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我们的精彩,早已经不复存在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增订版)》精选了2001—2019年,前《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作家王小峰重要的采访、报道共53篇,收录了对李宗盛、崔健、许巍、汪峰、王朔、贾樟柯、老狼……等近百位文化圈焦点人物的深度访谈。同时,作者还深入分析了近二十年来流行文化领域的热点议题,既包括逐渐被人们遗忘的彩铃、网乐,也包括至今依然万众瞩目的春晚、选秀、音乐节,涵盖音乐、电影、相声、文学等各个方面。持续二十年的深度观察,为今天的我们回顾流行文化发展历程提供了重要的记录,也为我们反思娱乐至死的文化狂欢提供了新的视角。
【编辑推荐】
持续观察二十余年,记录流行音乐史上属于一代人的夏天——从业几十年的文化记者,一线专访崔健、罗大佑、李宗盛、周杰伦、汪峰、朴树、老狼……细数他们的成长历程,探寻舞台背后的故事。
探讨大众文化热点议题,掷地有声地记录娱乐至死的时代——从音乐到电影,从相声到诗歌,春晚、选秀、粉丝、音乐节……本书几乎囊括所有文化圈热点议题,对大众文化发展历程中娱乐至死的现状做出犀利的批判性分析。
用冷静、理性的视角,在众声喧哗的时代发出自己的声音——什么是乐队?什么是好音乐?什么是摇滚精神?小剧场话剧为什么受到热捧?选秀节目的本质是什么?本书探寻文化繁荣背后的真实社会形态,在众声喧哗的时代发出独立、理性的声音。
前《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非虚构写作的典范之作——作者持续关注文化议题。如何找到采访的突破口,找到理解一个人、分析一个现象的钥匙,让对方说出自己的“真心话”?如何找出人物、事件背后的社会脉络,从树木见森林,用文字记录我们正在经历的时代变迁?本书为年轻人提供了非虚构写作的样本。
根据本书内容,全新设计“以偏概全”的个性化年表——以图表的方式呈现六十年大众文化发展轨迹,记住大众文化领域的一些人、一些事。
王小峰,前《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作家,离开媒体后开始从事创意T恤工作。主编有《欧美流行音乐指南》,著有《不是我点的火》《答案从未在风中飘过》《不许联想》《沿着瞭望塔》《山上有神》等。
(公众号 listen_ta ) 有些平时总在讨论、接触的东西,比如音乐、电影、戏剧等,我一直都觉得它们做得过于商业化而往往成了人们心中仅供消遣的东西。但其实这些东西对我们带来的影响远远不只是娱乐,所谓的大众文化,指得也就是这些东西。 每当我们谈论文化这个...
评分只有大众 没有文化。书名就已经说明一切,说到底,文化的根源就是“是否来自你的内心”,判断文化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是否真实”。 本书辑集了2001—14年《三联生活周刊》文化部记者王小峰的重要采访报道51篇,收录了对近百位文化圈焦点人物的深度访谈,可称为文化风向...
评分看传记,了解当下。在书店偶尔发现了这本书,可能有些人装逼,鄙视这本书的价值,作为一个艺术从业者,我觉得大众对文化是抵制的。有个朋友是做旅游行业的,她的实体店原来是做户外装备旅行的,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渐渐地喜欢中国传统文化。但是她说,大众就是拿文化装一...
评分《只有大众*没有文化》是作者王小峰在《三联生活周刊》担任文化记者期间发表的评论和采访合集,王小峰说,书名取自台湾歌手黄舒骏的歌《改变1995》里面的一句歌词“只有流行,没有音乐,我看你眼不见为净,也是一件好事”,我个人认为书名中更多地反应出作为文化评论者身份的王...
评分对于很多人来说,娱乐就是文化。而,这,正是王小峰所诟病的。 作者多年来的专栏采访合集出版,的确有很多现在看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也的确很多现象依然存在,或者皮变了,本质没变。而王小峰将这个本质归结为,只有大众,没有文化。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说了多少年,但事实上是...
感触最大的就是第一篇写邓丽君的歌曲因为政治原因曾以靡靡之音为由被禁,联想到前阵子被禁的一批“低俗”歌曲,时代有变吗?我觉得没有。
评分看过前面几篇不知所云的访谈后简直想弃掉,同意作者序言说的这本书根本不应该出版。五月天和周杰伦太惊艳了,然后又迅速滑向平庸。整本书写王菲那种清晰犀利又夹杂有色眼镜的文风太有趣了,写唱片和东北又有一种看破红尘的怒其不争,结尾一篇高级黑,作者的能力没问题,只是水准起伏太大
评分什么鬼。认同前言所说的,不该出版。
评分这种书完全是体现着铅字的意义
评分大多数都是十几年前的老文,又非常无聊。68谁买啊,4.99都不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