/  合口音辨义分化
247/  “廿”字为何今读作“念”?
249/  作为语言文字学家的陈独秀
252/  赵元任《施氏食狮史》古音标注
255/  “嬛”有五音,“甄嬛”应读什么?
257/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应如何理解?
259/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续解
262/  “出门看”还是“出看门”?
264/  “帝”字的字源
267/  新词的引入与传播
272/  外来字与外来词
275/  词汇的古今替换
278/  同义连用复合词方言假借的辨识
281/  《诗经》“笃生”释义
283/  方言中房子的说法
286/  语词的失传与误传
287/  择定本字要重视历史记录的价值
289/  清华简《耆夜》写的是旅酬
291/  说“查”与“虘”
293/  参考文献
301/  后记
漫话史语皆学问———父亲与他的博客 (郑任钊)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郑张尚芳以自学成才,成为著名的语言学家,其成长过程充满传奇色彩,以致台湾学者丁邦新称之为“中国语言学界的一位奇才”(《郑张尚芳语言学论文集》序)。他自幼喜欢语言文字之学,凭在图书馆读书自学而入门。高中毕业后,由于社会原因而失去上大学的机会,转而学地质勘探,...  

评分

1 “其实语言学很好玩的,大家一起玩就更好玩了。” 郑张尚芳先生说过的话很多,但是这句话我印象最深。 十多年前,郑张先生在新浪开了博客,这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个小圈子里的大新闻。郑张尚芳先生在大众领域名气不大,但在上古汉语语音研究领域号称“上古音八大家”之一。在200...  

评分

如题,写博客的语言学家一般都错不了。 音韵学不是我的专长,因此能看到郑张先生的博客结集出版特别开心。(丫的,为什么商务没有抢到这么好的选题,都干什么去了……)不过上教社一直很支持郑张尚芳先生的书是真的。 我十分喜欢看博客的,因为论文如果不是本专业就太艰难,而...

评分

如题,写博客的语言学家一般都错不了。 音韵学不是我的专长,因此能看到郑张先生的博客结集出版特别开心。(丫的,为什么商务没有抢到这么好的选题,都干什么去了……)不过上教社一直很支持郑张尚芳先生的书是真的。 我十分喜欢看博客的,因为论文如果不是本专业就太艰难,而...

评分

郑和为什么叫“三保”太监?史书中日本为什么叫“倭奴”?“胡同”是来自蒙古语吗?“东西南北”的本义是什么?吐蕃的“蕃”究竟怎么念? 这些看似习以为常却又令人心生好奇的问题,都来自著名语言学家郑张尚芳(1933—2018)的文选《胭脂与焉支》。此书精选了郑张尚芳从2006年...  

用户评价

评分

郑张先生真是博学,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不仅是语言学,说得诚诚恳恳。

评分

读的时候,时不时想到上次去见潘悟云老师,他对我说过的一句话:“现在也只有郑张尚芳还可以聊聊了。”所谓不胜人琴之感,也无非就是这样。

评分

真的是很博学的一本书,但是这绝不是一本大众普及的书,属于领域内大家相视莞尔的那种,圈外的如我那就只能囫囵吞枣,只有佩服老先生的份了…

评分

说起来,以前一直以为郑张尚芳是女史呢,现在才发现是已作古的老翁。不过才学是真好绝,一部博文组成的小书,也叫我大开眼界。

评分

极爱《“支那”真正的来源》《夏后氏之外的另外一种夏人》《郑和为什么叫三宝太监》《千古之谜越人歌》《东西为什么叫“东西”》诸篇,惜乎先生之《上古音系》庋藏而至今未翻。后记中载郑张先生以古稀耄龄每月坚持发博客,大家小语,廓清误识,信手闲谈皆学问,非有极强求知欲与拳拳赤子心不能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