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大众,没有文化(增订版)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增订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小峰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592
译者:
出版时间:2019-7-1
价格:8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956902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王小峰
  • 文化
  • 随笔
  • 杂文
  • 访谈
  • 评论
  • 社会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大众文化
  • 文化批判
  • 社会观察
  • 思想随笔
  • 文化研究
  • 现代性反思
  • 文化工业
  • 消费主义
  • 文化认同
  • 知识分子立场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属于我们的精彩,早已经不复存在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增订版)》精选了2001—2019年,前《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作家王小峰重要的采访、报道共53篇,收录了对李宗盛、崔健、许巍、汪峰、王朔、贾樟柯、老狼……等近百位文化圈焦点人物的深度访谈。同时,作者还深入分析了近二十年来流行文化领域的热点议题,既包括逐渐被人们遗忘的彩铃、网乐,也包括至今依然万众瞩目的春晚、选秀、音乐节,涵盖音乐、电影、相声、文学等各个方面。持续二十年的深度观察,为今天的我们回顾流行文化发展历程提供了重要的记录,也为我们反思娱乐至死的文化狂欢提供了新的视角。

【编辑推荐】

持续观察二十余年,记录流行音乐史上属于一代人的夏天——从业几十年的文化记者,一线专访崔健、罗大佑、李宗盛、周杰伦、汪峰、朴树、老狼……细数他们的成长历程,探寻舞台背后的故事。

探讨大众文化热点议题,掷地有声地记录娱乐至死的时代——从音乐到电影,从相声到诗歌,春晚、选秀、粉丝、音乐节……本书几乎囊括所有文化圈热点议题,对大众文化发展历程中娱乐至死的现状做出犀利的批判性分析。

用冷静、理性的视角,在众声喧哗的时代发出自己的声音——什么是乐队?什么是好音乐?什么是摇滚精神?小剧场话剧为什么受到热捧?选秀节目的本质是什么?本书探寻文化繁荣背后的真实社会形态,在众声喧哗的时代发出独立、理性的声音。

前《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非虚构写作的典范之作——作者持续关注文化议题。如何找到采访的突破口,找到理解一个人、分析一个现象的钥匙,让对方说出自己的“真心话”?如何找出人物、事件背后的社会脉络,从树木见森林,用文字记录我们正在经历的时代变迁?本书为年轻人提供了非虚构写作的样本。

根据本书内容,全新设计“以偏概全”的个性化年表——以图表的方式呈现六十年大众文化发展轨迹,记住大众文化领域的一些人、一些事。

作者简介

王小峰,前《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作家,离开媒体后开始从事创意T恤工作。主编有《欧美流行音乐指南》,著有《不是我点的火》《答案从未在风中飘过》《不许联想》《沿着瞭望塔》《山上有神》等。

目录信息

再版序:属于我们的精彩,早已经不复存在

辑 一
邓丽君和我们的一个时代
叶佳修:从乡间小路走来
三访罗大佑
李宗盛:大陆流行音乐还没有审美标准
黄舒骏:像写论文一样写歌
Beyond:撒了一点人文作料的心灵鸡汤
周杰伦:时代的符号
滚石唱片:最后的辉煌
李寿全:用三十年验证一个经典
辑 二
崔健:二十多年来
朱哲琴: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意外生存
窦唯:生活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
谁制造了王菲?
陈琳之死
许巍:平凡生活
汪峰:摇滚“叛徒”
朴树:一棵没长大的树
HAYA: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老狼:一种活法
辑 三
中年崔永元的梦想与情怀
王朔,那时候他看上去很美
兰晓龙:我有一种变态的自尊心
马未都:收藏有诈
陆川:我想拍一个战争本性的电影
贾宏声:最后一个理想主义者的青春终结
北岛:诗歌是我们生存的依据
宁浩:检讨自己
廖一梅:从心里拧巴出一头犀牛
当贾樟柯把镜头对准暴力
朱德庸:小世界与大世界
辑 四
校园民谣十年
网乐即将轰鸣?
谁持彩铃当空舞?
从乌托邦到享受生活:中国音乐节十年
明星多有病
粉丝的三十种可能
宋柯:给中国唱片业寻找死因
歌星带着合同在天上飞翔
音乐去哪儿了?
辑 五
明天听谁说评书
马季:最后一位相声大师
这一夜,80后说相声
当话剧被演成段子
东北文化的繁荣与危机
春晚:事先张扬的自娱自乐
田连元:说书要把人说透
用周星驰过渡
辑 六
鲍勃•迪伦一直是个谜
老鹰飞来
约翰•莱登:我是朋克之王
迈克尔•杰克逊:他始终在用音乐证明自己
西摩•斯坦:音乐狩猎者
斯皮尔伯格:《西游记》是一部公路片
附录:人物年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作为大众一员,自幼与文化的牵系可能更多在于“大众娱乐产品”,比如流行歌曲,比如相声,比如小说。这里重点提及音乐产品,甭管什么摇滚也好,蓝调也好,民谣也好,只要悦耳舒适,对耳膜是友好的,可以迎合一时一地的心情,那便是好的。至于内里蕴藏的“文化内涵”,有时便如...  

评分

(公众号 listen_ta ) 有些平时总在讨论、接触的东西,比如音乐、电影、戏剧等,我一直都觉得它们做得过于商业化而往往成了人们心中仅供消遣的东西。但其实这些东西对我们带来的影响远远不只是娱乐,所谓的大众文化,指得也就是这些东西。 每当我们谈论文化这个...  

评分

作为大众一员,自幼与文化的牵系可能更多在于“大众娱乐产品”,比如流行歌曲,比如相声,比如小说。这里重点提及音乐产品,甭管什么摇滚也好,蓝调也好,民谣也好,只要悦耳舒适,对耳膜是友好的,可以迎合一时一地的心情,那便是好的。至于内里蕴藏的“文化内涵”,有时便如...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都是过去十几年我在《三联生活周刊》上发表的采访和评论。以前曾有出版社希望把这些文字集结成书,但我心里一直很抗拒这件事,一是这十几年写的文字有多少我没统计过,估计有几百万字,一想就头大,更别说再整理一遍了,而且在电脑里放得随处都是,找起来也麻烦,...  

评分

2003年在上海一家KTV,我第一次听到周杰伦。就在这一年,王小峰在《三联生活周刊》写了篇文章“周杰伦:时代的符号”,开篇便说:“如果我们把邓丽君、刘文正、罗大佑、周杰伦的名字放在一起,并且告诉你,他们都是一个时代标志性的人物,你也许会反对这个名单中有周杰伦的名字...  

用户评价

评分

看过前面几篇不知所云的访谈后简直想弃掉,同意作者序言说的这本书根本不应该出版。五月天和周杰伦太惊艳了,然后又迅速滑向平庸。整本书写王菲那种清晰犀利又夹杂有色眼镜的文风太有趣了,写唱片和东北又有一种看破红尘的怒其不争,结尾一篇高级黑,作者的能力没问题,只是水准起伏太大

评分

集人物、采访与产业特稿的精选集。可惜观察虚弱、深度不够,有一些篇幅(比如周星驰)甚至有高高在上的精英傲慢。

评分

大多数都是十几年前的老文,又非常无聊。68谁买啊,4.99都不值。

评分

感触最大的就是第一篇写邓丽君的歌曲因为政治原因曾以靡靡之音为由被禁,联想到前阵子被禁的一批“低俗”歌曲,时代有变吗?我觉得没有。

评分

“如果说这些文字在今天还有点可读性的话,那还要感谢中国大众文化至今还没有解决自身的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