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侦探

符号侦探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作者:[加] 吉纳维芙·冯·佩金格尔
出品人:未读
页数:300
译者:朱宁雁
出版时间:2019-10
价格:6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59634894
丛书系列:未读·探索家
图书标签:
  • 人类学
  • 考古
  • 符号学
  • 科普
  • 符号
  • 神秘学
  • 岩画
  • 冰河时期
  • 侦探
  • 符号学
  • 推理
  • 悬疑
  • 解谜
  • 心理
  • 文学
  • 叙事
  • 文化
  • 密码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本书是为那些喜欢神秘事物的人准备的。在这部探究冰川时期岩画艺术的作品中,作者吉纳维芙既是向导,也是侦探。她研究了鲜有人注意的人类*初的书面交流工具——几何岩画,并用它来解锁人类谜一样的过去。

在这本结合了游记和自传写作方式的历史普及读物中,作者首次探索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关键因素。在书中,读者将跟随她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冒险之旅,并从这些拥有数万年历史的符号中,一窥人类祖先的智慧水平、抽象思维和语言能力,以及人类的进化过程,包括古老岩画是如何为我们今日高速发展的科技奠定基础的。

加入这场穿越非洲、欧洲的洞穴探险之旅,解开那经过三万年依然如初的符号之谜。

作者简介

吉纳维芙·冯·佩金格尔(Genevieve von Petzinger)

加拿大古人类学家、岩画研究专家,专注于对欧洲冰河世纪早期(约4万到1万年前)岩画遗址中几何图形的研究,她利用从欧洲400多处史前遗址收集来的5000多个符号,建立起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数据库。2011年成为TED全球研究员,2013-2015年当选TED高级研究员,2016年被选为美国《国家地理》“新晋探险家”,作品见于《新科学家》《科学画报》等科普杂志。她于2015年发表的TED演讲已有超过650万人次观看。

目录信息

绪言
两个红点
从前,在非洲……
现代人思想的微光
断断续续的信号
欢迎来到冰川时期
尘世之外的维纳斯像、狮人像和各种符号
人类最初村庄里的生老病死
如何创作洞穴岩画
跨越时代的手印:人类最古老岩画的多重面孔
关于动物、人类以及奇怪的画面
交换和分享符号的模式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部语言、思维和文字的简史
圣日耳曼-拉里维耶尔女郎和神秘的项链
透过祖先的眼睛:顿悟岩画
羽毛还是武器:洞穴岩画符号代表的实体
呈现肉眼看不见的世界:幻象、萨满和七个符号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符号侦探》是买错的一本书,对不起,我以为它是另一本。凭借对纸质书的喜爱,我还是翻开了它。 虽然名为侦探,但更像是考古。作者追踪的其实是数十个洞穴。更准确的说,是从冰河时期开始算的三万年时间跨度里,从非洲到欧洲的那些洞穴里的林林总总的符号。其实有些都很难称的...

评分

拜读此书以后慢慢被吸引,叙述方式通俗易懂,线索有头有尾,探索学术研究收获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满满的情意。人类的构建思维从古至今一直是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未知神秘领域,我们怀揣疑问想知道这之中的缘由。岩画是一种石刻文化,人类祖先以石器作为工具,用粗犷、古朴、自然...  

评分

拜读此书以后慢慢被吸引,叙述方式通俗易懂,线索有头有尾,探索学术研究收获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满满的情意。人类的构建思维从古至今一直是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未知神秘领域,我们怀揣疑问想知道这之中的缘由。岩画是一种石刻文化,人类祖先以石器作为工具,用粗犷、古朴、自然...  

评分

拜读此书以后慢慢被吸引,叙述方式通俗易懂,线索有头有尾,探索学术研究收获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满满的情意。人类的构建思维从古至今一直是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未知神秘领域,我们怀揣疑问想知道这之中的缘由。岩画是一种石刻文化,人类祖先以石器作为工具,用粗犷、古朴、自然...  

评分

那些各式各样的符号,在不同的史前洞穴里的岩壁上早已存在了几万年。但它们究竟代表着什么样的含义,或许只有它们的“创造者”才能知晓。而今天,加拿大古人类学家吉纳维芙·冯·佩金格尔也想要探明这一点。 为了解开一个谜团,即“为什么我们生活在欧洲的人类远祖会开始绘画和...  

用户评价

评分

优秀的人类学著作,介于科普和专著之间。语言与文字的起源同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非一闪的灵光

评分

十分反感奇怪的书名翻译扣一分,文倒是十分有趣。

评分

优秀的人类学著作,介于科普和专著之间。语言与文字的起源同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非一闪的灵光

评分

非常有趣,虽然对这些符号的解读仍无定论,但是作者对欧洲的岩画符号的搜集、整理和研究仍然充满了趣味,我们普通人的视角应该会更多关注那些具象的图案,而对“抽象”的符号大概率会忽视掉,所以作者的研究更显价值。

评分

一本加拿大女性古人类学家的洞穴考古手记,从题材到角度都算得上稀有了,再加上讲的内容更偏向摆事实然后让读者顺着这条逻辑链去思考,而非仅仅提供碎片式信息,可能不够讨巧,但我还是挺享受这种探秘型、渐进式的阅读方式的。BTW,最后一章开头那里的场景带入感极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